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27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其中,所述方法采用先跨局,然后再切换无线闭塞中心的步骤流程,能够保证列车跨局交权时相关的业务数据无需迂回,而可以直接由当前局核心网络处理,业务传输时延小,维护方便,且无线闭塞中心只需与当前局核心网络建立通道,即局内通道,系统间边界清晰,安全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同样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相同的优点。具有相同的优点。具有相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CTCS

3(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RBC(无线闭塞中心)与车载设备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之间传送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列车位置、列车数据等信息。CTCS

3级列控信息传送业务与行车安全紧密相关,对时延、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因此ATP设备上有两个独立MT模块,在RBC交权区两个MT(移动终端)模块分别与两个RBC进行通信。
[0003]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网是按各局集团公司管辖范围建设自己的基站设备,接入局核心网。因此在局界转换时,需要跨核心网进行小区切换。单小区的覆盖范围是线路的某个区域,同一区域的上、下行线路归属于同一个小区。
[0004]CTCS

3列控系统的RBC管辖范围为100km左右,按线路设置。一个RBC的管辖范围只在一个局集团公司内,因此在跨局时,也会发生RBC交权。RBC交权位置与应答器设置有关,上行方向、下行方向均需设置切换应答器,且位置不相关。
[0005]因此当列车从一个路局运行至另一个路局时,存在RBC交权和核心网切换同时存在的问题。上行方向运行RBC交权位置、下行方向运行RBC交权位置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局核心网边界不一致,存在一定的交叉区(核心网边界与RBC交权点之间的区域)。
[0006]在GSM

R网络下承载CTCS

3列控业务,采用电路域数据业务承载方式,电路交换方式能保证CTCS

3的数据传输时延。
[0007]例如,当应用5G

R网络承载CTCS

3列控业务,采用分组域数据业务承载方式,在移交前后无法避免PDU(分组数据单元)会话重建带来的数据传输中断或PDU会话锚点不变带来的数据路由迂回增加数据传输时延,该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包括下面步骤:
[0010]列车在第一路局内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0011]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0012]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
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0013]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0016]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获取移交预告信号;
[0017]列车在接收到所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0019]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获取释放连接信号;
[0020]列车在接收到所述释放连接信号后,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0022]S>v
×
20s;
[0023]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0024]进一步地,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0025]L>D+200m;
[0026]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控制器;
[0028]当列车在第一路局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0029]当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0030]当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0031]当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0032]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
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0033]进一步地,包括预告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用于给列车发送移交预告信号。
[0034]进一步地,包括切换执行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用于给列车发送释放连接信号。
[0035]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0036]S>v
×
20s;
[0037]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0038]进一步地,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0039]L>D+200m;
[0040]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包括下面步骤:列车在第一路局内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获取移交预告信号;列车在接收到所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建立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的步骤包括: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获取释放连接信号;列车在接收到所述释放连接信号后,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S>v
×
20s;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L>D+200m;其中,预设列车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庄文林李继元尹毅凌昌国康潇楠吴宇韩洋冯磊狄彩虹杨胤庞萌萌周宇晖高建平邱萍陈郑超王啸阳孙启民胡莉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