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渊技专利>正文

断路器用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39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用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子、定子和中轴,其中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转子固定在中轴上。壳体两端盖上有中心孔,中轴两端借助轴承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其特点是壳体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一侧的中轴上。这种断路器用电动机,降温作用好,不会出现烧毁情况,使用寿命长。适用于输、变、配电网络中的中、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具体说是输、变、配电网络中的中、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用电动机。
技术介绍
在输、变、配电网络中,中、高压断路器上所用的电动机都是交直流电动机。这种交直流电动机,含有壳体,壳体内有转子、定子和中轴,其中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而转子固定在中轴上。壳体两端盖上加工有中心孔,中轴两端借助轴承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在使用状态下,为防止电动机温升过高而烧毁,需对电机进行降温。传统方法是在电动机周围配置电扇来对电动机进行吹风。在电动机周围安装电扇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装电扇需要占用较多空间,当遇到空间位置较小时,安装比较困难。二是在电机周围安装电扇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当电动机内的温升过高时,仍起不到有效的降温作用,仍会出现电动机被烧毁的现象。因此,这种断路器用电动机,使寿命不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用电动机。这种断路器用电动机,降温作用好,不会出现烧毁情况,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断路器用电动机,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子、定子和中轴,其中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转子固定在中轴上。壳体两端盖上有中心孔,中轴两端借助轴承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其特点是壳体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一侧的中轴上。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断路器用电动机,其壳体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一端的中轴上。借助风叶可时刻对定子、转子进行降温,降温作用好。又由于降温作用好,电动机不会出现温升过高情况,可避免因温升过高而烧毁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大延长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断路器用电动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断路器用电动机含有壳体5,壳体5内设置有转子4、定子6和中轴3。其中的转子4固定在壳体5内壁上,而转子4则固定在中轴3上。壳体5两端设置有端盖2和8,该两个端盖用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壳体5的两端。两端盖2和8上均加工有中心孔,中轴3两端借助轴承1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壳体5内还安装有风叶7,该风叶为扇叶,其固定在转子4一侧的中轴3上。本技术的断路器用电动机一端还设置有减速箱。本技术的断路器用电动机运行时,由中轴3带动风叶7转动,实现对定子6和转子4进行吹风降温。权利要求1.断路器用电动机,包括壳体(5),壳体(5)内有转子(4)、定子(6)和中轴(3),其中的定子(6)固定在壳体(5)内壁上,转子(4)固定在中轴(3)上;壳体两端的端盖(2和8)上均有中心孔,中轴(3)两端借助轴承(1)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4)一侧的中轴(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用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转子、定子和中轴,其中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转子固定在中轴上。壳体两端盖上有中心孔,中轴两端借助轴承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其特点是壳体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一侧的中轴上。这种断路器用电动机,降温作用好,不会出现烧毁情况,使用寿命长。适用于输、变、配电网络中的中、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文档编号H02K9/06GK2792008SQ20052007084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伯金, 陈渊技, 陈科, 倪新梅 申请人:陈渊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断路器用电动机,包括壳体(5),壳体(5)内有转子(4)、定子(6)和中轴(3),其中的定子(6)固定在壳体(5)内壁上,转子(4)固定在中轴(3)上;壳体两端的端盖(2和8)上均有中心孔,中轴(3)两端借助轴承(1)安装在该两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有风叶,该风叶固定在转子(4)一侧的中轴(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伯金陈渊技陈科倪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陈渊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