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39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背光源,包括背板、胶框和光学膜组件,所述光学膜组件设置于背板内,所述胶框包括中空的第一底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背板包括第二底板和设置于第二底板四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底板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纹孔相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穿设有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纹固定取代现有的卡接结构或背胶结构作为主要固定方式,连接稳固性更强,安装牢固可靠,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背光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背光源。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等光学组件以及结构件组成,结构件中有:背板(铁背板、铝背板、塑胶背板)、胶框、灯管架、铝型材、铝基条,其中背板和胶框为必用件,其它的结构件并非完全使用。目前背板和胶框之间的固定连接一般通过简单的卡接结构或者背胶结构来实现,连接结构并不稳定,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背光源。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脱落背光源,包括背板、胶框和光学膜组件,所述光学膜组件设置于背板内,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胶框包括中空的第二底板和设置于第二底板四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底板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纹孔相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穿设有螺钉。
[0006]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凸设有若干凸块,所述第二侧壁对应凸块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凸块卡接于凹槽内。
[0007]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向下凸设有若干凸台,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于凸台内,所述第一螺纹孔为盲孔。
[0008]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孔为沉头孔。
[0009]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用于定位光学膜组件的卡槽。
[0010]其中,所述背板为铝合金背板。<br/>[0011]其中,所述胶框为聚碳酸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胶框。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胶框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0013](1)碳纤维氨基化:取去离子水、胺类物质、缩合剂和纳米碳纤维按100mL:10

14g:1

2g:0.2

0.4g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反应10

14h,然后进行抽滤、干燥、洗涤,得到氨基化碳纤维;
[0014](2)纤维组合体的制备:按摩尔比为1:0.8

0.9的比例称取二异氰酸酯和聚碳酸酯二醇,将二异氰酸酯和聚碳酸酯二醇分别加热至60

80℃,然后将聚碳酸酯二醇加入至二异氰酸酯中,保温反应1

3h,然后加入氨基化碳纤维和去离子水,二异氰酸酯、氨基化碳纤维和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0

16g:5

7g:100mL在50

70℃下搅拌反应20

40min后,加入氨基化碳纤维7

9倍质量的玻璃纤维进行搅拌分散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纤维组合体;
[0015](3)造粒:按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备料:聚碳酸酯75

82.5%、纤维组合体13

15%、
增韧剂1

3%、阻燃剂3

6%、助剂0.5

1%,将聚碳酸酯、增韧剂、阻燃剂和助剂进行分散后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将纤维组合体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投入,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设置七个温度区,温度依次为260

265℃、265

270℃、270

275℃、275

280℃、280

290℃、280

285℃、275

280℃,侧喂料口的投入位置为第二个温度区;
[0016](4)成型:将步骤(3)造粒得到的共混物颗粒进行注塑成型,即得到胶框。
[0017]聚碳酸酯中加入玻璃纤维可以显著提升共混材料的刚性性能是行业共识,但是也会降低共混材料的韧性性能和流动性,而纳米材料基于纳米尺寸效应,加入少量碳纳米纤维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聚碳酸酯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刚性性能,对抗冲击性能等韧性性能也有明显的帮助,但是跟玻璃纤维一样,也会降低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加工性能下降。一般来说,玻璃纤维和纳米碳纤维会择一性添加,因为玻璃纤维和纳米碳纤维在刚性性能的帮助上是相重的,二者可以相互替代,纳米碳纤维虽然可以适当提高韧性性能,但是无法取代增韧剂的作用,二者的组合不具有相乘的作用,因此选择添加属于加减法的问题,择一添加能够节省梯度实验成本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胺类物质对纳米碳纤维进行氨基化,进而可以跟二异氰酸酯和聚碳酸酯二醇合成的聚氨酯上的

NCO进行反应,从而通过扩链反应将纳米碳纤维引入到聚氨酯的分子链结构中,提高纳米碳纤维的相容分散性,更有利于机械性能的显著性提升,而选用聚碳酸酯二元醇也是为了提高纳米碳纤维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加入了玻璃纤维进行增强,但是由于玻璃纤维的含量相对碳纤维较多,所以并未对玻璃纤维进行硅烷偶联剂改性或者聚合物包覆改性等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液相混合的方式将包覆改性的纳米碳纤维分散于玻璃纤维之间,液相混合相对固相混合可以减少对玻璃纤维的剪切作用,并且混合分散的效果也比较好,纤维组合体中,改性纳米碳纤维的聚氨酯作为弹性体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提高玻璃纤维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玻璃纤维在聚碳酸酯内的分散性,从而发挥组合相乘的作用,相对直接共混加入可以更为显著改善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满足背光源胶框的使用需求。此外,螺杆挤出的工作温度以及侧喂料口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从主喂料口喂入容易对纤维组合体造成过度剪切,聚合物内纤维重新排列团聚,从而降低共混物的机械性能;侧喂料口设于过后段的位置,容易导致纤维组合体的分散时间不足,无法形成较好的分散结构,也会导致机械性能的降低。
[0018]其中,所述胺类物质为乙二胺,所述缩合剂为N,N
’‑
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0019]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其中,所述聚碳酸酯二醇为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
[0021]其中,所述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为150

200nm,长度为10

20μm。
[0022]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
[0023]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8

10μm,长度为2

5mm。
[0024]其中,所述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所述增韧剂为ABS、MBS和LC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其中,所述助剂包括0.2

0.4%的润滑剂、0.1

0.3%的抗氧化剂和0.1

0.3%光稳定剂。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固定取代现有的卡接结构或背胶结构作为主要固定方式,连接稳固性更强,安装牢固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胶框和光学膜组件,所述光学膜组件设置于背板内,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胶框包括中空的第二底板和设置于第二底板四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底板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纹孔相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穿设有螺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凸设有若干凸块,所述第二侧壁对应凸块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凸块卡接于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