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7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7
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包括行走小车,行走小车的顶端设有控制箱体,控制箱体内设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小球抛射装置,小球抛射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固定有小球支撑杆,两个小球支撑杆的上方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推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平台广泛运用于学校、医院、科研所等地的实验室中,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实验平台,用于对学生的教学,在对小球的抛射实验中,一般是通过人的双手将小球抛射出去,这样抛射的角度及力度难以确定,而且实验的数据误差也较大。因此缺少一种用于小球抛射实验的实验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实为了解决现有小球抛射实验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包括行走小车,行走小车包括小车车架,小车车架的顶端与控制箱体固定,小车车架的下端装配有小车行走轮和小车行走电机,小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小车行走轮传动连接,小车行走电机带动小车行走轮转动,进而带动小车车架自由移动。控制箱体内设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控制箱体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小球抛射装置,小球抛射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板顶端的支撑台,支撑台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延伸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且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支撑轴可转动装配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传动齿轮上固定有呈L型的第一支撑架,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架跟随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固定板上通过支撑轴可转动装配有与第一支撑架对应设置的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固定有小球支撑杆,两个小球支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小球支撑杆的上方设有与小球支撑杆平行设置的导轨,两个小球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导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小球支撑杆上,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可以沿导轨自由往复移动,滑块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挡杆,导轨的上方设有与导轨平行设置的顶杆,顶杆的一端与滑块固定。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带轮,支撑板的顶端通过支撑轴可转动装配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支撑轴延伸到支撑板的内侧,且支撑轴的端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推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推杆,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带动支撑杆转动,当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正时针转动时,第一推杆推动滑块朝向导轨的右端移动,当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推杆推动滑块朝向导轨的左端移动。
[0004]优选地,滑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轨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架和第
二支撑架上均固定有导向导向螺栓,导向螺栓延伸到导向滑槽内且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
[0005]优选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小球放置架。
[0006]优选地,两个小球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小球的直径。
[0007]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线缆接通电源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线缆连接PLC控制器。
[0008]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9]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支撑架沿支撑轴转动进而调整两个小球支撑杆的倾斜角度,即调整了小球飞出时的角度;滑块沿导轨往复移动,设置在滑块上的顶杆对小球进行击打碰撞,将小球击出小球支撑杆;第二电机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上的推杆对设置在滑块顶端的挡杆进行推动,将滑块复位和滑块沿导轨移动对小球实现击打;行走小车的设置带动该装置沿地面自由移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小球抛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小球抛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小球抛射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小球抛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行走小车;2、控制箱体;3、小球抛射装置;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小球支撑杆;7、支撑板;8、支撑轴;9、小球;11、小车车架;12、小车行走轮;21、支撑板;31、支撑台;32、小球放置架;41、第一电机;42、第一传动齿轮;43、第二传动齿轮;44、第一支撑架;51、第二支撑架;61、导轨;611、导向槽;612、导向螺栓;62、滑块;63、顶杆;64、挡杆;65、连接板;71、第二电机;72、第一带轮;73、第二带轮;74、皮带;75、支撑杆;76、第一推杆;77、第二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5所示,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包括行走小车1,行走小车1包括小车车架11,小车车架11的顶端与控制箱体2固定,小车车架11的下端装配有小车行走轮12和小车行走电机,小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小车行走轮12传动连接,小车行走电机带动小车行走轮12转动,进而带动小车车架11自由移动。控制箱体2内设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控制箱体2的顶端设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顶端设有小球抛射装置3,小球抛射装置3包括固定在支撑板21顶端的支撑台31,支撑台31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一固定板4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延伸到第一固定板4的内侧且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42,第一传动齿轮42的上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43,第二传动齿轮43通过支撑轴8可转动装配在第一固定板4上且第一传动齿轮42和第二传动齿轮43相互啮合,启动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2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2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3转动。第二传动齿轮43上固定有呈L型的第一支撑架44,第二传动齿轮43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架44跟随第二传动齿轮43转动,第二固定板5上通过支撑轴8可转动装配有与第一支撑架44对应设置的第
二支撑架51,第一支撑架44和第二支撑架51均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架44和第二支撑架51上均固定有小球支撑杆6,两个小球支撑杆6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小球支撑杆6的上方设有与小球支撑杆6平行设置的导轨61,两个小球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连接板65固定连接,且导轨6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65固定在小球支撑杆6上,导轨6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2,滑块62可以沿导轨61自由往复移动,滑块62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挡杆64,导轨61的上方设有与导轨61平行设置的顶杆63,顶杆63的一端与滑块62固定。第二支撑架51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7,第二支撑架5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带轮72,支撑板7的顶端通过支撑轴8可转动装配有第二带轮73,第一带轮72和第二带轮73通过皮带74传动连接,支撑轴8延伸到支撑板7的内侧,且支撑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教育AGV实验平台,包括行走小车,行走小车的顶端设有控制箱体,控制箱体内设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控制箱体的顶端设有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小球抛射装置,小球抛射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板顶端的支撑台,支撑台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延伸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且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支撑轴可转动装配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上固定有呈L型的第一支撑架,第二固定板上通过支撑轴可转动装配有与第一支撑架对应设置的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固定有小球支撑杆,两个小球支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小球支撑杆的上方设有与小球支撑杆平行设置的导轨,两个小球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导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小球支撑杆上,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挡杆,导轨的上方设有与导轨平行设置的顶杆,顶杆的一端与滑块固定;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马传峰韩帅杜胜帅柯锐苏方鹏王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助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