一种RS422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30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S422接口电路,其包括控制芯片、RS422接口芯片以及防浪涌电路,控制芯片的RS422单端信号接口与RS422接口芯片的接收器输出引脚RXD、发送器输入数据引脚TXD电连接;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通过电阻R463电连接至隔离电源,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通过电阻R474电连接至隔离地。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同相发送器输出引脚Y、反相发送器输出引脚Z分别电连接至相应的双向二极管D31、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的引脚2均电连接至隔离地。带隔离的RS422接口芯片实现RS422接口隔离,防浪涌电路增强RS422接口芯片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电压的防护能力。电压的防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S422接口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接口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RS422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RS422标准是一种常见的总线架构,其通用性及远距离传输能力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接口电路。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应用环境的恶劣,需要对RS422接口采用隔离方案以防止出现接地环路。对RS422接口的隔离方案有很多,老式的光耦隔离电路由于占用空间、体积太大,需要分立元件、缓存驱动,并且老式的光耦隔离电路设计繁琐,已经不适合应用于当今要求越来越严格的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在恶劣的应用环境中,也缺乏相应的器件来增强芯片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因此,为了适应高性能要求,需要对RS422总线接口电路进行改进,使得RS422接口电路具有隔离性能的同时,增强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
[0003]上述对
技术介绍
的陈述仅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使用的技术手段、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等方面)的深入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消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S422接口电路,使得RS422接口电路具有隔离性能的同时,增强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RS422接口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带隔离的RS422接口芯片以及防浪涌电路;所述RS422接口芯片包括:接收器输出引脚RXD、发送器输入数据引脚TXD、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同相发送器输出引脚Y、反相发送器输出引脚Z;所述控制芯片包括RS422单端信号接口;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D34以及双向二极管D31;控制芯片的RS422单端信号接口与RS422接口芯片的接收器输出引脚RXD、发送器输入数据引脚TXD电连接;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通过电阻R463电连接至隔离电源ISO_3V3_2,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通过电阻R474电连接至隔离地ISO_GND2,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与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之间跨接有电阻R468;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25的引脚1;RS422接口芯片的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28的引脚1;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发送器输出引脚Y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34;RS422接口芯片的反相发送器输出引脚Z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31;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D34以及双向二极管D31的引脚2均电连接至隔离地ISO_GND2。
[0006]进一步地,所述RS422接口芯片还包括:隔离电源输出引脚VISOUT、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接收器使能输入引脚
*
RE、发送器使能输入引脚DE、接地引脚GND、接地引脚GND_2、接地引脚GND_3、接地引脚GND_4、接地引脚GND_5、接地引脚GND_6、接地引脚GND_7、电源引脚VCC、电源引脚VCC1;电源引脚VCC、电源引脚VCC1分别电连接至电源3V3;接地引脚GND、
接地引脚GND_2、接地引脚GND_3分别电连接至电源地GND;电源3V3与电源地GND之间并联有电容C505、电容C506、电容C493和C494;接地引脚GND_4、接地引脚GND_5、接地引脚GND_6、接地引脚GND_7分别电连接至隔离地ISO_GND2;隔离电源ISO_3V3_2与隔离地ISO_GND2之间并联有电容C489、电容C490、电容C516;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电连接至隔离电源ISO_3V3_2;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电连接至隔离电源输出引脚VISOUT;隔离电源输出引脚VISOUT与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的节点通过电容C515分别电连接至接地引脚GND_4、接地引脚GND_5;接收器使能输入引脚
*
RE电连接至电源地GND;发送器使能输入引脚DE电连接至电源3V3。
[0007]进一步地,RS422接口电路还设置有贴片式磁珠L48和贴片磁珠L51,贴片式磁珠L48电连接在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与隔离电源输出引脚VISOUT之间;贴片磁珠L51电连接在接地引脚GND_5与隔离地ISO_GND2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MQ2V1000FG256。
[0009]进一步地,所述RS422接口芯片的型号为ADM2582E。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D34以及双向二极管D31的型号为SMBJ5.0CA。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式磁珠L48和贴片磁珠L51的型号均为JPB1608

800/3A。
[0012]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带隔离的RS422接口芯片实现了RS422接口隔离,防浪涌电路增强了RS422接口芯片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0013]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为清楚起见,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标记示出。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起到示意作用,其并不必然按照比例绘制。在这些附图中:
[0014]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RS422接口电路的框图。
[0015]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RS422接口电路的带隔离的RS422接口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RS422接口电路的防浪涌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本实施方案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案。
[0018]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RS422接口电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RS422接口电路可以包括:控制芯片10、RS422接口芯片20、防浪涌电路30和其他控制器40。控制芯片10可以通过其RS422单端信号接口11电连接至RS422接口芯片20,实现控制芯片10与RS422接口芯片20之间的RS422通信。此外,RS422接口芯片20还可以与其它控制器40电连接,实现RS422接口芯片20与其它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
输。RS422接口芯片20内置有光电隔离电路(即是带隔离的),能够将与控制芯片10连接的电路和与其它控制器连接的电路相分离,避免了信号传输的影响,改善了通信质量。此外,RS422接口芯片20和其它控制器之间还连接有防浪涌电路30,防浪涌电路30可以增强RS422接口芯片对过大的浪涌电流、电压的防护能力。
[001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芯片10可以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S422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带隔离的RS422接口芯片以及防浪涌电路;所述RS422接口芯片包括:接收器输出引脚RXD、发送器输入数据引脚TXD、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同相发送器输出引脚Y、反相发送器输出引脚Z;所述控制芯片包括RS422单端信号接口;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D34以及双向二极管D31;控制芯片的RS422单端信号接口与RS422接口芯片的接收器输出引脚RXD、发送器输入数据引脚TXD电连接;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通过电阻R463电连接至隔离电源ISO_3V3_2,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通过电阻R474电连接至隔离地ISO_GND2,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与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之间跨接有电阻R468;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引脚A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25的引脚1;RS422接口芯片的反相接收器输入引脚B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28的引脚1;RS422接口芯片的同相发送器输出引脚Y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34;RS422接口芯片的反相发送器输出引脚Z电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31;双向二极管D25、双向二极管D28、双向二极管D34以及双向二极管D31的引脚2均电连接至隔离地ISO_GND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S422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S422接口芯片还包括:隔离电源输出引脚VISOUT、隔离电源输入引脚VISIN、接收器使能输入引脚
*
RE、发送器使能输入引脚DE、接地引脚GND、接地引脚GND_2、接地引脚GND_3、接地引脚GND_4、接地引脚GND_5、接地引脚GND_6、接地引脚GND_7、电源引脚VCC、电源引脚VCC1;电源引脚VCC、电源引脚VCC1分别电连接至电源3V3;接地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涛王腊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麦克沃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