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晓星天禧株专利>正文

复合弹力纱、伸缩性织物及复合弹力纱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47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由复合弹力纱、织物及复合弹力纱的制造方法,该复合弹力纱包括由弹力芯纱构成的芯部与由包裹所述芯部并且以短纤维构成的护层部,在此,弹力芯纱具有依据ASTM D3822方法测量时长丝之间粘合力为9至198mg范围内的低粘合特性,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牛仔布用织物表面上发生的起皱(puckering)问题而得以改善触感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以改善触感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以改善触感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弹力纱、伸缩性织物及复合弹力纱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复合弹力纱、伸缩性织物及复合弹力纱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复合弹力纱的芯纱使用长丝之间粘合力较低的低粘合弹力纱而解决了面料形态下的起皱(puckering)问题。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牛仔布的伸缩性面料纺织成以氨纶纤维(Spandex)作为芯纱的复合弹力纱。复合弹力纱则由芯部(core section)和覆盖芯部的护层部(sheath section)构成。一般来说,用于牛仔布的面料内复合弹力纱的芯纱使用单芯或双芯弹力纱而赋予牛仔布织物伸缩性。单芯指的是芯纱适用一束弹力纱,双芯指的是芯纱适用两束弹力纱与聚酯二元纤维。
[0003]作为一例,美国专利第8,093,160号揭示了一种弹力芯纱与包含该弹力芯纱的伸缩性牛仔布,该弹力芯纱包括由一个以上的弹力芯纱与一个以上的非弹力芯纱构成的芯部及纵向包裹芯部地排列的短纤维护层部。但利用该技术得到的伸缩性牛仔布却无法提供适当水平的伸缩性,而且包含短纤维的护层部上可用的纱的厚度受到了限制。
[0004]复合弹力纱及其制造方法广为人知。例如,美国专利第4,470,250号、第4,998,403号、第7,134,265号、第6,848,151号揭示了弹力纤维芯被非弹力纤维覆盖的复合弹力纱。
[0005]以现有的复合弹力纱制作牛仔布织物的话,较薄的棉纱无法完全覆盖芯部,作为护层部的面纱与芯纱之间用于粘合的表面积较少而使得芯纱与面纱无法充分粘合。在这种情形下,以后制成牛仔布面料及制成衣服(garment)后会发生复合弹力纱的芯纱和护层部分离而脱落的滑移(slippage)现象。滑移现象导致面料内具有弹性的芯纱脱落的话,面料就会发生表面坑坑洼洼凹陷形态的起皱(puckering)问题。牛仔布织物表面的起皱现象影响衣服(garment)形态的外观而导致产品不良,因此在制作牛仔布面料时需要解决起皱问题。
[0006]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开发出可解决基于复合弹力纱的伸缩性面料的起皱问题的原纱及织物生产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把长丝之间粘合力较低的弹力纱适用于复合弹力纱的芯部而解决牛仔布织物表面上发生的起皱(puckering)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以一个单一线轴(bobbin)所供应的2束以上的弹力纱构成芯部而使得使用芯纱的织物具有高伸缩性并且提供显著提高了弹力复原性的复合弹力纱。
[0009]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解决伸缩性织物的最终产品上发生的起皱问题而提升产品的品味并提高使用时的触感。
[0010]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揭示一种复合弹力纱,其包括由弹力芯纱(core filament)构成的芯部与由包裹所述芯部并且以短纤维构成的护层部,在此,弹力芯
纱具有以ASTM D3822方法测量时长丝(filament)之间粘合力为9至198mg范围内的低粘合特性。
[0011]所述弹力芯纱相比于同一纤度的通用弹力芯纱具有1.5%至22%的长丝之间粘合力。
[0012]所述芯部能由聚氨酯、聚氨酯脲、或者聚氨酯与聚氨酯脲的共混物构成,所述护层部能由选自羊毛、亚麻、丝绸、聚酯、尼龙、烯烃、棉、天丝、莫代尔、聚粘胶(poly

