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5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属于缆桥架领域。其中,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包括下支架、安装铰板和上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焊接的T形安装支架优化为安装铰板铆接上、下支架的形式,并通过多个安装铰板的铰接,形成铰接链板,在直角环境使用时,能后通过自身安装关系快速将两个直角面生的支架安装到同一高度,避免了测量和定位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在弧面环境使用时,铰接的安装铰板能够尽可能贴近弧形安装面,可通过碰撞丝直接固定安装,避免了架设辅助结构的过程,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充分利用了布线空间,提高了布线空间利用率,从而增强了电缆安装架的实用性。增强了电缆安装架的实用性。增强了电缆安装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桥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市内电力输送通过配备隧道、电缆沟、电井等渠道实现,而电缆的排布离不开支撑架,目前,电缆桥架用的支架由两个镀锌板焊接成T形结构,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墙壁上,对电缆进行支撑和固定。
[0003]就现有技术而言,电缆桥架用支架在直角墙面使用时,需要保证两个墙面上安装的支架高度一直,这就需要多次测量和定位,造成安装过程繁琐,安装效率低下;另外,在隧道或电井的弧面墙壁上安装支架是需要架设辅助结构,人为将弧面平化,不仅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还会占据布线空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体现了现有电缆安装架的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包括下支架、安装铰板和上支架,若干个所述安装铰板铰接依次连接,所述安装铰板的上部安装有上支架,所述安装铰板的下部安装有下支架;其中,所述安装铰板上开设有铰接槽,所述安装铰板上安装有铰接凸块,所述铰接凸块与安装铰板呈一体结构,所述安装铰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铰板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连接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呈三角形边框结构,所述上支架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电缆划分孔,所述上支架的侧壁开设有铆接孔;上支架的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并能通过电缆划分孔对不同批次的电缆进行区域划分。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的结构相同,所述下支架的尺寸大于上支架的尺寸;下支架与上支架功能相同,更大的尺寸能够承载更多的电缆,下大上小的布局方便电缆排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铰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为通孔,所述铰接孔分别开设在安装铰板上端面靠近铰接槽的一侧,和铰接凸块上,若干个安装铰板通过铰接销依次铰接;铰接的安装铰板能够贴合多种结构墙壁,能够拓宽电缆安装架的适用范围。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通过铆钉铆接在安装铰板上;铆接的连接效率高,成品质量均衡。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双向沉头孔;双向沉头孔能够收纳铆钉凸起,保持安装铰板平整。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传统焊接的T形安装支架优化为安装铰板铆接上、下支架
的形式,并通过多个安装铰板的铰接,形成铰接链板,在直角环境使用时,能后通过自身安装关系快速将两个直角面生的支架安装到同一高度,避免了测量和定位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在弧面环境使用时,铰接的安装铰板能够尽可能贴近弧形安装面,可通过碰撞丝直接固定安装,避免了架设辅助结构的过程,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充分利用了布线空间,提高了布线空间利用率,从而增强了电缆安装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单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单体的爆炸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在直角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在弧面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在平面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下支架;2、安装铰板;21、铰接槽;22、铰接凸块;23、安装孔;24、连接孔;3、上支架;31、电缆划分孔;32、铆接孔;4、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19]如图1、3、4、5所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包括下支架1、安装铰板2和上支架3,若干个安装铰板2铰接依次连接,安装铰板2的上部安装有上支架3,安装铰板2的下部安装有下支架1;下支架1与上支架3通过铆钉4铆接在安装铰板2上,铆接的连接效率高,成品质量与焊接相比更加均衡;连接孔24为双向沉头孔,双向沉头孔能够收纳铆钉4凸起,保持安装铰板2平整。
[0020]如图2所示,安装铰板2上开设有铰接槽21,安装铰板2上安装有铰接凸块22,铰接凸块22与安装铰板2呈一体结构,安装铰板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3,安装铰板2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连接孔24;上支架3呈三角形边框结构,上支架3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电缆划分孔31,上支架3的侧壁开设有铆接孔32,上支架3的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并能通过电缆划分孔31对不同批次的电缆进行区域划分;下支架1与上支架3的结构相同,下支架1的尺寸大于上支架3的尺寸,下支架1与上支架3功能相同,更大的尺寸能够承载更多的电缆,下大上小的布局方便电缆排布;安装铰板2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孔为通孔,铰接孔分别开设在安装铰板2上端面靠近铰接槽21的一侧,和铰接凸块22上,若干个安装铰板2通过铰接销依次铰接,铰接的安装铰板2能够贴合多种结构墙壁,能够拓宽电缆安装架的适用范围。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可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适当调整安装铰板2的数量和铰接位姿;当长距离直线布置时,安装铰板2可单独使用,通过膨胀丝穿过安装孔23将安装铰板2固定到墙壁上,上支架3和下支架1能够承载电缆,并利用线箍或分隔片通过电缆划分孔31将不同批次侧电缆进行分隔,方便区分;当处于直角布线时,可将多个安装铰板2铰接成连
板,根据墙壁折角的情况,调整安装铰板2的位置,使上支架3和下支架1再两个平面内快速处于同一高度,避免划线定位,安装效率高;当处于弧面布线时,多个相互铰接的安装铰板2能够尽可能贴合弧面结构,避免了辅助支架的布置,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充分发挥了安装铰板2的铰接关系,使其适用于多种安装结构,使电缆布线更加快捷便利。
[002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架(1)、安装铰板(2)和上支架(3),若干个所述安装铰板(2)铰接依次连接,所述安装铰板(2)的上部安装有上支架(3),所述安装铰板(2)的下部安装有下支架(1);其中,所述安装铰板(2)上开设有铰接槽(21),所述安装铰板(2)上安装有铰接凸块(22),所述铰接凸块(22)与安装铰板(2)呈一体结构,所述安装铰板(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安装铰板(2)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连接孔(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3)呈三角形边框结构,所述上支架(3)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电缆划分孔(31),所述上支架(3)的侧壁开设有铆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雅陈美娟王莉张怀成徐金龙叶敬波陈亮刘连鹏陈伟超赵良举朱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雅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