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00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属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领域。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导入Cass软件,生成平面等高线地形图;S2、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导入Auto CAD软件中,生成具有Z值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并存储为“.dwg格式文件”;S3、将“.dwg格式文件”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导入Revit软件,形成原始地形三维模型;S4、把“.dwg格式文件”的平面设计图纸导入Revit软件,将平面设计图纸与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坐标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计算精度高,方法快捷简单,无需分不同底部高程开挖进行重复模拟计算;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所有土建项目的土方平衡计算。适用于所有土建项目的土方平衡计算。适用于所有土建项目的土方平衡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信息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建筑工程中有关土方平衡计算,主要是采用计算机软件以三角网格进行土方挖填平衡计算。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能计算区域内的同一设计底部高程土方进行垂直挖填计算;对于放坡开挖的基坑和场区内存在多个不同底部高程的开挖区域,不能准确计算放坡开挖区域土方量;且,无法同时计算多个不同底部高程挖填土方量。同时,工作量较大,易出现计算错误,总体土方平衡计算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利用BIM技术进行计算区域内土方平衡模拟运算,由Revit、AutoCAD和Cass软件分担不同阶段的建模工作;通过建立模型分区域对原始地形土方平整,由软件进行挖填方计算,从而得出整个场区土方挖填数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导入Cass软件,生成平面等高线地形图;S2、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导入Auto CAD软件中,生成具有Z值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并存储为“.dwg格式文件”;S3、将“.dwg格式文件”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导入Revit软件,形成原始地形三维模型;S4、把“.dwg格式文件”的平面设计图纸导入Revit软件,将平面设计图纸与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坐标的X值、Y值数据一一对应;S5、依据平面设计图纸中各个建筑物的轮廓线,分别对各个建筑物进行基坑建模;S6、创建地形明细表,完成各个建筑物挖填平衡方量计算,以及整个区域内土方平衡计算。
[0005]优选的,在步骤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数据采集:借助GPS仪器对建筑区域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生成“.txt文本数据文件”;其中,按5~10m一个横断面进行采集;具体的横断面间距根据采集区域地形起伏情况调整;S102、坐标换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坐标换算;其中,尽量靠近坐标原点,以避免建设区域距离坐标原点太远,导致软件计算时间
过长和数据处理失真;S103、数据导入:换算后的数据导入南方Cass测绘软件,生成带有等高线的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等高距按0.5m设定。
[0006]优选的,在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导入Auto CAD: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附带坐标系导入Auto CAD软件;其中,保持两个软件测量单位为“m”和精度为“0.00”;删除多余图层,仅保留等高线图层,以减少数据处理资源占用;S202、生成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在平面坐标X值、Y值数据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等高线Z值;重新生成具有不同Z值坐标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保存为“.dwg格式文件”。
[0007]优选的,在步骤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01、形成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将“.dwg格式文件”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导入Revit软件;其中,导入单位设定为“m”,定位为“自动

原点到原点”,放置于指定标高,生成带有数据信息的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其中,指定标高为换算坐标后的
±
0.00标高。
[0008]优选的,在步骤S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01,建设区域平面设计图纸导入Auto CAD:将建设区域平面设计图纸导入Auto CAD软件,删除多余图层,仅保留建筑物轮廓线、建筑物图层;S402、生成平面设计图纸:在平面坐标X值、Y值数据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等高线Z值为相同;重新生成平面设计图纸,保存为“.dwg格式文件”;S403、平面设计图纸导入Revit;把“.dwg格式文件”的平面设计图纸导入Revit软件;其中,将平面设计图纸与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坐标X值、Y值数据一一对应。
