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宗勇专利>正文

电动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94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机散热装置,主要在电动机壳盖盖面近周缘处环设数个穿孔,并于周面设数个突伸的螺栓座,使外盖覆盖于壳盖时,两者间产生一通气狭缝,当电动机风扇抽取空气时,部分空气经穿孔流布于电动机内部,而部分空间经狭缝而流布于电动机外侧,藉内外冷热交换,而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散热装置,主要是在涉及电动机壳盖周缘环设数个穿孔,周面藉螺栓座与外盖形成通气狭缝,具有内外双层排热功能,以大幅度提高散热效果。现有电动机的结构,依其散热的型式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如后述图4所示,是在电动机的外部壳体40表面设置数条突伸的突条41,在其一端设置一盖体42,该盖体42与壳体40间留有空隙,其内部设一风扇43,当使风扇43转动时,气流可由空隙处流向突条41,藉由空气的流动可将热量自壳体40表面带走,达到散热的作用;而另一类则如后述图5所示,是将电动机的矽钢片44设计具有非圆形截面,将其装设在圆柱状的壳体40内部后与壳体40内面间会形成数道空隙45,而在壳体40另一端设置一具有通孔46的底盖47,而相对底盖47的另一端则设一盖体48,其表面亦有通孔49,与壳体40间不形成如图4中所示空隙,故而可以在壳体40中造成流动的气流,将电动机内部的热量带走;然而,此两种型式的电动机散结构均各有其缺点,前者所形成的气流仅能在壳体40的表面造成散热的作用,无法造成快速疏散电动机内部的热量,所能达成的散热效果极为有限,而后者则仅形成电动机内部的一散热流道,无法利用外界的空气,存在散热效能上的不足,故现有的电动机散热设计在功能上均呈现缺点,需加以改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提高电功效率和能避免电动机烧损的电动机散热结构;涉及在电动机壳盖周缘环设数个穿孔,周面藉螺栓座与外盖形成通气狭缝,具有内外双层排热功能,可大幅度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机散热装置,是在电动机本体内设定子与转子,转子上连设一扇叶,外设一外盖,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本体一端盖上设壳盖,壳盖近周缘处环设有数个散热孔,外盖上则设以气孔,而壳盖周缘与外盖间形成有狭缝;而本体周侧则设有穿孔,本体相对壳盖另一端设一具有气孔的底盖,使扇叶抽吸空气,经由上述诸通风孔道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组合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组合外观图。图4为现有电动机结构俯视图。图5为另一种型式的现有电动机结构平面图。请参看图1,本技术主要包含电动机本体10、壳盖20及外盖30,本体10的构造大致如同现有的,于内部设定子与转子,转子延伸心轴22,而心轴上固定设有扇叶25,电动机本体10周面布设数个穿孔11;而壳盖20亦如同现有的于中央处设有贯穿孔21,供心轴22贯穿,于周面环设多个散热孔23,且壳盖20周面设有数个突起的螺栓座24,供螺栓穿设;而外盖30端面则设有气孔31,周面设有与螺栓座24相配合的螺栓孔32;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组合时,是先将壳盖20覆盖于本体10一端,使心轴22穿经壳盖20的贯孔21,再将扇叶25固定于心轴22上;再将外盖30覆盖于壳盖20外侧,使外盖30的螺栓孔32与壳盖20的螺栓座24对准,并穿锁螺栓固定,而成为本技术的组合态样;其中,因螺栓座24呈突起状,故使外盖30内缘面与壳盖20周面具有适当间距,而形成通气狭缝26。而本技术的定子矽钢片101设呈非圆形状,使其装设在本体10内时与本体10内面形成数道空隙102,并且在相对于壳盖30的本体10另一端设置一底盖12,该底盖12面上仍设有气孔121,使之与空隙102、散热孔23、穿孔11、气孔31等连通。使用本技术时,当电动机运转,同时使扇叶25随着转动,藉扇叶25而抽吸外界空气,经外盖30的气孔31及通气狭缝26而使低温的空气流经散热孔23进入电动机本体10内部空间,经热交换后由空隙102、穿孔11以及气孔121而流出,使得电动机本体10内部的热量可同时经由多个不同的管道,以及在本体10内部和外部同时作用,与外界流动的低温空气形成充份的热交换作用,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内部热量向外散去,故而可达成最佳的散热效果。因此,上述的结构设计具有下述的优点由于在壳盖20周侧设散热孔23,并配合于外盖30与壳盖20间形成狭缝26,和本体10上所设置的穿孔11及内部的空隙102及底盖12上的气孔12,使电动机本体10内部热空气可顺利快速的散离,故可大幅提高散热效果。权利要求1.电动机散热装置,在所述电动机本体内设定子与转子,转子上连设一扇叶,外罩上设一外盖,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本体一端盖上设壳盖,在壳盖近周缘处环设数个散热孔,外盖上设气孔,从而在壳盖周缘与外盖间形成有狭缝;在本体周侧设穿孔,本体相对壳盖另一端上设一具有气孔的底盖,使扇叶抽取空气,经由上述的诸通风孔道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专利摘要电动机散热装置,主要在电动机壳盖盖面近周缘处环设数个穿孔,并于周面设数个突伸的螺栓座,使外盖覆盖于壳盖时,两者间产生一通气狭缝,当电动机风扇抽取空气时,部分空气经穿孔流布于电动机内部,而部分空间经狭缝而流布于电动机外侧,藉内外冷热交换,而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文档编号H02K9/04GK2181123SQ9324731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钟宗勇 申请人:钟宗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机散热装置,在所述电动机本体内设定子与转子,转子上连设一扇叶,外罩上设一外盖,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本体一端盖上设壳盖,在壳盖近周缘处环设数个散热孔,外盖上设气孔,从而在壳盖周缘与外盖间形成有狭缝;在本体周侧设穿孔,本体相对壳盖另一端 上设一具有气孔的底盖,使扇叶抽取空气,经由上述的诸通风孔道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宗勇
申请(专利权)人:钟宗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