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25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承载板,且承载板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杆,且圆杆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齿轮,承载板顶部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且齿板与齿轮啮合,承载板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之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齿板上下移动,齿板的上下移动带动承载板移动,以及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固定板相向移动,从而完成对摄像机的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空间占用率高和摄像机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普通民众通常在无人机上加装摄像机用无人机来拍摄,视野开阔,但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一般都是固定不可调整的,因此在无人机闲置不用时需要将制程防护结构拆卸,等到使用时再重新安装,如果不拆卸则占据较大空间,空间占用率较高;
[0004]2、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一般都是针对某种摄像机设计,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的摄像机,导致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0005]因此,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齿板上下移动,齿板的上下移动带动承载板移动,以及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固定板相向移动,从而完成对摄像机的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空间占用率高和摄像机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承载板,且承载板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杆,便于与齿轮的放置,且圆杆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齿轮,所述承载板顶部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便于与齿轮配合使用,且齿板与齿轮啮合,所述承载板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便于带动固定板移动,且双向丝杆之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便于对摄像机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机翼,便于整体装置起飞,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便于圆杆的放置,且矩形板一侧壁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开设有滑槽,便于滑杆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对应位置处的矩形板,且圆杆一端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第一蜗轮,便于带动圆杆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中部外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的一侧与无人机本体的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外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第一蜗杆,便于带动第一蜗轮转动,且第
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便于转动第一驱动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便于双向丝杆放置,所述齿板的两侧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便于齿板与矩形板连接,且两个滑杆分别滑动嵌入滑槽内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丝杆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对应位置处的支撑座,且双向丝杆一端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第二蜗轮,便于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软板,便于固定板与摄像机之间为软接触。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杆,且第二驱动杆中部的外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外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第二蜗杆,便于带动第二蜗轮转动,且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便于转动第二驱动杆。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齿板上下移动,齿板的上下移动带动承载板移动,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在闲置不用时可完成收纳,承载板的隐藏式设计,减小了整体装置的空间占用。
[0017]2、本技术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固定板相向移动,从而完成对摄像机的固定,操作便捷,提高了摄像机的安装效率,同时整体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下。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无人机本体、圆杆和第一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连接处的爆炸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00、无人机本体;101、机翼;102、矩形板;1021、滑槽;200、圆杆;201、齿轮;202、第一蜗轮;300、第一驱动杆;301、第一连接座;302、第一蜗杆;303、第一手轮;400、承载板;401、支撑座;402、齿板;4021、滑杆;500、双向丝杆;501、固定板;502、软板;503、第二蜗轮;600、第二驱动杆;601、第二连接座;602、第二蜗杆;603、第二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
本体100和承载板400,且承载板40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的下方,无人机本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杆200,且圆杆200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齿轮201,承载板400顶部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402,且齿板402与齿轮201啮合,承载板400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00,且双向丝杆500之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501,在该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使用时,首先圆杆200的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齿轮201转动,齿轮201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板40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齿板402的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承载板400移动,从而使得承载板400与无人机本体100之间距离改变,从而将摄像机放置在承载板400上,再转动双向丝杆500使其外周面螺纹连接的两个固定板501相向移动,从而完成对摄像机的固定;
[0028]无人机本体100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机翼101,无人机本体100两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02,且矩形板102一侧壁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开设有滑槽1021,通过利用机翼101的转动,使得无人机本体100起飞,通过矩形板102的设置,使得圆杆200与无人机本体100连接成一体,同时通过滑槽1021的设置,用于方便滑杆4021滑动;
[0029]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00)和承载板(400),且承载板(40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杆(200),且圆杆(200)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齿轮(201),所述承载板(400)顶部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402),且齿板(402)与齿轮(201)啮合,所述承载板(400)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00),且双向丝杆(500)之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机翼(101),所述无人机本体(100)两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02),且矩形板(102)一侧壁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开设有滑槽(10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00)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对应位置处的矩形板(102),且圆杆(200)一端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第一蜗轮(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摄像机支撑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杆(300),所述第一驱动杆(300)的中部外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座(301),且第一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波张丽娜裴毛旦张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卓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