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在可信启动过程中辨识故障启动程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15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7
一种能在可信启动过程中辨识故障程序的方法,属于启动故障识别领域,其特征在于把启动故障分为单项故障三类: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在可信启动过程中辨识故障启动程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信启动和启动故障程序识别相交叉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检索结果,至今尚未发现UEFI BIOS系统在可信启动时,同时又能识别启动程序故障信息的方法。
[0003]毛军捷、庄俊玺等在申请日为2008

06

20,公开号为CN201203868Y的专利中,主要提出一种新的可信平台模块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由指令处理模块、初始化模块、输入输出驱动模块、主动度量模块、访问控制模块组成,核心在使用可信平台控制模块作为核心度量根,然后依次建立起整条可信启动的信任链,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可信启动,但缺点在于无法在边启动的同时,识别启动程序所发生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边可信启动、边检测存在潜在故障的启动程序的方法,以提高故障识别的效率,减少启动时间。
[0005]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是在一个生产线启动时能够辨识故障启动程序的识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0006]步骤(1):系统构建;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控器CPU
S
、存取模块、BMC主控器、可信度量模块以及访问控制模块,其中:
[0007]系统主控器CPUs,也称生产线系统主控制器CPUs,设定在生产线各加工工程中,包含着三种类型的基本启动程序:U

Boot启动程序、BMC内核启动程序和BIOS启动程序,二种类型的复合程序为:(U

Boot+BMC)和(UBoot+BMC+BIOS),两两相互衔接的启动程序的耦合启动形式,以弥补三种单项启动程序的不足;同时,相应的以三项单项码长和二类复合码长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用三种U

Boot码长、BMC码长、BIOS码长以及二种复合码长(U

Boot+BMC)码长和(U

Boot+BMC+BIOS)码长表示;
[0008]存取模块,是所述五种码长值的标准基准值的存取模块,所述标准基准值是指初次进入本系统时的码长初始值的可信度量值,分别用L
H
(U

Boot)、L
H
(BMC)、L
H
(BIOS)、L
H
(U

Boot+BMC)和L
H
(U

Boot+BMC+BIOS)表示;
[0009]BMC主控器,用CPU
M
表示,按照系统主控器CPUs的指令,所述BMC主控器CPU
M
开机,并测量五类码长值:L

(U

Boot)、L

(BMC)、L

(BIOS)、L

(U

Boot+BMC)和L

(U

Boot+BMC+BIOS),送达可信度量模块;
[0010]可信度量模块,用与所述标准基准值相同的可信算法求出对应的五种度量值为:L

(U

Boot)
度量值
、L

(BMC)
度量值
、L

(BIOS)
度量值
、L

(U

Boot+BMC)
度量值
和L

(U

Boot+BMC+BIOS)
度量值

[0011]访问控制模块,设有访问控制CPU
C
以及依次串接的缓存模块、比较L
H
(U

Boot)与L

(U

Boot)
度量值
的第一比较子模块,比较子模块L
H
(BMC)与L

BMC
度量值
的第二比较子模块、比较
L

(BIOS)与L
H
(BIOS)
度量值
的第三比较子模块、比较L

(U

Boot+BMC)
度量值
与L
H
(U

Boot+BMC)
度量值
的第四比较子模块和比较L

(U

Boot+BMC+BIOS)与L
H
(U

Boot+BMC+BIOS)
度量值
的第五比较子模块;顺次比较从相应比较子模块两个输入端的实测码长度量值和码长标准基准值,根据比较结果,判别故障启动程序类别;
[0012]步骤(2):系统主控器CPUs依次按照以下步骤的实现对故障启动程序的判定;
[0013]步骤(2.1):建立五类所述实测值与标准基准值的映射表,存入存取模块;
[0014]步骤(2.2):BMC测量五种类型的码长;
[0015]步骤(2.3):可信度量模块用可信算法计算输入的五类码长实测值的度量值,并存入访问控制CPUc输入到所述第一比较模块;
[0016]步骤(2.4)第一比较模块执行比较后,重复步骤(2.3),直到第五比较模块执行结束,终止。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启动的过程中来识别程序故障,同时提高了启动效率和程序故障的排除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主程序流程框图
[0019]图2:系统故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由BMC主控器控制下的由U

Boot、BMC、BIOS三个单项启动程序串联而成的UEFI BIOS系统只可能有五类启动故障,包括由所述三项启动程序分别形成的独立的三个单项程序故障,其余二类是由(U

Boot+BMC)、(U

Boot+BMC+BIOS)分别形成的二个复合程序故障,它的形成既取决于U

Boot、BMC、BIOS各自本身是否有故障,又取决于相邻二个启动程序之间是否存在连接故障;复合故障之所以只存在二种,一种是由于程序串接的单向性,二是由于相邻二个启动程序之间连接的可信性。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故障程序可以归化为故障程序的码长,因为故障程序的码长是程序故障导致的最明显的结果,因而可用五类故障程序的码长直接代表五类故障程序。
[0022]本专利技术又提出,故障程序的码长其计算时间设在可信启动程序的计时起点,以便采用样本比较法检测待测可信启动程序的实测码长与先前在初次可信启动时刻进入的已知经可信检验的启动程序的对应的初始码长进行样本式对比;同时,为了能实现远程可信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在可信启动过程中辨识故障启动程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生产线启动时,能够辨识故障启动程序的识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系统构建;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控器CPU
S
、存取模块、BMC主控器、可信度量模块以及访问控制模块,其中:系统主控器CPUs,也称生产线系统主控制器CPUs,设定在生产线各加工工程中,包含着三种单项类型的基本启动程序:U

Boot启动程序、BMC内核启动程序和BIOS启动程序,二种类型的复合程序为:(U

Boot+BMC)和(UBoot+BMC+BIOS),是两两相互衔接的启动程序的耦合启动形式,以弥补三种单项启动程序的不足;同时,相应的以三项单项码长和二类复合码长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用三种U

Boot码长、BMC码长、BIOS码长以及二种复合码长(U

Boot+BMC)码长和(U

Boot+BMC+BIOS)码长表示;存取模块,是所述五种码长值的标准基准值的存取模块,所述标准基准值是指初次进入本系统时的码长初始值的可信度量值,分别用L
H
(U

Boot)、L
H
(BMC)、L
H
(BIOS)、L
H
(U

Boot+BMC)和L
H
(U

Boot+BMC+BIOS)表示;BMC主控器,用CPU
M
表示,按照系统主控器CPUs的指令,所述BMC主控器CPU
M
开机,并测量五类码长值:L

(U

Boot)、L

(BMC)、L

(BIOS)、L

(U

Boot+BMC)和L

(U

Boot+BMC+BIOS),送达可信度量模块;可信度量模块,用与所述标准基准值相同的可信算法求出对应的五种度量值为:L

(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标张申徐万山王昱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