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并围设成供物流穿梭机器人通过的换向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浇筑两个钢筋地笼,再安装两个立柱,由于建造两个立柱时存在长度误差以及两个钢筋地笼也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导致两个立柱安装在两个钢筋地笼后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偏离实际安装需求,造成施工困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索道运输网络的架设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物流方式开始涌现,例如,智运快线。智运快线是智慧物流快线简称,是指在低空架设固定的钢缆或小轨道,由物流穿梭机器人在上面自动行驶运送货物的新型运输工具。
[0003]在智运快线建成网络时,低空运输索道网纵横交错,各种直线转弯都存在,其中通常包含着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在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的交接处,在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上都会安装鞍座以及立柱,立柱利于地面,实现对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支撑的作用。
[0004]然而,倘若在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的交接处都需要在地基内浇筑两个钢筋地笼,再安装两个立柱,由于建造两个立柱时存在长度误差以及两个钢筋地笼也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导致两个立柱安装在两个钢筋地笼后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偏离实际安装需求,造成施工困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浇筑两个钢筋地笼,再安装两个立柱,由于建造两个立柱时存在长度误差以及两个钢筋地笼也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导致两个立柱安装在两个钢筋地笼后存在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偏离实际安装需求,造成施工困难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其中的一个底部设有固定件,用于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钢筋地笼相连接;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所述第一立柱底部设置所述固定件,用于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钢筋地笼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和所述下连接杆两者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用以围设成供物流穿梭机器人穿过的换向通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下连接杆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下表面齐平。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长度相等,所述上连接杆和所述下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上连接杆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设有电控箱,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太阳能板,
所述电控箱和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设有爬架。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斜撑件或斜拉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设有避雷针。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呈中空设置。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在本技术中,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地基内浇筑一个钢筋地笼,将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其中一个底部所设置固定件安装在钢筋地笼上,无需在地基内浇筑两个钢筋地笼,由于在智运快线的施工过程中,直线轨道和转弯轨道的交接处会有多个,每个都只需要浇筑一个钢筋地笼以及在钢筋地笼上安装一个立柱,能够极大地降低施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能够起到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传递力的作用。此时,钢筋地笼只需与其中的一个立柱的底部固定件安装好后,凭借自身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起到对整个鞍座支架以及安装在上面的转弯轨道和直线轨道的支撑,能够保持整个鞍座支架水平和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安装有鞍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一种直角三角形换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又一种直角三角形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一种类P字形或类H字形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又一种类P字形或类H字形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再一种类P字形或类H字形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一种直角梯形的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鞍座支架形成又一种直角梯形的换向通道的示意图;
[0029]图标:1
‑
第一立柱,11
‑
电控箱,12
‑
爬架,2
‑
第二立柱,21
‑
避雷针,3
‑
上连接杆,31
‑
支架,32
‑
太阳能板,4
‑
下连接杆,5
‑
换向通道,6
‑
斜撑件,7
‑
鞍座,8
‑
转弯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具体参阅图1
‑
图3。
[0034]图1示出了鞍座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鞍座支架中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上连接杆3和下连接杆4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1和图2,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包括第一立柱1以及第二立柱2,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其中的一个底部设有固定件,用于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钢筋地笼相连接;连接部,用以连接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具体地,第一立柱1用以支撑转弯轨道8,第二立柱2用以支撑直线轨道。具体地,固定件可具体设置为法兰,或者螺钉、螺栓、销钉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以及第二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其中的一个底部设有固定件,用于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钢筋地笼相连接;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立柱(1)的长度,所述第一立柱(1)底部设置所述固定件,用于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钢筋地笼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所述第二立柱(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用以围设成供物流穿梭机器人穿过的换向通道(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物流穿梭机器人转向的鞍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连接杆(3)和下连接杆(4);所述上连接杆(3)和所述下连接杆(4)两者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用以围设成供物流穿梭机器人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胜,李锦超,李业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自来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