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在沿板厚方向距表面为板厚的1/4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中,主相为贝氏体相,第二相为马氏体相或马氏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轧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钢板。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异的成形性及低温韧性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0002]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12月9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9
‑
222161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3]为了汽车的碰撞安全性的确保及环境负荷降低,钢板的高强度化正在推进。随着钢板的高强度化,成形性降低,因此在高强度(优选980MPa级)钢板中要求成形性的改善。通常,作为成形性的指标,使用延性、扩孔性及弯曲性,但这些特性存在折衷(权衡)的关系,需求延性、扩孔性及弯曲性全部优异的钢板。
[0004]另外,在对行走部件等复杂的部件形状进行压制成型时,特别需要延性及扩孔性优异。而且,为了确保冲击特性,有时除了钢板的高强度化以外,也需要低温韧性优异。
[0005]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具有如下组织:将以面积率计为85%以上的贝氏体相作为主相,将以面积率计为15%以下的马氏体相或马氏体
‑
奥氏体混合相作为第二相,剩余部分由铁素体相构成,所述第二相的平均粒径为3.0μm以下,而且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纵横比为1.3以上且5.0以下,再结晶原始奥氏体粒相对于未再结晶原始奥氏体粒的面积率为15%以下,并且,在热轧钢板中析出的直径小于20nm的析出物以质量%计为0.10%以下,抗拉强度TS为980MPa以上。
[0006]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以面积率计超过90%的贝氏体相作为主相,或者进一步包含以面积率计合计小于10%的铁素体相、马氏体相及残余奥氏体相之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第二相,所述贝氏体相的平均粒径为2.5μm以下,且在所述贝氏体相中的贝氏体铁素体粒内析出的Fe系碳化物的间距为600nm以下,抗拉强度TS为980MPa以上。
[0007]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量产冲裁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织:贝氏体相以体积率计超过92%,贝氏体板条的平均间距为0.60μm以下,并且全部Fe系碳化物之中的在晶粒内析出的Fe系碳化物的个数比率为10%以上。
[0008]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成形性优异的高强度薄钢板,其特征在于,板厚t的1/8t~3/8t的范围内的Mn微观偏析满足式(1)(0.10≥σ/Mn),在组织中含有3%以上的平均碳量为0.9%以上的残余奥氏体。
[0009]在先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17933号
[0012]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129199号
[0013]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4
‑
205888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7
‑
70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在专利文献1中,未考虑弯曲性。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强度热轧钢板中,有不能够得到优异的弯曲性的情况,另外,需要进一步提高扩孔性。而且,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强度热轧钢板中,有不能够得到优异的低温韧性的情况。
[0016]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考虑扩孔性及弯曲性。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高强度热轧钢板中,有不能够得到优异的扩孔性及弯曲性的情况。
[0017]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确保量产冲裁性而使马氏体相、残余奥氏体相的合计低于1%,因此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强度。
[0018]在专利文献4中,在热轧后的冷却中进行空冷来确保3%以上的残余奥氏体。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钢板是所谓的TRIP钢板。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钢板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强度及扩孔性。
[0019]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强度、延性(延展性)、弯曲性、扩孔性及低温韧性的热轧钢板。
[002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得到了以下见解(a)~(h)。
[0021](a)通过将金属组织设为单相,能够降低组织间的硬度差,能够抑制组织界面处的空隙的产生,因此能够提高热轧钢板的扩孔性。
[0022](b)在将金属组织设为贝氏体单相的情况下,不能够得到高强度(优选980MPa以上的强度),因此通过含有期望量的硬质相(马氏体相或马氏体
‑
奥氏体混合相),能够确保热轧钢板的扩孔性并且得到期望的强度。
[0023](c)通过减小硬质相的全部粒子之中的粒径的大小为前10%以内的粒子的平均粒径,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轧钢板的扩孔性。
[0024](d)通过将(110)<112>取向的极密度设为3.0以下,能够降低各向异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轧钢板的扩孔性。
[0025](e)通过将贝氏体设为主相(90%以上),能够实现高延性(优选使总伸长率为13.0%以上),能够得到期望的延性。
[0026](f)为了提高低温韧性,需要抑制由析出强化引起的脆化,特别是,抑制热轧后的冷却中的MC碳化物(特别是TiC)的析出、增大直径20nm以下的MC碳化物的平均间距对于低温韧性的提高是有效的。通过加快热轧后的冷却中的平均冷却速度,能够抑制MC碳化物(特别是TiC)的析出、增大直径20nm以下的MC碳化物的平均间距,能够提高热轧钢板的低温韧性。
[0027](g)通过控制表层(表面~沿板厚方向距表面为板厚的1/16位置)的织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轧钢板的弯曲性。
[0028](h)为了得到上述的金属组织,特别是复合且不可分地控制热轧后的冷却条件及卷取成卷状后的冷却条件是有效的。
[0029]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
[0030](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热轧钢板,
[0031]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0032]C:0.040~0.150%、
[0033]Si:0.50~1.50%、
[0034]Mn:1.00~2.50%、
[0035]P:0.100%以下、
[0036]S:0.010%以下、
[0037]Al:0.01~0.10%、
[0038]N:0.0100%以下、
[0039]Ti:0.005~0.150%、
[0040]B:0.0005~0.0050%、
[0041]Cr:0.10~1.00%、
[0042]Nb:0~0.06%、
[0043]V:0~0.50%、
[0044]Mo:0~0.50%、
[0045]Cu:0~0.50%、
[0046]Ni:0~0.50%、
[0047]Sb:0~0.020%、
[0048]Ca:0~0.010%、
[0049]REM:0~0.010%、和
[0050]Mg:0~0.010%,余量为铁及杂质,
[0051]在沿板厚方向距表面为板厚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40~0.150%、Si:0.50~1.50%、Mn:1.00~2.50%、P:0.100%以下、S:0.010%以下、Al:0.01~0.10%、N:0.0100%以下、Ti:0.005~0.150%、B:0.0005~0.0050%、Cr:0.10~1.00%、Nb:0~0.06%、V:0~0.50%、Mo:0~0.50%、Cu:0~0.50%、Ni:0~0.50%、Sb:0~0.020%、Ca:0~0.010%、REM:0~0.010%、和Mg:0~0.010%,余量为铁及杂质,在沿板厚方向距表面为板厚的1/4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中,以面积率计,主相为90.0~98.0%的贝氏体相,第二相为2.0~10.0%的马氏体相或马氏体
‑
奥氏体混合相,所述第二相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下,所述第二相的全部粒子之中的粒径的大小为前10%以内的粒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大辅,薮翔平,丰田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