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及电动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26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及电动水泵,所述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包括开有轴向内孔的转子本体和包裹转子本体的塑封壳体,塑封壳体由罩于转子本体两端部的两个塑封端盖、贴于转子本体内孔壁的塑封内壳及包裹于转子本体外周壁的塑封外壳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的直径从两端部向中部减小,使得转子本体的中部形成内凹形状,使得塑封外壳在成型后倒扣入转子本体的外周壁中,形成轴向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塑封外壳和转子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塑封外壳和转子本体连接的紧固性。另外,塑封外壳厚度的增大相当于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空间增大,使得塑封外壳更容易完整成型,避免缺胶。避免缺胶。避免缺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及电动水泵


[0001]本技术属于永磁转子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及电动水泵,IPC分类属于F04D29/18。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转子塑封壳体的做法是把热塑性塑料注塑在转子内孔及两端部,转子与外部的塑料结构构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永磁体材料的转子与热塑性材料由于接触面较少会发生分离的不良现象。中国技术专利CN206135574U将转子改进为全塑封结构,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永磁体材料的转子和塑封壳体仍有出现分离、松动、错位等现象,影响转子和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转子的塑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包括开有轴向内孔的转子本体和包裹转子本体的塑封壳体,塑封壳体由罩于转子本体两端部的两个塑封端盖、贴于转子本体内孔壁的塑封内壳及包裹于转子本体外周壁的塑封外壳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的直径从两端部向中部减小,使得转子本体的中部形成内凹形状,使得塑封外壳在成型后倒扣入转子本体的外周壁中,形成轴向限位。
[0004]优选地,外周壁两端的塑封外壳厚度为0.3mm至0.5mm。
[0005]优选地,外周壁中间的塑封外壳厚度为0.5mm至0.8mm。
[0006]优选地,塑封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
[0007]优选地,转子本体两端部的外缘具有尖锐的三角形或不规则的锯齿形状。
[000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水泵,该电动水泵包括上述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以及受所述转子驱动旋转的叶轮、用于支撑所述转子的泵体,以及用于电磁耦合驱动所述转子旋转的定子。
[0009]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转子本体的直径从两端部向中部逐渐减小,使得转子本体的中部形成相比于两个端部内凹的形状。塑封外壳在成型后倒扣入转子本体的外周壁中,塑封外壳与转子本体形成轴向限位,而且增大了塑封外壳和转子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塑封外壳和转子本体连接的紧固性。另外,塑封外壳厚度的增大相当于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空间增大,使得塑封外壳更容易完整成型,避免缺胶。
[0011](2)转子本体端部的外缘可设计成尖锐的三角形或不规则的锯齿形状,使得转子本体和塑封壳体在该处形成咬合,其结合更紧固,防止转子本体和塑封壳体分离错位。
[0012](3)塑封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作用是在塑封外壳注塑成型时可以对嵌入的转子本体进行径向定位。
[001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及优点
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即可得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转子(显示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转子(不显示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转子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转子(不显示转轴)的侧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电子水泵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如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包括转轴10、转子本体20和塑封壳体30。如图2,转子本体20由磁粉烧结成型或粘结成型制备而成,呈环状,轴向开有可供转轴10穿过的内孔11。如图3,转子本体20端部21开有槽位211,槽位211具体为一字型或十字型或米字型的形状。转子本体20的直径从两端部21向中部22逐渐减小,使得转子本体20的中部22形成相比于两个端部21内凹的形状。
[0021]塑封壳体30由热塑性塑料包裹在转子本体20表面成型,包括塑封端盖31、塑封内壳32和塑封外壳33三部分。塑封端盖31成对设置在转子本体20两个端部21,成型塑料填充到所述槽位211中,使得塑封端盖31和转子本体20周向固定,防止塑封端盖31和转子本体20分离错位。塑封内壳32沿着转子本体20的内孔壁成型,中心轴处留孔供转轴10穿过。具体地,转轴10和塑封内壳3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过盈配合固定,或者在塑封内壳32注塑成型时以转轴10为嵌件一体注塑固定,也可以是活动连接,例如转轴10可在塑封内壳32中自由转动。
[0022]塑封外壳33沿着转子本体20的外周壁成型,成型塑料填平了转子本体20内凹的中部22,整个所述转子外周形成等径的圆柱面,塑封外壳33的厚度从外周壁两端向外周壁中间逐渐增大,使得塑封外壳33倒扣入转子本体20的外周壁中,塑封外壳与转子本体形成轴向限位,而且增大了塑封外壳33和转子本体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塑封外壳33和转子本体20连接的紧固性。另外,塑封外壳33厚度的增大相当于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空间增大,使得塑封外壳33更容易完整成型,避免缺胶。
[0023]在本实施例中,转子本体20端部21的外缘可设计成尖锐的三角形或不规则的锯齿形状,使得转子本体20和塑封壳体30在该处形成咬合,结合更紧固,有效防止转子本体20和塑封壳体30分离错位。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塑封外壳33上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34。作用是在塑封外壳33注塑成型时可以对嵌入的转子本体20进行径向定位。
[0025]进一步的设计如图2,外周壁两端的塑封外壳33厚度a为0.3mm至0.5mm,外周壁中间的塑封外壳33厚度b为0.5mm至0.8mm。
[0026]如图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水泵,该电动水泵包括上述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100,以及受所述转子100驱动旋转的叶轮200、用于支撑所述转子100的泵体300,以及用
于电磁耦合驱动所述转子100旋转的定子400。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叠加,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包括开有轴向内孔(11)的转子本体(20)和包裹转子本体(20)的塑封壳体(30),塑封壳体(30)由罩于转子本体(20)两端部(21)的两个塑封端盖(31)、贴于转子本体(20)内孔壁的塑封内壳(32)及包裹于转子本体(20)外周壁的塑封外壳(33)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20)的直径从两端部(21)向中部(22)减小,转子本体(20)的中部形成内凹形状,使得塑封外壳(33)在成型后倒扣入转子本体(20)的外周壁中,形成轴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塑封结构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外周壁两端的塑封外壳(33)厚度为0.3mm至0.5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标邓海锋梁垂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甜的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