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鑫茂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90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内筒、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一顶板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第二底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顶板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所述第一顶筒的底部外壁和第二底筒的顶部外壁均开有插接槽,且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膨胀筒,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二膨胀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膨胀筒第二膨胀筒舒展开会分别贴合于两个心房内壁,从而将两个互通的心房间隔开,实现了对房内隔缺失的封堵效果,并且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之间的距离可调,防止装置挤压心脏内壁。防止装置挤压心脏内壁。防止装置挤压心脏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医疗器械是指通过手术或者其他操作将可作用于人体内的物体或者应对于人体内各种疾病的装置输送至人体内,以此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0003]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由于手术的过程较为麻烦,并且容易损伤心脏组织,此时就需要用到房隔缺损封堵器对互通的两个心房进行封堵,而现有的房隔缺损封堵器大多都不具备长度的调节功能,容易出现装置压迫心脏内壁的情况,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内筒、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一顶板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第二底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顶板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所述第一顶筒的底部外壁和第二底筒的顶部外壁均开有插接槽,且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膨胀筒,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二膨胀筒,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均为空心椭圆状,且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均粘接有外环,所述外环的圆周外壁分别以及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卡槽和第二通槽,第一丝杆均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圆周内壁,且第二丝杆均插接于第二通槽的圆周内壁,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顶部外壁和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插接于连接环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为互相交叉状,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互不接触,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为碳合金材质,第一顶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第二底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内筒,升降套套接于内筒的圆周外壁,且升降套的顶部外壁与第二底板的底部外壁相接触,内筒的圆周内壁设置有卡位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卡位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环,且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筒的两端圆周内壁,限位环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挡柱,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圆周外壁与限位环的圆周内壁相适配,且升降板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部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限位盘的顶部外壁与升降板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分别套接于两个限位杆的圆周外壁,升降板的两端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限位孔,限位杆分别插接于限位孔的圆周内壁。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的圆周内壁均开有与外环相对应的内槽,且内槽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筒,固定筒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第一旋转杆的底部外壁和第二旋转杆的顶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底杆和顶杆,底杆和顶杆均为弹性钢材质,且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均为金属合织物。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膨胀筒的底部和顶部圆周内壁与第二膨胀筒的顶部和底部圆周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和第一内板,且底杆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内板的顶部外壁,顶杆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内板的底部外壁。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内板和第一内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均开有竖槽,且竖槽的圆周内壁均插接有托板,托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其中两个托板的圆周外壁与插接槽的圆周内壁相适配,第一底筒和第一底板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螺纹槽,第一底板的底部与第二顶板的顶部圆周外壁均设置为弧边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外环的圆周外壁均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附着环,且附着环均为半圆环结构,附着环的圆周内壁与外环的圆周外壁之间均粘接有拉伸杆,附着环和拉伸杆均为弹性金属材质。
[0014]优选地:所述附着环的底部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接刺,且插接刺的底部外壁设置为“人”字形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专利技术中,需要将装置通过股静脉穿刺的方式送入心房内,并且装置在处于挤压收缩的状态下,其最宽处外环的直径不超过第一底板等部件,因此可以顺利在导向设备内输送,此时输送设备与第一底板的底部为螺纹接触的状态,当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和第二膨胀筒通过房间缺失处进入到其中一个心房内时,将装置的上半部分从导向设备内推出,此脱离导向设备束缚的其中一个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会自动舒展,并带动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相向移动,此时第二膨胀筒内的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会随着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的逐渐靠近而同步移动,并带动底杆和顶杆进行弯曲,底杆与顶杆弯曲时,固定筒位置保持不便,而底杆和顶杆会在固定筒的两侧进行旋转,使得底杆、顶杆与固定筒的连接处不会出现扭曲的情况,并且底杆和顶杆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将第二膨胀筒顶起,使得第二膨胀筒在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椭圆的状态,并且保证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始终贴合于第二膨胀筒的外壁,防止装置变形,此时第二弹簧在第二膨胀筒脱离导向设备时,第二弹簧收缩,辅助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互相移动,加强了装置的展开速度,并且当第二顶筒和第二底筒在逐渐靠近时,其中一个托板会脱离第一内板,并带动托板和第二弹簧收缩进插接槽中,使得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的距离更为接近,从而加强了第二膨胀筒的舒展直径,当第二膨胀筒完全展开时,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组成的网状面会贴合在其中一个心房的内壁,对装置顶部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第二膨胀筒在展开完成后,将导向设备从装置底部抽出,此时第一膨胀筒会重复进行第二膨胀筒的操作,舒展开的第一膨胀筒
会贴合与另一个心房内壁,从而将两个互通的心房间隔开,实现了对房内隔缺失的封堵效果。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当第二膨胀筒在舒展完成后,通过抽动输送设备,此时第一顶板会带动固定板移动,从而拉扯处于内筒内部的升降板,实现了对装置长度的扩展效果,并且配合相应的观测设备将升降套与内筒的长度调整至两个心房隔缺失处通路的长度后,可通过转动输送设备带动装置的下半部分转动,从而将升降板两侧的卡块插进限位环内,实现了对升降套的固定,防止出现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之间间隔过短导致出现装置压迫心房内壁的情况。
[0018]3.本专利技术中,当外环的圆周外壁设置有附着环时,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在舒展时,附着环会扩大第一膨胀筒和第二膨胀筒的外环直径,为心房内壁的细胞组织提供更宽的附着面积,从而加强了装置与心脏组织之间的共存速率。
[0019]4.本专利技术中,当附着环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刺时,第二膨胀筒在扩展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顶板(4)、第二底板(7)、第二顶板(9)、内筒(10)、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顶部外壁和第一顶板(4)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第二底板(7)的顶部外壁和第二顶板(9)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筒(13)和第二顶筒(24),所述第一顶筒的底部外壁和第二底筒(13)的顶部外壁均开有插接槽(29),且第一底筒和第一顶筒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膨胀筒(3),第二底筒(13)和第二顶筒(24)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二膨胀筒(8),第一膨胀筒(3)和第二膨胀筒(8)均为空心椭圆状,且第一膨胀筒(3)和第二膨胀筒(8)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均粘接有外环,所述外环的圆周外壁分别以及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卡槽(11)和第二通槽(12),第一丝杆(15)均卡接于第一卡槽(11)的圆周内壁,且第二丝杆(14)均插接于第二通槽(12)的圆周内壁,所述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7)的顶部外壁和第一顶板(4)、第二顶板(9)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4)分别插接于连接环(2)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4)均为互相交叉状,且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4)均互不接触,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4)为碳合金材质,第一顶板(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顶部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6),第二底板(7)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内筒(10),升降套(6)套接于内筒(10)的圆周外壁,且升降套(6)的顶部外壁与第二底板(7)的底部外壁相接触,内筒(10)的圆周内壁设置有卡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环(20),且限位环(20)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筒(10)的两端圆周内壁,限位环(20)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挡柱(19),固定板(5)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6),且连接柱(1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3),升降板(23)的圆周外壁与限位环(20)的圆周内壁相适配,且升降板(23)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隔缺损封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鑫茂
申请(专利权)人:林鑫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