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原超专利>正文

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87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装置,所述车体的两侧面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矩形豁口的设置,可以看到内部洒水装置的工作状况,其内部透明防水膜的设置也能阻隔水分散出,既能防止误喷到其他地方,又可以节约水源;通过弧形板、第一滚筒、电机的设置,通过电机的转动,达到自动铺设的作用,弧形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铺设物在其空腔内部的利用率。大限度的保证铺设物在其空腔内部的利用率。大限度的保证铺设物在其空腔内部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护装置
,特别是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路桥工程英文Road Bridge Engineering,原指公路和桥梁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0003]道路地基在修建完毕后会进行地基的养护工作,洒水保湿、铺设保湿布、冬天喷洒防护液,铺设保温毯等,但这些现在绝大多数还在人为养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装置,所述车体的两侧面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车体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铺设装置,所述车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万向轮,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固定连接于通孔的内部,所述中转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水管,四个所述第三水管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铺设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活动杆,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柱孔,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柱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柱孔,两个所述第一螺柱孔与第二螺柱孔的内部贯穿有双头螺柱,两个双头螺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轴承孔,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
[0006]可选的,所述车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矩形豁口,若干所述矩形豁口的内部设置有透明隔水膜,所述车体靠近铺设装置的一侧面开设有矩形通孔。
[0007]可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第一滚筒靠近电机的一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块插接于安装孔的内部。
[0008]可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板靠近矩形通孔的一侧内部开设有条形孔。
[0009]可选的,所述轮缓震万向轮为双轮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缓震弹簧。
[0010]可选的,所述车体内壁的中部四角设置有卡块,所述洒水装置卡接于卡块的内部。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靠近矩形通孔的两侧面。
[0012]可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水箱盖。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通过矩形豁口的设置,不仅可以通过矩形豁口看到内部洒水装置的工作状况,而且其内部透明防水膜的设置也能阻隔水分散出,既能防止误喷到其他地方,又可以节约水源。
[0015]2、通过弧形板、第一滚筒、电机的设置,当工人将保湿布或者保温毯放入弧形板及第一滚筒组成的空腔内,并将保湿布或保温毯的出口端从条形孔探出,进而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得第一滚筒发生转动,从而达到自动铺设的作用,而弧形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保湿布和保温毯在其空腔内部的利用率。
[0016]3、通过缓震万向轮的设置,当地基的两侧路面不平整时,缓震万向轮能较好地保证设备的安全平稳,且更加方便洒水时的移动。
[0017]4、通过铺设装置的设置,当所要铺设的物品从矩形通孔处探出时,经过工人手动将铺设物放至第二滚筒的底部,达到在进行铺设时,铺设物能更好的贴紧地面,且有了双头螺柱以及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动杆根据地面的起伏而运动,不会因为在经过起伏路面时导致活动杆的断裂。
[0018]5、通过注水口以及水箱盖的设置,更加方便水箱的续水,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车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车体,2

洒水装置,3

第一轴承,4

第一滚筒,5

弧形板,6

电机,7

铺设装置,8

缓震万向轮,9

顶盖,101

第一轴承孔,102

矩形豁口,103

矩形通孔,104

卡块,201

承载板,202

通孔,203

水箱,204

第一水管,205

水泵,206

第二水管,207

中转箱,208

第三水管,209

喷头,210

注水口,211
‑ꢀ
水箱盖,401

安装孔,501

条形孔,601

安装块,701

连接块,702

活动杆,703
‑ꢀ
第一螺柱孔,704

第二螺柱孔,705

双头螺柱,706

弹簧,707

第二轴承孔,708
‑ꢀ
第二轴承,709

第二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6]如图1~图5所示,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它包括车体1,车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装置2,车体1的两侧面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孔101,两个第一轴承孔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两个第一轴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4,第一滚筒4
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5,且弧形板5固定连接于车体1的内部,第一滚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车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铺设装置7,车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万向轮8,车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9;通过弧形板5、第一滚筒4、电机6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工程管理地基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装置(2),所述车体(1)的两侧面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孔(101),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一滚筒(4)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5),且所述弧形板(5)固定连接于车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车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铺设装置(7),所述车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万向轮(8),所述车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9);所述洒水装置(2)包括承载板(201),所述承载板(2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202),所述承载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03),所述水箱(203)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204),所述第一水管(204)远离水箱(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205),所述水泵(2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206),所述第二水管(206)远离水泵(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箱(207),所述中转箱(207)固定连接于通孔(202)的内部,所述中转箱(2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水管(208),四个所述第三水管均固定连接有喷头(209);所述铺设装置(7)包括两个连接块(701),两个所述连接块(701)的底部均设置有活动杆(702),两个所述连接块(70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柱孔(703),两个所述活动杆(70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柱孔(703)相对应的第二螺柱孔(704),两个所述第一螺柱孔(703)与第二螺柱孔(704)的内部贯穿有双头螺柱(705),两个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一C二三零三
申请(专利权)人:金原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