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70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包括穿刺针、导管和瓶塞插针,导管一端固定连通穿刺针,另一端固定连通瓶塞插针,所述穿刺针的尾端部设有手持翼,手持翼中部固定嵌套于穿刺针上;所述手持翼,所述固定带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呈Z字型叠置于该端所对应的手持翼的翼片上;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相叠面上设置粘胶层,使得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叠置黏结,Z字型的下面水平部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其有益效果是:实现自带固定结构,方便固定;稳定性较好;无保护层,操作简单,不会引起移动针柄带来的疼痛。不会引起移动针柄带来的疼痛。不会引起移动针柄带来的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

技术介绍

[0002]静脉釆血技术是目前医院常见操作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以通过血液及其成分检查了解机体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为判断病人病情提供参考。目前静脉釆血标准步骤为选择穿刺部位

绑扎止血带

消毒

穿刺

采集血液。在穿刺后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如果采血针固定不当,可出现病人疼痛、血液流出不畅、采血针刺穿血管、采血针脱出等情况,导致穿刺失败,增加患者痛苦。
[0003]现有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0004]1.目前临床常用固定方式有单手固定和胶布固定。
[0005]①
单手固定是在穿刺成功后,护士用一手的小鱼际肌或小指、无名指固定采血针针柄,大拇指和食指持采血针另一端刺入真空管,完成采血。
[0006]缺点:a.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操作技术不熟练者,容易导致采血针脱出。
[0007]b.固定不稳定,当患者出现移位或其他特殊情况,可出现刺穿血管或采血针脱出。
[0008]②
胶布固定式护士在穿刺前提前准备胶布,穿刺成功后,取胶布固定于采血针针柄处。
[0009]缺点:需额外准备胶布,实际工作中如采血者未提前准备胶布,采血针针柄常处于未固定状态,容易引起疼痛和脱出。
[0010]2.如专利号CN201720305062.2所述技术,采血针蝶翼一面有粘性胶面,胶面上附油纸,穿刺成功后撕掉油纸,将胶面粘在皮肤上,达到固定目的。
[0011]缺点:a.手持翼与固定翼一体,使用材质需兼顾手持的硬度以及固定的柔软性,过硬可影响固定效果,过软不利用持针稳定;
[0012]b.蝶翼上有胶面,如果在穿刺前撕掉油纸,不方便手持进针;如在穿刺后撕油纸,需要翻转蝶翼,翻转过程可导致疼痛或脱出。
[0013]3.如专利号CN201721896013.7所述技术,采用非对称式蝶翼结构,采血针针柄蝶翼一侧为手持翼,一侧为固定翼,固定翼大于手持翼,具有粘性胶面,穿刺成功后撕掉胶面保护膜,固定针柄。
[0014]缺点:a.单侧固定,不稳定;
[0015]b.对目前常见采血针的操作部位改变较大,采血者使用需要适应过程,不利于临床推广。
[0016]目前具有固定功能的静脉采血针具有以下缺点及原因:
[0017]1、操作技术问题或物品准备不充分,常出现未固定采血针或固定不规范;
[0018]2、单侧固定,不稳定;
[0019]3、固定过程中需要翻转针柄蝶翼,翻转过程中可导致疼痛或脱出;
[0020]4、固定材质限制,影响固定效果;
[0021]5、对原有采血针外观改变过大,需改变操作者习惯,不利于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22]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实现自带固定结构,静脉采血前无需提前准备固定胶带,减少操作步骤,方便固定;采用蝶翼式结构,双侧固定,稳定性较好;无保护层,固定时无需撕掉保护层及翻转蝶翼,只需向双侧展开实现黏结于人体表皮上,操作简单,不会引起移动针柄带来的疼痛。
[0023]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24]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包括穿刺针、导管和瓶塞插针,所述导管一端固定连通穿刺针,另一端固定连通瓶塞插针,还包括固定带,所述穿刺针的尾端部设有手持翼,手持翼中部固定嵌套于穿刺针上;所述手持翼,所述固定带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呈Z字型叠置于该端所对应的手持翼的翼片上;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相叠面上设置粘胶层,使得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叠置黏结,Z字型的下面水平部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使用时,拉动固定带的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的端头,将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分离,固定带的Z字型伸展为直线型,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黏结于人体表皮上,将穿刺针固定于人体表皮上。