[0009]优选的,在步骤S5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501,阶段化设置:选取原始地形三维模型进行阶段化设置,将原始地形三维模型设为“现有阶段”,相当于该地形模型原始存在;S502、相位设置:三维视图窗口下不选取任何模型,进行相位设置,相位属性修改为“新构造”;S503、平整场地:复制原始地形三维模型重新生成新建地形三维模型,并在新建地形三维模型上平整场地;新建地形三维模型与原始地形三维模型的坐标数据相同,建设时期不同;重新生成的新建地形三维模型在“新构造”时期创建;通过不同时期地形模型信息的布尔运算,即可获取各建筑物平整场地时的土方挖
填数据;S504、基坑建模;以搭建“建筑地坪”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基坑建模;其中,采用“拾取线”方式绘制建筑地坪边界,依次点选导入的平面设计图纸的建筑物轮廓线条,生成建筑地坪;各个建筑物
±
0.00标高经换算后,相对于原始地形
±
0.00标高差值进行调整生成地坪模型;S505、生成基坑模型总图;建筑地坪对新建地形三维模型进行切割,使得新建地形三维模型按建筑地坪轮廓,或挖或填平整场地;从而,形成各个建筑物基坑模型;关闭建筑地坪显示,生成场区内建筑基坑模型总图;S506、核算土方平衡方量;按建筑物对基坑模型分别命名标识,分部位核算场区土方平衡方量。
[0010]优选的,在步骤S6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601,创建地形明细表;有针对性地提取模型数据信息,组合生成土方平衡明细表;土方明细表分部位显示场区内各个建筑物的挖方量、填方量、净填方量,以及整个场区总挖方量,填方量以及总的净填方量;其中,正值代表为净填方,负值代表为净挖方;从而,为整个场区的土方平衡方案的规划、运输路线的设计,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型计算,快速掌握整个建设区域的土方分布情况;并按建筑物计算各个建筑基坑的土方挖填数量,有利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区域内的土方进行总体规划和调配。
[0012]2、本专利技术,计算精度高,方法快捷简单,无需分不同底部高程开挖进行重复模拟计算;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所有土建项目的土方平衡计算。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5]图2是示例的原始地形三维模型。
[0016]图3是示例的导入平面设计图纸的原始地形三维模型。
[0017]图4是示例生成的建筑基坑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参照图1,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导入Cass软件,生成平面等高线地形图。
[0020]S2、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导入Auto CAD软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导入Cass软件,生成平面等高线地形图;S2、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导入Auto CAD软件中,生成具有Z值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并存储为“.dwg格式文件”;S3、将“.dwg格式文件”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导入Revit软件,形成原始地形三维模型;S4、把“.dwg格式文件”的平面设计图纸导入Revit软件,将平面设计图纸与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坐标的X值、Y值数据一一对应;S5、依据平面设计图纸中各个建筑物的轮廓线,分别对各个建筑物进行基坑建模;S6、创建地形明细表,完成各个建筑物挖填平衡方量计算,以及整个区域内土方平衡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数据采集:借助GPS仪器对建筑区域进行原始坐标数据采集,生成“.txt文本数据文件”;其中,按5~10m一个横断面进行采集;具体的横断面间距根据采集区域地形起伏情况调整;S102、坐标换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坐标换算;其中,尽量靠近坐标原点,以避免建设区域距离坐标原点太远,导致软件计算时间过长和数据处理失真;S103、数据导入:换算后的数据导入南方Cass测绘软件,生成带有等高线的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等高距按0.5m设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导入Auto CAD:将平面等高线地形图附带坐标系导入Auto CAD软件;其中,保持两个软件测量单位为“m”和精度为“0.00”;删除多余图层,仅保留等高线图层,以减少数据处理资源占用;S202、生成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在平面坐标X值、Y值数据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等高线Z值;重新生成具有不同Z值坐标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保存为“.dwg格式文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01、形成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将“.dwg格式文件”的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导入Revit软件;其中,导入单位设定为“m”,定位为“自动

原点到原点”,放置于指定标高,生成带有数据信息的原始地形三维模型;其中,指定标高为换算坐标后的
±
0.00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海波陈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