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66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0~20份、水泥30~45份、石灰石矿粉5~10份、纤维改性剂4~9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2~5份、净味剂1~3份、陶瓷微粉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水泥配合作为基体,通过石灰石矿粉、陶瓷微粉作为矿料添加剂,增强产品的性能,而纤维改性剂、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二者具有协同增效,共同增强沥青抗裂性能功效;通过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的添加具有补强效果,能够起到稳定产品低温、高温抗裂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沥青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沥青经加热用以铺设道路、修补房屋或作防腐涂料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
[0003]现有的净味沥青采用净味剂与水泥等原料配合,提高产品的净味效果,但产品抗裂性能一般,应用在高温、低温环境下,抗裂性能差,限制了沥青混凝土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0~20份、水泥30~45份、石灰石矿粉5~10份、纤维改性剂4~9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2~5份、净味剂1~3份、陶瓷微粉3~6份。
[0006]优选地,所述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5份、水泥37.5份、石灰石矿粉7.5份、纤维改性剂7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3.5份、净味剂2份、陶瓷微粉4.5份。
[0007]优选地,所述石灰石矿粉的粒径为2~2.5mm;陶瓷微粉的粒径为20~30um;所述净味剂为3

乙基己基醛。
[0008]优选地,所述纤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S101:将5~10份硅烷偶联剂、1~5份酚磺酸钠和10~20份水混合,然后再加入2~6份壳聚糖、1~3份海藻酸钠,继续混合充分,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液;S102:将10~20份硅酸铝纤维加入到45~5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液中,配制成纤维偶联剂复配液;S103:将5~10份碳纳米管、1~5份石墨烯混合,然后加入到10~20份质量分数5

9%的盐酸水溶液中,制成改性液;S104:将改性液、纤维偶联剂复配液按照重量比1:(5~9)搅拌反应混合,反应结束,水洗、干燥得到纤维改性剂。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纤维改性剂,浸水残留稳定度能够显著改进,同时劈裂
强度的性能在室温下影响不大,但纤维改性剂的添加能够再低温和高温环境下,对劈裂强度性能改进显著,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而纤维改性剂采用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按照重量比1:2代替以及纤维改性剂采用其他方法制备,产品的改进效果均不如本专利技术纤维改性剂改进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改性剂选用具有专有特殊性,对产品的改进起到显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改性剂采用硅酸铝纤维与硅烷偶联剂、酚磺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水配制成纤维偶联剂复配液,通过石墨烯、碳纳米管共同协助改性硅酸铝纤维,从而能够增强纤维体再产品中的抗裂性能,一方面是提高纤维分散,避免聚集,另一方面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片状、管状结构,能够补强纤维针状结构,增强产品抗裂性能。
[0010]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偶联剂KH570。
[0011]优选地,所述S104中搅拌反应的转速为550~750r/min,搅拌时间为20~30min,搅拌温度为75~95℃。
[0012]优选地,所述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的制备方法为:S111:将10~20份氧化镁先质子辐照处理,然后于90~100℃下预热5~10min,再冷却至室温;S112:随后加入到35~45份二疏基丙烷磺酸钠的乙醇溶液中,随后再加入1~5份硬脂酸、1~3份十五烷基酚、1~3份柠檬酸,于70℃下搅拌混合充分,水洗、干燥,得到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
[0013]优选地,所述质子辐照的功率为350~450W,辐照时间为10~20min;所述二疏基丙烷磺酸钠的乙醇溶液为二疏基丙烷磺酸钠、乙醇按照重量比1:(7~11)配制而成。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具有补强效果,能够对浸水残留稳定度、低温、高温的劈裂强度改进起到补强效果,配合纤维改性剂,显著提高产品劈裂性能稳定性;此外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采用碳化稻壳粉代替,产品的性能稳定性改进效果不明显,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的选用以及制备具有独有性,采用其他原料制备均实现不了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沥青加热至160~170℃,然后将石灰石矿粉、陶瓷微粉预热至145~155℃,然后与沥青混合;步骤二:将纤维改性剂、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混合搅拌充分,然后再加入到步骤一的产物中,以450~550r/min的转速搅拌15~25min,搅拌结束,备用;步骤三:待步骤二产物温度降至85~95℃,然后再加入水泥和净味剂,最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
[0016]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均匀的步骤为:先以350~450r/min的转速进行低速搅拌25~35min,然后待产物温度降至室温,再以800~1200r/min的高转速继续搅拌5~10min,搅拌结束,即可。
[0017]本专利技术在混合料的制备中作出了搅拌步骤改进,通过对沥青加热控温,然后与石灰石矿粉、陶瓷微粉预热,从而促进矿粉集料更好的与沥青融入;将维改性剂、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作为改进增强体,二者具有协同增效,共同调配产品的性能,从而在步骤二中一同加入到产品中,最后温度降至85~95℃,加入水泥和净味
剂,起到对二者原料的保护效果;通过搅拌混合均匀中,先低速搅拌,待恢复至室温,再高速搅拌,为了更充分的将原料混合,从而制备的产品抗裂等性能显著。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水泥配合作为基体,通过石灰石矿粉、陶瓷微粉作为矿料添加剂,增强产品的性能,而纤维改性剂、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二者具有协同增效,共同增强沥青抗裂性能功效;通过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的添加具有补强效果,能够起到稳定产品低温、高温抗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0~20份、水泥30~45份、石灰石矿粉5~10份、纤维改性剂4~9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2~5份、净味剂1~3份、陶瓷微粉3~6份。
[0021]本实施例的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0~20份、水泥30~45份、石灰石矿粉5~10份、纤维改性剂4~9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2~5份、净味剂1~3份、陶瓷微粉3~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沥青15份、水泥37.5份、石灰石矿粉7.5份、纤维改性剂7份、硬脂酸改进氧化镁体3.5份、净味剂2份、陶瓷微粉4.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矿粉的粒径为2~2.5mm;陶瓷微粉的粒径为20~30um;所述净味剂为3

乙基己基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S101:将5~10份硅烷偶联剂、1~5份酚磺酸钠和10~20份水混合,然后再加入2~6份壳聚糖、1~3份海藻酸钠,继续混合充分,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液;S102:将10~20份硅酸铝纤维加入到45~5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液中,配制成纤维偶联剂复配液;S103:将5~10份碳纳米管、1~5份石墨烯混合,然后加入到10~20份质量分数5

9%的盐酸水溶液中,制成改性液;S104:将改性液、纤维偶联剂复配液按照重量比1:(5~9)搅拌反应混合,反应结束,水洗、干燥得到纤维改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偶联剂KH57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04中搅拌反应的转速为550~750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勇刘曙光陈冠肖俊杰何淋李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