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皮层-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90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皮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功能神经科学的发展,诱发电位技术在癫痫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发展。皮质

皮质间诱发电位(Cortico

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 CCEP)是一种基于颅内电极的电生理技术,是指刺激局部脑区,在其它脑区记录到的诱发电位。该方法最早于2004年由日本学者Riki Maustmoto提出,可辅助癫痫等脑疾病的治疗,并有很好的临床可用性和很高的科研价值。
[0003]由于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数据量大且包含信息较多,需要一种方法和系统有效的处理分析,提取刺激

反应信号的潜伏期等特征,最终得到电极位点或脑区间的有效性连接关系。
[0004]然而,现有公开号为CN110833407A为基于MATLAB的皮质

皮质间诱发电位数据处理方法,只对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基本分析,泛化能力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
[0008]通过所述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中事件标记通道得到所有通道在诱发刺激时的事件标记,所述事件标记即诱发电极时给刺激的时刻;
[0009]将同一诱发刺激的多次重复刺激得到的脑电信号叠加平均,通过叠加平均得到正确的刺激

反应信号,根据所述刺激

反应信号得到脑电信号的潜伏期t1和t2,及对应的峰值M1和M2;
[0010]计算同一诱发刺激N次重复下的基线均值和刺激反应均值,得到电极基线的N个点和刺激反应的N个点,根据假设检验方法得到当前电极诱发反应的阈值;
[0011]对所有诱发刺激得到的阈值进行错误发现率校验,根据所述校验得到诱发电极与当前电极连接关系;
[0012]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0013]通过CT和核磁共振影像配准方法获取电极位点在脑区中的位置,将同一脑区之间的电极位点的刺激反应聚合一起到的大脑皮层脑区之间的连接关系。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0015]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0017]去除坏道以保留正确的信号通道,降采样以缩小采样率过高时的时域信号维度,滤波以去除低频噪声和50hz的工频干扰,减去脑电信号均值的去势操作以降低采集脑电信号时发生的线性增长趋势并且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0019]在M1、M2中选取绝对值最大值作为矩阵图中节点的权重,构建有权无向网络图。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002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
[0022]标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中事件标记通道得到所有通道在诱发刺激时的事件标记,所述事件标记即诱发电极时给刺激的时刻;
[0023]叠加单元,用于将同一诱发刺激的多次重复刺激得到的脑电信号叠加平均,通过叠加平均得到正确的刺激

反应信号,根据所述刺激

反应信号得到脑电信号的潜伏期t1和t2,及对应的峰值M1和M2;
[0024]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同一诱发刺激N次重复下的基线均值和刺激反应均值,得到电极基线的N个点和刺激反应的N个点,根据假设检验装置得到当前电极诱发反应的阈值;
[0025]校验单元,用于对所有诱发刺激得到的阈值进行错误发现率校验,根据所述校验得到诱发电极与当前电极连接关系;
[0026]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0027]聚合单元,用于通过CT和核磁共振影像配准装置获取电极位点在脑区中的位置,将同一脑区之间的电极位点的刺激反应聚合一起到的大脑皮层脑区之间的连接关系。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之后,该装置还包括:
[0029]去离群值操作单元,用于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之后,该装置还包括:
[0031]去除坏道单元,用于去除坏道以保留正确的信号通道,降采样以缩小采样率过高时的时域信号维度,滤波以去除低频噪声和50hz的工频干扰,减去脑电信号均值的去势操作以降低采集脑电信号时发生的线性增长趋势并且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之后,该装置还包括:
[0033]选取单元,用于在M1、M2中选取绝对值最大值作为矩阵图中节点的权重,构建有权无向网络图。
[003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003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通过CT和核磁共振影像配准方法获取电极位点在脑区中的位置,将同一脑区之间的电极位点的刺激反应聚合一起到的大脑皮层脑区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可以抽象分析更高层面的脑连接关系,有助于帮助需要诱发刺激的手术治疗,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通过所述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中事件标记通道得到所有通道在诱发刺激时的事件标记,所述事件标记即诱发电极时给刺激的时刻;将同一诱发刺激的多次重复刺激得到的脑电信号叠加平均,通过叠加平均得到正确的刺激

反应信号,根据所述刺激

反应信号得到脑电信号的潜伏期t1和t2,及对应的峰值M1和M2;计算同一诱发刺激N次重复下的基线均值和刺激反应均值,得到电极基线的N个点和刺激反应的N个点,根据假设检验方法得到当前电极诱发反应的阈值;对所有诱发刺激得到的阈值进行错误发现率校验,根据所述校验得到诱发电极与当前电极连接关系;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通过CT和核磁共振影像配准方法获取电极位点在脑区中的位置,将同一脑区之间的电极位点的刺激反应聚合一起到的大脑皮层脑区之间的连接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3sigma原理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去离群值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去除坏道以保留正确的信号通道,降采样以缩小采样率过高时的时域信号维度,滤波以去除低频噪声和50hz的工频干扰,减去脑电信号均值的去势操作以降低采集脑电信号时发生的线性增长趋势并且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刺激

反应的矩阵图和构建全脑电极位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M1、M2中选取绝对值最大值作为矩阵图中节点的权重,构建有权无向网络图。5.一种处理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的病理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标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皮层

皮质间诱发电位原始数据中事件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永霖詹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