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18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包括:硅氧活性物质9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负极浆料通常为石墨主材,但伴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高能量密度电芯,石墨已不能满足要求。
[0003]硅的比容量相比石墨高约十余倍,受到了锂电池行业极大的关注。但硅主材本身的体积膨胀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
[0004]为解决硅主材本身的体积膨胀问题,一般常用的改性方法有材料纳米化、碳包覆等技术。硅氧活性物质SiOx(0<x≤2)相比纯Si而言,具有更小的体积变化。但SiOx材料本身电子导电性差,需要添加电性能优异的导电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0005]而负极浆料中需要加入纳米级材料SiOx、纳米级的导电剂等,对负极浆料的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加工方案,都存在步骤复杂、需要分次混合的问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简单的加工工艺,又能满足负极浆料的性能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硅氧负极浆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上述硅氧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硅氧负极浆料,不含有传统的粘结剂丁苯橡胶乳液胶SBR,其浆料固含量为26%

30%,粘度控制在6000

10000mPa.s,相比传统负极浆料的固含量更低同时粘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浆料分散效果、避免浆料团聚等问题,且制备方法简单、能够满足锂电池的加工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包括:
[0009]硅氧活性物质97.5

98.5重量份;
[0010]羧甲基纤维素1.5

3.5重量份;
[0011]导电剂1.0

2.5重量份;
[0012]去离子水70

74重量份。
[0013]优选地,硅氧活性物质具体为SiO2、SiO
1.3
、SiO
1.0
、SiO
0.85
、SiO
0.4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4]导电剂具体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地,浆料固含量为26

30%,粘度6000

10000mPa.s。
[0016]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硅氧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导电剂第一混匀;
[0018]加入去离子水,第二混匀,然后第一抽真空并搅拌,得到导电胶浆料;
[0019]将导电胶浆料分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前一部分加入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后,再加入下一部分导电胶浆料;
[0020]全部混匀后,第二抽真空并搅拌,过筛,制得硅氧负极浆料。
[0021]优选地,导电胶浆料分3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第一次取导电胶浆料总重量15

2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22]第二次取总重量8

12%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23]第三次将剩余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24]优选地,第一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69

75%;
[0025]第二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60

65%;
[0026]第三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26

30%。
[0027]优选地,导电胶浆料分4

5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第一次取总重量15

2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28]第二次取总重量5

1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29]第三次取总重量5

1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或第三次与第四次分别取总重量5

1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30]最后一次将剩余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
[0031]优选地,第一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搅拌混匀,搅拌公转10

20rpm,搅拌自转300

600rpm,时间60

120min;
[0032]第二次,或第二次至第三次,或第二次至第四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搅拌混匀,搅拌公转15

25rpm,搅拌自转1000

1600rpm,时间30

60min;
[0033]最后一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搅拌混匀,搅拌公转20

25rpm,搅拌自转1000

1600rpm,时间30

60min。
[0034]优选地,采用75

100μm的滤网过筛。
[0035]优选地,第一混匀时,搅拌公转10

20rpm,搅拌自转300

600rpm,时间10

45min,搅拌温度≤45℃;
[0036]第二混匀时,搅拌公转15

25rpm,搅拌自转1000

1600rpm,时间90

180min;
[0037]第一抽真空后继续搅拌,搅拌公转10

20rpm,搅拌自转400

800rpm,时间30

60min;
[0038]第二抽真空后继续搅拌,搅拌公转10

20rpm,搅拌自转400

800rpm,时间30

60min。
[0039]本申请提供一种硅氧负极浆料,是水性浆料,包括硅氧活性物质、羧甲基纤维素、导电剂、去离子水,而不含有传统的粘结剂丁苯橡胶乳液胶SBR。本申请提供的硅氧负极浆料,固含量为26%

30%,相比传统负极浆料的固含量更低,其浆料粘度控制在6000

10000mPa.s,相比传统负极浆料粘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浆料分散效果、避免浆料团聚等问题。
[0040]本申请所用的硅氧活性物质(SiOx,0<x≤2),具体可以是SiO2、SiO
1.3
、SiO
1.0
、SiO
0.85
、SiO
0.4
中的任意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氧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氧活性物质97.5

98.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5

3.5重量份;导电剂1.0

2.5重量份;去离子水70

74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硅氧活性物质具体为SiO2、SiO
1.3
、SiO
1.0
、SiO
0.85
、SiO
0.4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具体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浆料固含量为26

30%,粘度6000

10000mPa.s。4.一种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硅氧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导电剂第一混匀;加入去离子水,第二混匀,然后第一抽真空并搅拌,得到导电胶浆料;将导电胶浆料分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前一部分加入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后,再加入下一部分导电胶浆料;全部混匀后,第二抽真空并搅拌,过筛,制得硅氧负极浆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胶浆料分3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第一次取导电胶浆料总重量15

2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第二次取总重量8

12%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第三次将剩余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氧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69

75%;第二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60

65%;第三次将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后,固含量为26

30%。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胶浆料分4

5次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合,第一次取总重量15

2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第二次取总重量5

10%的导电胶浆料与硅氧活性物质混匀;第三次取总重量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黄王林桥钟欣李雄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