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62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包括液氧储存罐,液氧储存罐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氧输出主管道,液氧输出主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液氧输出主管道上安装有静电消除器,远离液氧储存罐的输出主管道的一端有可拆卸的连接入孔分管道,入孔分管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炮孔,炮孔的内部设置有塑料膜,塑料膜的内部设置有纸卷,塑料膜的上部设置有空气排出软管,塑料膜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刚性电引火头,刚性电引火头的一端连接有引火脚线,炮孔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且入孔分管道、空气排出软管与引火脚线分别穿过密封塞,该装置极大地降低了静电的产生,同时将液氧吸附原料改良为本安型的纸卷,实现了在液氧浸润吸收前的本质安全。前的本质安全。前的本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气体破岩
,特别涉及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爆破产生的危害,尤其是当爆破区域距建、构筑物很近时,为了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减少因爆破引起的纠纷,一些施工单位通常不使用传统的工业炸药爆破方法,而趋向于应用非工业炸药爆破开挖的破岩工艺。
[0003]用可燃性多孔物质作为吸收剂,以液态氧饱和而成的可燃性物质,叫做液氧炸药,液氧炸药产生各种不同的爆炸效果,这些效果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吸收剂的种类和密度、纤维的尺度(对砖块状吸收剂而言)、粉碎度(对粉末状吸收剂而言)、和在爆炸时液态氧在爆炸混合物中含量。
[0004]液氧炸药1895年由德国人C.林德技术,它是由液态氧和固态可燃性吸收剂组成的爆炸混合物,1950年代初期曾在我国鞍山钢铁公司矿山使用,由于液态氧在常温下挥发很快,这种炸药的寿命很短,一般为15―20分钟,必须在使用前临时浸制,当时液氧炸药起爆还需要使用雷管,到1960年代末液氧炸药已基本停止使用。液氧炸药爆炸的原理跟普通炸药相同,就是利用液氧容易蒸发(1L液氧可以变成800升的气态氧),使吸收剂在瞬间氧化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气体达到高温,体积突然膨胀而引起爆炸。
[0005]液氧炸药具有高度的机械感度与火花、火焰感度,在浸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而传统的液氧炸药需要采用雷管起爆,因此,传统的液氧炸药具有极大的使用危险性,并且制造使用成本较高,不便推广使用,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液氧炸药具有极大的使用危险性,并且制造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包括液氧储存罐,所述液氧储存罐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氧输出主管道,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上安装有静电消除器,远离所述液氧储存罐的液氧输出主管道的一端有可拆卸的连接入孔分管道,所述入孔分管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炮孔,且所述入孔分管道的底端插入所述炮孔的内部,所述炮孔的内部设置有塑料膜,所述塑料膜的内部设置有纸卷,所述塑料膜的上部设置有空气排出软管,所述塑料膜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刚性电引火头,所述刚性电引火头的一端连接有引火脚线,所述炮孔的上
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且所述入孔分管道、所述空气排出软管与所述引火脚线分别穿过所述密封塞。
[0008]优选的,所述入孔分管道插入所述塑料膜内部的一端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液氧浸入口。
[0009]优选的,所述入孔分管道的侧壁上安装有分管接地线。
[0010]优选的,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的外壁上套设有保温防护套。
[0011]优选的,所述入孔分管道的直径为8mm。
[0012]优选的,所述入孔分管道为铝管。
[0013]优选的,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与所述入孔分管道之间通过密封螺口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纸卷为直径60mm或70mm或90mm的柱型固体。
[0015]优选的,所述纸卷的长度为0.1m—1m。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该装置极大地降低了静电的产生,同时将液氧吸附原料改良为本安型的纸卷,实现了在液氧浸润吸收前的本质安全,大大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并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液氧炸药的痛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炮孔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塑料膜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2]图中:1、液氧储存罐;2、液氧输出主管道;3、入孔分管道;4、炮孔;5、塑料膜;6、纸卷;7、空气排出软管;8、刚性电引火头;9、引火脚线;10、密封塞;11、液氧浸入口;12、管道接地静电消除器;13、分管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包括液氧储存罐1,用于液氧现场储存,为保证施工现场需要,液氧储存罐1的容量不低于500kg储存量,液氧储存罐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氧输出主管道2,液氧输出主管道2的外壁上套设有保温防护套,以维持液氧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液氧输出主管道2上安装有开关阀,使用时,打开开关阀,液氧储存罐1中的液氧经液氧输出主管道2流出,液氧输出主管道2的外壁上安装有管道接地静电消除器12,用于消除液氧在液氧输出主管道2内流动时产生的静电,以保证安全性,液氧输出主管道2远离液氧储存罐1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入孔分管道3,入孔分管道3为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液氧输出主管道2与入孔分管道3之间通过密封螺
口相连接,这样便于密封和灌注时的装卸操作,入孔分管道3的直径为8mm,入孔分管道3为铝管,这样可以保证液氧的输送速度且较为安全,入孔分管道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炮孔4,且入孔分管道3的底端插入炮孔4的内部,炮孔4的内部设置有塑料膜5,从而使吸收剂处于密封状态,增加液氧的吸收效率,塑料膜5的内部设置有纸卷6,使用纸卷6作为液氧吸收剂具有价格便宜、采购方便、吸收效果好、本质安全的特性,塑料膜5的上部设置有空气排出软管7,液氧灌注时,由于液氧与外界温差能达到200℃,初始灌入的液氧会大量气化,空气排出软管7设置在上部使得气体能顺利的逸散出炮孔4,塑料膜5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刚性电引火头8,用于代雷管引爆的装置,选用的刚性电引火头8固有燃时≤10ms,具有价格便宜、采购方便、运输安全的特性,刚性电引火头8的一端连接有引火脚线9,引火脚线9连接各个电引火头8的普通脚线,在起爆站采用起爆器引燃引火头,这样较为安全,炮孔4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10,且入孔分管道3、空气排出软管7与引火脚线9分别穿过密封塞10,密封塞10采用专用炮泥混合填塞,能有效的防止冲孔现象,增加气体膨胀裂岩的效果。
[0025]在本实施例中,入孔分管道3插入塑料膜5内部的一端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液氧浸入口11,入孔分管道3中间有纸卷6的部分每隔500mm开两个液氧浸入口11以便于液氧输入和纸卷吸附液氧,入孔分管道3采用底部封闭、侧壁开口的方式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包括液氧储存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氧储存罐(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氧输出主管道(2),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2)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液氧输出主管道(2)上安装有静电消除器(12),远离所述液氧储存罐(1)的液氧输出主管道(2)的一端有可拆卸的连接入孔分管道(3),所述入孔分管道(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炮孔(4),且所述入孔分管道(3)的底端插入所述炮孔(4)的内部,所述炮孔(4)的内部设置有塑料膜(5),所述塑料膜(5)的内部设置有纸卷(6),所述塑料膜(5)的上部设置有空气排出软管(7),所述塑料膜(5)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刚性电引火头(8),所述刚性电引火头(8)的一端连接有引火脚线(9),所述炮孔(4)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10),且所述入孔分管道(3)、所述空气排出软管(7)与所述引火脚线(9)分别穿过所述密封塞(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炮孔中制备液氧气体膨胀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孔分管道(3)插入所述塑料膜(5)内部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水洋陶林何健霞万相和何照林杨铭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安盛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