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86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底面固接两个第一支脚,两个所述第一支脚内侧面分别开设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接两个第二支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活动床板,可通过控制面板操控第二电机进而调整活动床板角度,进而调整患者翻身的角度,减少护士工作量,方便患者取舒适卧位,防止压疮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固定板底面位置设置了陪护床板,通过第二电机可以使陪护床板伸出及收回,解决了患者家属陪床的问题,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士临床工作量,确保了病房的美观整洁度,同时在端部设置了抽屉可以存放手消液等,方便临床工作。方便临床工作。方便临床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病床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预防褥疮、负压接尿尿床报警监测、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给药输液等功能,康复病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翻身护理床一般不超过90cm宽,为单层单人床。方便医护观察巡视和家属的操作使用,也可供健康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尿失禁、脑外伤稳定期或恢复期病人在家康复休养治疗时使用,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动力床标配的包括床头、多功能床架、床尾各1个、床腿、床板床垫1套、控制器、电动推杆2个、左右折叠护挡2个、绝缘静音脚轮4个、一体餐桌、防褥疮气泵托盘1个、床下置物架、负压接尿尿床监测报警器2个、体重监测传感仪1套、直线滑台等组件。有普通病床、康复病床、智能翻身病床区分。病床也可称为病号床、医疗床、康复护理床等,是病人在治疗康复休养时使用的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家庭养老病房等。目前的病床在使用中有以下缺陷:
[0003]1、医院现有的病床只有调节升降或是抬高床头床尾的功能,现有的功能比较单一,而临床工作生活中,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是很常见的事情,遇到体型较胖、病情特殊等的患者护士是很难单独完成翻身的护理,需有同事协助才能完成,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增加护士的工作难度以及身体的损害,更多的是不能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卧位或是体位。
[0004]2、患者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其家属经常要自带床铺,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病房的整体美观,增加护士晨间护理的工作量。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底面固接两个第一支脚,两个所述第一支脚内侧面分别开设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接两个第二支脚,两个所述第二支脚顶面固接陪护床板,所述固定台顶面中心位置固接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活动床板,所述固定台顶面两侧位置固接两个第一护栏,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护栏顶端固接固定件,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护栏顶面固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凸耳,所述固定件铰接转动件底端,所述转动件顶端铰接小饭桌
一端,所述小饭桌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耳之间,所述固定台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第二护栏。
[0008]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丝杆,所述滑块内固接螺母,所述丝杆啮合连接螺母,所述第一支脚内固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轴处固接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丝杆端部固接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从动锥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床板内固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处固接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活动床板转轴处固接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锥齿轮。
[0010]优选的,所述凸耳内侧开设槽口,所述槽口内滑动连接球形插块,所述小饭桌端部开设球形插槽,所述球形插块卡接球形插槽,所述球形插块位于槽口内一端固接多个弹簧一端,多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固接槽口内侧壁。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端部开设抽屉槽,所述抽屉槽内滑动连接抽屉,所述固定台端部固接控制面板,所述第二支脚底端转动连接多个滚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设有活动床板,可通过控制面板操控第二电机进而调整活动床板角度,进而调整患者翻身的角度,减少护士工作量,方便患者取舒适卧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0014]2、本技术在固定板底面位置设置了陪护床板,通过第二电机可以使陪护床板伸出及收回,解决了患者家属陪床的问题,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士临床工作量,确保了病房的美观整洁度,同时在端部设置了抽屉可以存放手消液等,方便临床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二支脚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定床板与活动床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小饭桌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固定台、2第一支脚、3滑槽、4滑块、5第二支脚、6陪护床板、7固定床板、8活动床板、9第一护栏、10第二护栏、11固定件、12转动件、13小饭桌、14固定块、15凸耳、16丝杆、17螺母、18第一电机、19第一主动锥齿轮、20第一从动锥齿轮、21第二电机、22第二主动锥齿轮、23第二从动锥齿轮、24槽口、25球形插块、26球形插槽、27弹簧、28抽屉槽、29抽屉、30滚轮、31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底面固接两个第一支脚2,两个第一支脚2内侧面分别开设两个滑槽3,两个滑槽3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块4,两个滑块4分别固接两个第二支脚5,两个第二支脚5顶面固接陪护床板6,固定台1顶面中心位置固接固定床板7,固定床板7两侧分别转动
连接两个活动床板8,固定台1顶面两侧位置固接两个第一护栏9,其中一个第一护栏9顶端固接固定件11,另外一个第一护栏9顶面固接固定块14,固定块14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凸耳15,固定件11铰接转动件12底端,转动件12顶端铰接小饭桌13一端,小饭桌13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耳15之间,固定台1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第二护栏10。
[0022]如图2所述,滑槽3内转动连接丝杆16,滑块4内固接螺母17,丝杆16啮合连接螺母17,第一支脚2内固接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转轴处固接第一主动锥齿轮19,丝杆16端部固接第一从动锥齿轮20,第一主动锥齿轮19啮合连接第一从动锥齿轮20。
[0023]如图3所述,固定床板7内固接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转轴处固接第二主动锥齿轮22,活动床板8转轴处固接第二从动锥齿轮23,第二主动锥齿轮22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锥齿轮23。
[0024]如图4所述,凸耳15内侧开设槽口24,槽口24内滑动连接球形插块25,小饭桌13端部开设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底面固接两个第一支脚(2),两个所述第一支脚(2)内侧面分别开设两个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分别固接两个第二支脚(5),两个所述第二支脚(5)顶面固接陪护床板(6),所述固定台(1)顶面中心位置固接固定床板(7),所述固定床板(7)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活动床板(8),所述固定台(1)顶面两侧位置固接两个第一护栏(9),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护栏(9)顶端固接固定件(11),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护栏(9)顶面固接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凸耳(15),所述固定件(11)铰接转动件(12)底端,所述转动件(12)顶端铰接小饭桌(13)一端,所述小饭桌(13)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耳(15)之间,所述固定台(1)顶面两端位置固接两个第二护栏(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陪护床便于护理的病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内转动连接丝杆(16),所述滑块(4)内固接螺母(17),所述丝杆(16)啮合连接螺母(17),所述第一支脚(2)内固接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