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包括:外主管;房屋排管,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端,所述房屋排管的另一端通过多个内接管与建筑生活排水管体相连通;外架管,与所述房屋排管同步连接在所述外主管上,所述外架管的另一端架靠在建筑顶层,用于将收集雨水对内排放;分层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主管内,用于对汇集污水进行分级过滤;侧排管,倾斜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分层过滤组件处;主排污管,横向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侧排管下方,所述主排污管用于将多数过滤物进行排送;内导送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排污管上;以及转接管,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排水系统设备
,具体是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建筑主要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增大,水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且下雨时大量的水资源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被排入下水道,造成资源浪费。而目前,现代节能建筑通过给排水系统设计将雨水和生活水转换成可利用的水资源。相关技术一般是将其集中输送至集水箱中,然后通过滤网进行过滤除去较大的固体杂质,再加入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等工序处理,使得其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节约能源。但由于雨水和生活水中均含有大量杂质,在输送中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尤其对于生活水的处理,其内部污垢粘稠性大,水中杂质表现多样,难于输送处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包括:
[0004]外主管;
[0005]房屋排管,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端,所述房屋排管的另一端通过多个内接管与建筑生活排水管体相连通;
[0006]外架管,与所述房屋排管同步连接在所述外主管上,所述外架管的另一端架靠在建筑顶层,用于将收集雨水对内排放;
[0007]分层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主管内,用于对汇集污水进行分级过滤;
[0008]侧排管,倾斜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分层过滤组件处,所述侧排管能够将分层过滤组件中初步过滤后的掺杂物对外排放;
[0009]主排污管,横向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侧排管下方,所述主排污管用于将多数过滤物进行排送;
[0010]内导送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排污管上,所述内导送组件能够辅助导送过滤物,并在主排污管中出现堵塞时及时对其进行内部疏通;以及
[0011]转接管,连接在所述外主管的另一端,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外设净水箱相连通。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分层过滤组件包括:
[0013]内接管,为上下设置的两个,各所述内接管均同轴滑动设置在所述外主管内;
[0014]滤网件,与所述内接管相对应设置,所述滤网件倾斜固定在所述内接管上,并沿所述外主管进行竖向位移,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滤网件网孔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滤网件网孔;
[0015]固定架,与所述滤网件相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连设有内弹簧,所述内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主管相连接;以及
[0016]内挡件,为均匀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内挡件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并滑动穿
接在滤网件中。
[001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件被构造成双层式结构,且其内部垂直固定有多个支撑筋;所述内挡件上设有双层锯齿结构,且位于其端部的锯齿密度大于位于其中下部的锯齿密度,且所述滤网件上位于内挡件外同轴固定有齿环。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
[0019]联动杆,竖直连接在所述内接管之间;
[0020]支撑弹簧,连接在所述内接管的一侧,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主管相连接;
[0021]安装座,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外主管的一侧,所述安装座上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铰接有传杆,所述传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杆相连接;
[0022]伸缩导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外主管上,所述伸缩导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
[002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侧排管的内部下侧设有渗水网,且所述侧排管上位于所述渗水网下方竖直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排污管相连接;
[0024]所述主排污管内同轴固定有滤送管,所述滤送管下方竖直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主管相连接。
[002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导送组件包括:
[0026]传接轮,为圆周设置的多个,各所述传接轮均可相对偏转的设置在所述主排污管上;
[0027]内导轮,垂直对称固定在所述主排污管内,所述内导轮与传接轮上套接有膨缩管,所述膨缩管平行滑动传接在所述主排污管内;
[0028]外套管,同轴可相对转动的套接在所述主排污管上,所述主排污管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与所述外套管连接传动;
[0029]第一清洁轮刷,与各所述膨缩管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清洁轮刷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排污管上并与所述膨缩管相抵靠接触。
[0030]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
[0031]轴节管,同轴滑动套接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轴节管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弹簧;
[0032]定位环,同轴固定在所述主排污管上,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导向销,且所述轴节管内对应设有滑槽,所述导向销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0033]第二清洁轮刷,转动设置在所述轴节管内。
[003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清洁轮刷与第一清洁轮刷均倾斜转动设置。
[003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膨缩管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设有弹性囊;所述膨缩管外还连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囊相连接,且所述弹性囊内还对称设有控压环,所述供气管中设有内支管,所述内支管的一端伸入弹性囊内并位于弹性囊另一端部。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7]本专利技术中,在外主管内设置有分层过滤组件,分层过滤组件能够对房屋排管与外
架管输送的水源进行多级过滤处理,其中,在外主管的一侧倾斜固定有侧排管,侧排管能够将水源中初步过滤后的掺杂物对外排放,而外主管的一侧位于侧排管下方还设置有主排污管,主排污管能够将水源中的杂质污垢进行排送,尤其还设置有内导送组件,内导送组件能够有效防止主排污管出现堵塞现象,提高给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层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渗水网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内导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清洁轮刷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膨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中:1外主管、11转接管、2房屋排管、21外架管、3分层过滤组件、31内接管、32滤网件、33固定架、34内弹簧、35支撑弹簧、36联动杆、37驱动盘、38传杆、39伸缩导杆、310内挡件、311支撑筋、4侧排管、41渗水网、42导流管、43滤送管、44导流管、5主排污管、6内导送组件、61传接轮、62内导轮、63外套管、64轴节管、65连接弹簧、66第二清洁轮刷、67旋转电机、68定位环、7膨缩管、71弹性囊、72内支管、73控压环、74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主管(1);房屋排管(2),连接在所述外主管(1)的一端,所述房屋排管(2)的另一端通过多个内接管与建筑生活排水管体相连通;外架管(21),与所述房屋排管(2)同步连接在所述外主管(1)上,所述外架管(21)的另一端架靠在建筑顶层,用于将收集雨水对内排放;分层过滤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主管(1)内,用于对汇集污水进行分级过滤;侧排管(4),倾斜连接在所述外主管(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分层过滤组件(3)处,所述侧排管(4)能够将分层过滤组件(3)中初步过滤后的掺杂物对外排放;主排污管(5),横向连接在所述外主管(2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侧排管(4)下方,所述主排污管(5)用于将多数过滤物进行排送;内导送组件(6),设置在所述主排污管(5)上,所述内导送组件(6)能够辅助导送过滤物,并在主排污管(5)中出现堵塞时及时对其进行内部疏通;以及转接管(11),连接在所述外主管(1)的另一端,所述转接管(11)的另一端与外设净水箱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过滤组件(3)包括:内接管(31),为上下设置的两个,各所述内接管(31)均同轴滑动设置在所述外主管(1)内;滤网件(32),与所述内接管(31)相对应设置,所述滤网件(32)倾斜固定在所述内接管(31)上,并沿所述外主管(1)进行竖向位移,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滤网件(32)网孔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滤网件(32)网孔;固定架(33),与所述滤网件(32)相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架(33)的两端均连设有内弹簧(34),所述内弹簧(34)的一端与所述外主管(1)相连接;以及内挡件(310),为均匀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内挡件(310)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3)上,并滑动穿接在滤网件(3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件(310)被构造成双层式结构,且其内部垂直固定有多个支撑筋(311);所述内挡件(310)上设有双层锯齿结构,且位于其端部的锯齿密度大于位于其中下部的锯齿密度,且所述滤网件(32)上位于内挡件外同轴固定有齿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杆(36),竖直连接在所述内接管(31)之间;支撑弹簧(35),连接在所述内接管(31)的一侧,所述支撑弹簧(35)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主管(1)相连接;安装座,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外主管(1)的一侧,所述安装座上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有驱动盘(3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