viscose)及其组合所构成的群组的硬质纱构成。本专利技术中芯纱的纤度可以是40旦(denier)至120旦。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形态揭示一种织物,经纱及纬纱中一个以上包含具有由弹力芯纱构成的芯部与由包裹所述芯部并且以短纤维构成的护层部的复合弹力纱,在此,所述弹力芯纱具有以ASTM D3822方法测量时长丝之间粘合力为9至198mg范围内的低粘合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可以作为牛仔布用途或非牛仔布用途使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形态揭示一种复合弹力纱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弹力芯纱纺丝后,进行第一次交络让长丝之间粘合力成为500至1500mg,接着,进行第二次交络让长丝之间粘合力成为9至198mg,然后卷曲制造低粘合芯纱;以短纤维粗纱披敷前一步骤所得低粘合芯纱地进行纺织。
[0015]可以在所述第一次交络步骤把空气流量设定为3~4L/min并且把温度设定为35~30℃后进行第一次交络,可以在第二次交络步骤把空气流量设定为1~2L/min并且把温度设定为15~20℃后进行交络。
[0016]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7]本专利技术在复合弹力纱的芯部原纱适用单一弹力纱并且把长丝之间粘合力较低的弹力纱作为芯纱使用,从而解决了把一般单芯纱或双芯纱作为芯纱使用时牛仔布织物表面上发生的起皱问题。
[0018]而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凭借着添加了第一次及第二次空气交络工序的纺丝工艺能制造出防止复合弹力纱的原纱物性劣化及断丝化(filamentation)现象并且原纱内长丝束之间的粘合力较低的低粘合氨纶纤维原纱。
[0019]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由于改善了织物表面上发生的起皱问题而提高了其表面品味,凭此,赋予使用者舒适的使用感。与此同时,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低粘合芯纱后获得的最终产品具有高弹力特性、显著改善的弹力恢复性特性及形状维持特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弹力纱的芯纱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弹力纱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本申请及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下述术语如下定义。
[0024]在本专利技术,“长丝(filament)”表示长的纤维束,“短纤维(staple fiber)”表示长度有限或长度短的纤维束。
[0025]在本专利技术,“弹力芯纱”表示具有超过100%的断裂延伸率的长丝,优选例是氨纶纤
维。
[0026]在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复合弹力纱”表示让纤维覆盖弹力芯纱周围地制造的包芯纱(“core

spun yarn”)。
[0027]在本专利技术,“长丝之间粘合力”指的是把原纱内的一个长丝分离成1cm以上的长度后把分离的长丝的端部挂到粘合力测量装置(Lenzing Instruments GmbH&Co.KG公司产品,Vibrodyn 400)再以一定的拉伸率拉伸并且按照ASTM D3822

07方法(单一织物纤维的拉伸性质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single textile fibers)")测量纤维断裂强度的值(mg)。
[0028]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复合弹力纱是包括由弹力芯纱构成的芯部与由包裹所述芯部并且以短纤维构成的护层部的复合弹力纱,在此,弹力芯纱具有以ASTM D3822方法测量时长丝之间粘合力为9至198mg范围内的低粘合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弹力芯纱构成的芯部与由包裹所述芯部并且以短纤维构成的护层部,在此,弹力芯纱具有依据ASTM D3822方法测量时长丝之间粘合力为9至198mg范围内的低粘合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芯纱相比于同一纤度的通用弹力芯纱具有1.5%至22%的长丝之间粘合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由聚氨酯、聚氨酯脲、或者聚氨酯与聚氨酯脲的共混物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层部选自羊毛、亚麻、丝绸、聚酯、尼龙、烯烃、棉、天丝、莫代尔、聚粘胶(poly

viscose)及其组合所构成的群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纤度是40旦至120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弹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芯纱在卷曲之前进行交络两次,在第二次交络以相比于第一次交络步骤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下进行空气交络地制造。7.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杞林郑贤基姜渊秀金文璇
申请(专利权)人:晓星天禧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