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92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模台车,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其中,上模台车包括支架;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第一边模板和第二边模板;多个驱动装置,均间隔设置在支架上且与模板组件连接;多个测距装置,均间隔设置在支架或者模板组件上,多个测距装置与多个驱动装置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一边模板在转动过程中的参数由测距装置测量,例如转角,多个测距装置检测第一边模板和第二边模板不同位置的转角。通过比较测量到的转角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控制对应的驱动装置,因此可以较好的保证第一边模板和第二边模板驱动过程中的同步性,能减少模板的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模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模台车。

技术介绍

[0002]管廊一般用来敷设各种管道、线路,管廊的空间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维修、保养和巡查。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用于管廊施工的台车,在施工时,将台车上的模板展开成预定的形状称为立模,立模完成后浇筑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凝固后再脱模,脱模指将模板回收,方便前往下一趟施工点。但是,在立模或者脱模过程中,驱动模板的过程中同步性做得不好,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弯曲,影响浇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上模台车,能够在立模或者脱模过程中做到较好的同步性,减少模板的变形。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模台车,包括:
[0005]支架;
[0006]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第一边模板和第二边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上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模板和所述第二边模板铰接;
[0007]多个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左侧,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边模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边模板绕所述上模板转动;
[0008]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二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右侧,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边模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边模板绕所述上模板转动;
[0009]多个第一测距装置,沿所述第一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左侧、者所述第一边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中的任意一个,且与多个第一驱动装置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测距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边模板的位移;
[0010]多个第二测距装置,沿所述第二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二边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中的任意一个,且与多个第二驱动装置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测距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边模板的位移。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模台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由于第一边模板的整体长度较长,因此第一边模板通过多个驱动装置驱动,以减轻驱动压力。第一边模板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移由第一测距装置测量,测量的位移参数可以是旋转角度也可以是旋转距离。以角度为例,多个第一测距装置检测第一边模板不同位置的旋转角度,通过比较测量到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差值,判断第一边模板的某些位置旋转幅度过大或者过小。如果旋转角度过大,则控制对应位置的第一驱动装置暂停驱动或者放慢驱动速度;如果旋转角度过小,则控制对应位置的第一驱动装置加快驱动速度。因此可以较
好的保证第一边模板驱动过程中的同步性,能减少模板的变形。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驱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模板。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同步阀,所述液压泵、所述换向阀、所述同步阀和多个所述驱动油缸之间连接形成同步回路。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台车包括第一螺杆装置和第二螺杆装置,所述第一螺杆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模板,所述第二螺杆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模板,所述第一螺杆装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边模板的转动位置,所述第二螺杆装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边模板的转动位置。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杆装置包括螺杆、支耳和螺母,所述支耳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耳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模板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螺母用于限制所述螺杆的位移。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台车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油缸和支撑脚,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配重块和多根上横梁,部分所述上横梁沿所述支架左右方向中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架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配重块,以保持所述支架的稳定。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杆和竖梁,所述上横梁设置于所述竖梁的上端,所述上横梁朝远离所述配重块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梁的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横梁远离所述配重块的一端。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壳体、电机、传动齿轮和行走轮,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行走轮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为带有断电制动功能的电机。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模台车施工过程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模台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油缸的局部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同步回路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螺杆装置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边模台车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上模台车1000;
[0033]边模台车2000;
[0034]支架100、上横梁110、支撑杆120、竖梁130、耳板140;
[0035]模板组件200、上模板210、第一边模板220、第二边模板230;
[0036]第一驱动装置300、第一驱动油缸310、第一驱动杆320、液控单向阀330、分流集流阀340、节流阀350、换向阀360、溢流阀370、液压泵380;
[0037]升降装置400、升降油缸410、活塞杆420、支撑脚430;
[0038]行走装置500、壳体510、行走轮520、传动齿轮530、第一齿轮531、第二齿轮532、电机540;
[0039]第一螺杆装置600、支耳610、螺杆620、双螺母630;
[0040]配重块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第一边模板和第二边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上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模板和所述第二边模板铰接;多个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左侧,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边模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边模板绕所述上模板转动;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二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右侧,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边模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边模板绕所述上模板转动;多个第一测距装置,沿所述第一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左侧、所述第一边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中的任意一个,且与多个第一驱动装置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测距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边模板的位移;多个第二测距装置,沿所述第二边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二边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中的任意一个,且与多个第二驱动装置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测距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边模板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驱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同步阀,所述液压泵、所述换向阀、所述同步阀和多个所述驱动油缸之间连接形成同步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台车包括第一螺杆装置和第二螺杆装置,所述第一螺杆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模板,所述第二螺杆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模板,所述第一螺杆装置用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杨锐陈国昌陈美婷刘志诚朱永亮靳建伟何自行李川陈超恒刁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