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涉及血粘稠评价技术领域。该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压力计时机构,所述压力计时机构包括计时器、压力传感器、固定块、固定板、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部。通过设置压力计时机构配合流速传感器,可以有效地通过计算得出血浆的粘稠度,有利于实现装置的体积小型化,结构简单化,并且方便进行携带使用得更加方便。方便进行携带使用得更加方便。方便进行携带使用得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粘稠评价
,具体为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稠并非独立性疾病,但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因为当人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液流速减慢,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特别是过多的红细胞的老化、硬化,发生红细胞集聚,加重血稠而发生凝血,出现血液凝集块、造成血管栓塞,从而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中、老年人群出现过多血稠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时多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故当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老化时极易发生集聚,致使心、脑血管缺血缺氧,可出现短暂性缺血症候群,如头晕脑胀、心悸气短、胸闷肋痛、颈背强硬、四肢麻木、发困嗜睡或失眠多梦等,为了方便对血粘稠进行评价检测,于是提出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
[0003]目前的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不方便进行携带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解决了目前的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不方便进行携带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压力计时机构,所述压力计时机构包括计时器、压力传感器、固定块、固定板、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计时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与固定块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计时器位于压力传感器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烧杯,所述第一烧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导流管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底座的右侧放置有第二烧杯,所述第二烧杯位于导流管出口端的正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弹簧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且位于弹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延伸至导向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右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静电除尘板,所述主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于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多个。
[0013]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紫外线杀菌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延伸至第一烧杯的内部且与第一烧杯的内侧表面相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底部且靠近右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微型打印机,所述主体的内底部且靠近左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主体的前侧表面且靠近左上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0015]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前侧表面且靠近右侧边缘处活动连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位置与第二烧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体的前侧表面且位于门体的下方开设有打印出口,所述打印出口与微型打印机的位置相对应。
[0016]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准备好的指定份量的颈动脉血浆从漏斗倒下落到第一烧杯中,此时第一烧杯的重量就会发生改变;
[0018]S2:第一烧杯的重量发生改变会通过固定块压迫压力传感器产生数值,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同理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清零就会停止计时;
[0019]S3:第一烧杯中的血浆会向导流管流动,并经过导流管流到第二烧杯中,此时流速传感器就会检测到血浆的流速;
[0020]S4:最后根据血浆的流动速度和血浆的流动时间,传入到中央处理器中进行计算得出血浆的粘稠度。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设置压力计时机构配合流速传感器,可以有效地通过计算得出血浆的粘稠度,有利于实现装置的体积小型化,结构简单化,并且方便进行携带使用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的外部结构正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图2中A的放大图。
[0028]其中,1、主体;2、隔板;3、底座;4、导向槽;5、计时器;6、压力传感器;7、固定块;8、固定板;9、第一烧杯;10、第二烧杯;11、静电除尘板;12、紫外线杀菌灯;13、漏斗;14、微型打印机;15、导流管;16、中央处理器;17、控制面板;18、门体;19、打印出口;20、流速传感器;21、导向杆;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
‑
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3,起到方便进行定位的作用,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计时机构,起到方便通过压力变化的方式进行计时,压力计时机构包括计时器5、压力传感器6、固定块7、固定板8、弹簧22,弹簧22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上表面,弹簧22的顶部与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7固定连接在固定板8的下表面,压力传感器6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部,计时器5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部,压力传感器6的检测端延伸至底座3的外部与固定块7的下表面相接触,计时器5位于压力传感器6的下方。
[0031]固定板8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烧杯9,起到方便盛装血浆的作用,第一烧杯9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5,导流管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速传感器20,起到方便检测血浆流动速度的作用,流速传感器20的检测端延伸至导流管15的内部。
[0032]底座3的上表面且位于弹簧22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4,固定板8的下表面且位于弹簧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导向杆21的底部延伸至导向槽4的内部,通过使用导向杆21与导向槽4进行配合,是为了防止固定板发生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计时机构,所述压力计时机构包括计时器(5)、压力传感器(6)、固定块(7)、固定板(8)、弹簧(22),所述弹簧(22)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弹簧(22)的顶部与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固定连接在固定板(8)的下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部,所述计时器(5)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检测端延伸至底座(3)的外部与固定块(7)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计时器(5)位于压力传感器(6)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烧杯(9),所述第一烧杯(9)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5),所述导流管(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速传感器(20),所述流速传感器(20)的检测端延伸至导流管(15)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且位于底座(3)的右侧放置有第二烧杯(10),所述第二烧杯(10)位于导流管(15)出口端的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液粘稠度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且位于弹簧(22)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4),所述固定板(8)的下表面且位于弹簧(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底部延伸至导向槽(4)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群,邵晨,臧光耀,张莉莉,钱勇江,孙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