[0025]通过以上结构设计,使用时,将穿刺针穿刺入人体血管后,直接拉动固定带的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的末端,将其展开,从而黏结于人体表皮上,即将穿刺针固定于人体上进行采血,该技术采用蝶翼式结构,对手持翼进行双侧固定,稳定性较好;固定带无保护层,固定时无需撕掉保护层及翻转蝶翼,只需将固定带向双侧展开实现黏结于人体表皮上,操作简单,不会引起移动针柄带来的疼痛。
[002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的两端部还分别设有撕拉边条,所述撕拉边条与固定带一体成型,撕拉边条未设置粘胶层。
[0027]通过在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未设粘胶层的撕拉边条,使用时,拉动撕拉边条,将固定带的Z字型展开即可,进一步提高撕拉展开便捷性和高效性。
[0028]进一步地,所述撕拉边条与固定带的粘胶层相接的边到撕拉边条的外缘边的距离不小于0.5cm。
[0029]将撕拉边条与固定带的粘胶层相接的边到撕拉边条的外缘边的距离不小于0.5cm,以保证撕拉边条具有足够的宽度,进一步提高其撕拉的便捷性。
[0030]优选的,所述固定带数量为一条,垂直于穿刺针的中轴线,中间部位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
[0031]采用一条固定带实现对手持翼的两端固定,稳定、快捷、高效。
[0032]优选的,所述固定带数量为两条,呈X型交叉布置,两条固定带中间部位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
[0033]采用两条固定带,呈X型交叉布置,实现对手持翼的固定,使得手持翼更能承受前、后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其固定稳定性。
[0034]优选的,所述固定带数量为三条,呈米字型交叉布置,三条固定带中间部位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
[0035]采用三条固定带,呈米字型交叉布置,实现对手持翼的固定,使得手持翼更能承受
前、后、左、右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其固定稳定性。
[0036]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翼的两侧翼片为半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利用半柔性的硬度以实现握住手持翼的翼片穿刺,利用半柔性的柔软性以贴合于人体表皮上,通过固定带将其固定于人体表皮上。
[0037]采用半柔性材料制作手持翼的两侧翼片,使其兼具一定硬度和一定柔性,利用半柔性的硬度以实现握住手持翼的翼片穿刺,利用半柔性的柔软性以贴合于人体表皮上,通过固定带将其固定于人体表皮上。
[0038]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翼的翼片厚度为0.2~0.5cm。
[0039]将手持翼的翼片厚度设计为0.2~0.5cm,使其不易过薄和过厚,以便更好的贴合于人体表皮上,便于固定。
[0040]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X型,X的中间部分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X的四个支条分别呈Z字型叠置。
[0041]将固定带整体设计为X型,进一步增加其粘结固定能力。
[0042]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米字型,米字型的中间部分固定黏结于手持翼上,米字型的六个支条分别呈Z字型叠置。
[0043]将固定带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包括穿刺针(1)、导管(3)和瓶塞插针(4),所述导管(3)一端固定连通穿刺针(1),另一端固定连通瓶塞插针(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2),所述穿刺针(1)的尾端部设有手持翼(11),手持翼(11)中部固定嵌套于穿刺针(1)上;所述固定带(2)固定黏结于手持翼(11)上,固定带(2)的两端分别呈Z字型叠置于该端所对应的手持翼(11)的翼片上;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相叠面上设置粘胶层(21),Z字型的上面水平部与倾斜部叠置黏结,Z字型的下面水平部固定黏结于手持翼(11)上;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部还分别设有撕拉边条(22),且撕拉边条(22)未设置粘胶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边条(22)与固定带(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式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边条(22)与固定带(2)的粘胶层(21)相接的边到撕拉边条(22)的外缘边的距离不小于0.5cm。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蓉陈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