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30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属于空气阀领域。该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主阀、微量排气阀和送气通道,其中主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浮件,以在液位超过第一主阀液位线时将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微量排气阀与主阀连接,同时该微量排气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浮件,以在液位超过微量排气阀液位线时将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关闭;送气通道的一端与主阀连接,其另一端与微量排气阀连接,用于维持所述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内的压力平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主阀与微量排气阀之间增加一条送气通道,以在主阀关闭时将气体通过送气通道送入微量排气阀,用于维持阀内压力平衡和气体流通,实现在有压状态下的持续排气,有效解决了微量排气阀排气困难的问题。排气困难的问题。排气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阀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

技术介绍

[0002]空气阀作为供水管线的功能性阀门一直被广泛使用,担负着保护供水安全、提升供水效率等关键使命。复合式空气阀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空气阀,其功能性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0003]微量排气阀作为复合式排气阀的心脏,其必须在有压状态下保持持续排气。由于微量排气阀的接口一般较小,阀内的气液交换遭遇到了瓶颈,无法正常进行,导致微量排气阀不能正常排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旨在解决现有的复合式排气阀中微量排气阀因气液交换遇到瓶颈而无法正常排气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该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主阀、微量排气阀和送气通道,其中,所述主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浮件,以在液位超过第一主阀液位线时将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同时该主阀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主阀液位线,当液位低于所述第二主阀液位线时气体通过送液通道从主阀进入微量排气阀;所述微量排气阀与主阀连接,用于在所述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后将剩余气体排出,同时该微量排气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浮件,以在液位超过微量排气阀液位线时将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关闭;所述送气通道的一端与主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主阀液位线和第二主阀液位线之间,其另一端与微量排气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微量排气阀液位线上方,用于维持所述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内的压力平衡。
[000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阀体、第一阀盖和排气罩,其中,所述第一浮件设置在第一阀体内部的,所述第一阀体的下端用于与待排气器件连接,所述排气罩上开设有排气通道,以将所述待排气器件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所述第一阀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当所述第一阀体的液位超过第一主阀液位线时,第一浮件上升与密封组件接触以实现密封,从而将排气通道关闭。
[000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阀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设置在第一浮件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浮件。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阀还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杆,所述导向套与托架的下方连接,所述导向杆与第一浮件的下方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的内部。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口,用于保证所述导向套的内外压一致。
[00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微量排气阀包括第二阀体和第二阀盖,其中,所述第二阀体的下方通过送液通道与主阀连接,所述第二阀盖与第二阀体的上端连接,并设置有排气
组件,以实现排气功能;所述第二浮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内部,并且其上端与排气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排气组件的开闭。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送液通道上设置有球阀,用于检查所述微量排气阀是否正常工作。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送液通道上设置有过滤器,用于避免所述微量排气阀发生堵塞。
[0013]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考虑到待排气器件正常运行时液体中会夹杂或析出少量气体,这些气体需要通过微量排气阀排出,但是微量排气阀存在气液交换较为困难的问题,进而提出在主阀与微量排气阀之间增加一条送气通道,以在主阀关闭时将气体通过送气通道送入微量排气阀,用于维持阀内压力平衡和气体流通,实现在有压状态下的持续排气,有效解决了微量排气阀排气困难的问题;
[0015]2.本技术还对主阀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通过设置托架以支撑第一浮件,能够避免第一浮件在待排气器件初次通液时被气流冲击而向上快速移动,使得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进而造成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失效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导向套和导向杆,能够保证第一浮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因第一浮件错位造成主阀的密封性下降等问题;
[0016]3.此外,本技术还在送液通道上设置有球阀和过滤器,用于对微量排气阀进行检修,并避免微量排气阀发生堵塞,能够有效提高新型复合式排气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复合式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0019]1‑
第一阀体,2

第一阀盖,3

排气罩,4

第一浮件,5

托架,6

导向套,7

导向杆,8

第一主阀液位线,8
’‑
第二主阀液位线,9

第二阀体,10

第二阀盖,11

第二浮件,12

微量排气阀液位线,13

送液通道,14

过滤器,15

球阀,16

送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该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主阀、微量排气阀和送气通道16,其中主阀通过检修阀与待排气器件连接,以将待排气器件中的气体排出,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待排气器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对新型复合式排气阀进行检修;该主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浮件4,以在液位超过第一主阀液位线8时将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当待排气器件初次通液时,新型复合式排气阀通过主阀的排气通道大量排气,主阀中的液位逐渐上升直至达到第一主阀液位线8,第一浮件4上升并将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运行过程中待排气器件中夹杂或析出的气体进入主阀使其液位降低,第一浮件4的位置
保持不变使得主阀的排气通道维持关闭状态,当液位降低到第二主阀液位线8

时气体通过送液通道13进入微量排气阀;
[0022]微量排气阀与主阀连接,用于在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后将剩余气体排出,同时该微量排气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浮件11,以在液位超过微量排气阀液位线12时将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关闭;
[0023]送气通道16的一端与主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第一主阀液位线8和第二主阀液位线8

之间,其另一端与微量排气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微量排气阀液位线12上方,待排气器件正常运行时,液体中会夹杂或析出少量气体,主阀关闭时这些气体需要通过微量排气阀排出,该送气通道16能够解决气液交换问题,在液位下降至第二主阀液位线8

之前将气体从主阀送入微量排气阀,以维持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内的压力平衡和气体流通,实现有压状态下的持续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该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主阀、微量排气阀和送气通道(16),其中,所述主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浮件(4),以在液位超过第一主阀液位线(8)时将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同时该主阀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主阀液位线(8

),当液位低于所述第二主阀液位线(8

)时气体通过送液通道(13)从主阀进入微量排气阀;所述微量排气阀与主阀连接,用于在所述主阀的排气通道关闭后将剩余气体排出,同时该微量排气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浮件(11),以在液位超过微量排气阀液位线(12)时将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关闭;所述送气通道(16)的一端与主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主阀液位线(8)和第二主阀液位线(8

)之间,其另一端与微量排气阀连接,并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微量排气阀液位线(12)上方,用于维持所述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内的压力平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阀体(1)、第一阀盖(2)和排气罩(3),其中,所述第一浮件(4)设置在第一阀体(1)内部的,所述第一阀体(1)的下端用于与待排气器件连接,所述排气罩(3)上开设有排气通道,以将所述待排气器件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所述第一阀盖(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当所述第一阀体(1)的液位超过第一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伟孙世林许青山张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