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极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34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罩极电动机,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构成的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的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紧密配合,转轴一端与转子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中心两端的轴承孔中,其结构进一步简化,装配更为方便、可靠;采用同心式定子磁极及非同心式定子磁极或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的大小气隙,以提高电动机的启动力矩和最大力矩,改善电动机运行的机械性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异步感应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罩极电动机。罩极电动机是应用在单相电源下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异步感应电动机。它具有制造方便,运行可靠,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功率驱动装置中。它具有一组接电源的主绕组及罩极短路环的辅助绕组,但由于主辅两绕组非正交安置,故其启动力矩较小,且电动机工作时罩极环一直是闭合的,要消耗功率,所以电动机的效率较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提高启动力矩和最大力矩,进一步简化结构及提高电动机运行性能的一种罩极电动机,能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转轴等。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构成的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的两个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紧密配合,转轴一端与转子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中心两端的轴承孔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同心式定子磁极及非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的示意图;图3,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机壳6,定子铁芯7,转子铁芯8,转轴12等组成。由定子铁芯7和转子铁芯8构成的电动机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的两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7紧密配合,转轴12一端与转子13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6中心两端的轴承5、5′孔中,盖上电机前罩10和后罩1,图1中3、3′,4、4′为垫片,11为挡油圈,2为转轴挡圈,9为定子绕组。如图2所示为同心式定子磁极及非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示意图,定子铁芯7和转子铁芯8间的气隙,在极弧长度上,由两个不同半径R1、R2,不同圆心的两段圆弧组成,气隙变化的极弧长度与气隙不变化的极弧长度之比为1∶1,最大气隙δmax是气隙δ的3~4倍。如图3所示为同心式定子定子磁极结构示意图,定子铁芯7和转子铁芯8间的气隙,在极弧长度上,由两个不同半径R1、R2,但相同圆心的两段阶梯圆弧组成,大气隙的极弧长度与小气隙的极弧长度之比为1∶2,最大气隙δmax是气隙δ的3~4倍。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结构进一步简化,电动机安装在机壳内,与传统的两端盖结构比较,整机装配不用螺钉连接,电动机装配更为方便、可靠;2.采用同心式定子磁极及非同心式定子磁极或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的大小气隙,以提高电动机的启动力矩和最大力矩,改善电动机运行的机械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罩极电动机,它主要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转轴等,其特征在于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构成的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的两个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紧密配合,转轴一端与转子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中心两端的轴承、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间的气隙,在极弧长度上,由两个不同半径R1、R2,不同圆心的两段圆弧组成,气隙变化的极弧长度与气隙不变化的极弧长度之比为1∶1,最大气隙δmax是气隙δ的3~4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间的气隙,在极弧长度上,由两个不同半径R1、R2,但同圆心的两段阶梯圆弧组成,大气隙的极弧长度与小气隙的极弧长度之比为1∶2,最大气隙δmax是气隙δ的3~4倍。专利摘要一种罩极电动机,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构成的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的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紧密配合,转轴一端与转子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中心两端的轴承孔中,其结构进一步简化,装配更为方便、可靠;采用同心式定子磁极及非同心式定子磁极或同心式定子磁极结构的大小气隙,以提高电动机的启动力矩和最大力矩,改善电动机运行的机械性能。文档编号H02K17/02GK2341318SQ9821674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魏鼎, 张宝良 申请人:宁波微特电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罩极电动机,它主要包括机壳、定子铁芯、转子铁芯、转轴等,其特征在于:由定子铁芯[7]和转子铁芯[8]构成的电动机采用单支承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壳[6]的两个同心圆柱组成的容腔内,机壳[6]内圆柱孔与定子铁芯[7]紧密配合,转轴[12]一端与转子[13]紧密配合并支承在机壳[6]中心两端的轴承[5]、[5′]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鼎张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微特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