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17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属于路面修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行走车体,行走车体上设置有起重系统,起重系统包括能上下运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震路装置,震路装置包括液压缸及其设置在液压缸输出端的压路件,支撑杆上设置有沥青下料系统,沥青下料系统包括储存沥青的储料装置及其从底部嵌入储料装置内的下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走车体带动沥青下料系统移动运输沥青,行走车体行走带动沥青下料系统覆盖公路裂缝位置逐步添加沥青填补缝隙,螺旋输送辊转动时输送沥青送入裂缝并找平,提高平整性,震路装置在裂缝两侧持续冲击路面,避免沥青堵塞在缝隙表层,提高沥青的填充效果,提高沥青填充修补后的路面质量。面质量。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修补设备
,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路面修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路面由于交通流量大、超载等问题容易发生裂缝,有裂缝的路面不及时维修,裂缝会越加变大,甚至导致路面断裂,具备安全隐患,对于小部分的路面沥青面层修补,使用压路车成本高,一般通过人工操作,人工操作难以将沥青充分送入裂缝内,沥青聚集在裂缝表层,填充不彻底影响修补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修补部位容易断裂,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一种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4]一种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包括行走车体,行走车体上设置有起重系统,起重系统包括能上下运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震路装置,震路装置包括液压缸及其设置在液压缸输出端的压路件,支撑杆上设置有沥青下料系统,沥青下料系统包括储存沥青的储料装置及其从底部嵌入储料装置内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的内部设有添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道及其开设在下料管道上的送料口,送料口位于储料箱的内部,下料管道的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有螺旋输送辊,中心轴的底部设有刮板,下料管道的底部弹性安装有贴合板。
[0005]优选的,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及其设置在储料箱内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储料箱的底面。
[0006]优选的,压路件水平安装通过液压缸上下运动和振动。
[0007]优选的,送料口位于储料箱的下内壁上方,电机设置于送料口的上方。
[0008]优选的,下料管道的底面开设有容纳贴合板的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有贴合板的弹簧。
[0009]优选的,多个刮板围绕中心轴呈圆周方向安装,刮板倾斜安装在中心轴上。
[0010]优选的,起重系统还包括油缸、滑架、门架、链条和滑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内容,该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通过行走车体带动沥青下料系统移动运输沥青,行走车体行走带动沥青下料系统覆盖公路裂缝位置逐步添加沥青填补缝隙,相对于人工效率更高;下料装置抵在路面上覆盖缝隙,储料装置保持沥青的流动性,螺旋输送辊转动时输送沥青送入裂缝并通过刮板找平,提高裂缝填充后的平整性;震路装置在裂缝两侧持续冲击路面,使沥青充分进入并填充缝隙,避免沥青堵塞在缝隙表层,将缝隙内的空气振动排出,提高沥青的填充效果,提高沥青填充修补后的路面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在附图中,通过实例的方式非限制性地给出以下内容:
[0013]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震路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沥青下料系统主视结构透视图;
[0018]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储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结构透视图;
[0019]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下料装置和添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8和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添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为行走车体,2为起重系统,3为沥青下料系统,4为震路装置,5为支撑杆,6为液压缸,7为压路件,8为储料装置,9为下料装置,10为添料装置,81为储料箱,82为加热装置,91为下料管道,92为送料口,93为弹簧,94为贴合板,95为电机,96为螺旋输送辊,97为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面详细公开中,参照了附图,通过其特征在于一部分,作为可实施的特定实施例的图示,充分描述这些实施例,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述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

图9所示,在实施例中,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包括行走车体1,行走车体1上设置有起重系统2,起重系统2包括能上下运动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底部设有震路装置4,震路装置4包括液压缸6及其设置在液压缸6输出端的压路件7,支撑杆5上设置有沥青下料系统3,沥青下料系统3包括储存沥青的储料装置8及其从底部嵌入储料装置8内的下料装置9,下料装置9的内部设有添料装置10,下料装置9包括下料管道91及其开设在下料管道91上的送料口92,送料口92位于储料箱81的内部,下料管道91的内部设有电机95,电机95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有螺旋输送辊96,中心轴的底部设有刮板97,下料管道91的底部弹性安装有贴合板94。
[0024]行走车体1带动沥青下料系统3移动运输沥青,行走车体1行走带动沥青下料系统3覆盖公路裂缝位置逐步添加沥青填补缝隙,相对于人工效率更高;下料装置9抵在路面上覆盖缝隙,储料装置8保持沥青的流动性,螺旋输送辊96转动时输送沥青送入裂缝并通过刮板97找平,提高裂缝填充后的平整性;震路装置4在裂缝两侧持续冲击路面,使沥青充分进入并填充缝隙,避免沥青堵塞在缝隙表层,将缝隙内的空气振动排出,提高沥青的填充效果,提高沥青填充修补后的路面质量。
[0025]如图6所示,储料装置8包括储料箱81及其设置在储料箱81内的加热装置82,加热装置82设置在储料箱81的底面。储料箱81内部的加热装置82对沥青进行加热,提高沥青的流动性,加热装置82设置在储料箱81的底部,和沥青无直接接触,避免局部加热过高,保持送料口92附近的沥青温度在80℃~170℃,根据沥青的具体性质调节加热的温度。正常施工时温度为1添料装置10~140℃,且不低于110℃;低温施工温度120~150℃,终了温度不低于65~80℃。
[0026]如图5和图6所示,送料口92位于储料箱81的下内壁上方,电机95设置于送料口92的上方。储料箱81内的沥青通过送料口92进入下料管道91内,电机95带动中心轴和螺旋输送辊96旋转输送沥青,贴合板94避免沥青大量四下扩散,导致沥青集中在裂缝表层或路面表层,提高沥青的流动性且限制在贴合板94内抵在裂缝位置,输送沥青向裂缝深处填充。
[0027]如图6和图7所示,下料管道91的底面开设有容纳贴合板94的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有贴合板94的弹簧93。贴合板94通过弹簧93抵在路面上,在行走车体1行走过程中,贴合板94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保持贴合板94持续抵在路面上,如果路面凹凸情况严重,能够通过起重系统2调节沥青下料系统3的高度。
[0028]如图7

图9所示,多个刮板97围绕中心轴呈圆周方向安装,刮板97倾斜安装在中心轴上。下料管道91内的沥青向裂缝处填充时,刮板97抵在裂缝和路面上,倾斜安装的刮板97在旋转过程中,将溢出的沥青收集在刮板97和路面的夹角内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车体(1),行走车体(1)上设置有起重系统(2),起重系统(2)包括能上下运动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底部设有震路装置(4),震路装置(4)包括液压缸(6)及其设置在液压缸(6)输出端的压路件(7),支撑杆(5)上设置有沥青下料系统(3),沥青下料系统(3)包括储存沥青的储料装置(8)及其从底部嵌入储料装置(8)内的下料装置(9),下料装置(9)的内部设有添料装置(10),下料装置(9)包括下料管道(91)及其开设在下料管道(91)上的送料口(92),送料口(92)位于储料箱(81)的内部,下料管道(91)的内部设有电机(95),电机(95)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有螺旋输送辊(96),中心轴的底部设有刮板(97),下料管道(91)的底部弹性安装有贴合板(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沥青面层裂缝修补设备,其特征在于,储料装置(8)包括储料箱(81)及其设置在储料箱(81)内的加热装置(82)。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影王荣杰张伟陈媛媛王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