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53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包括集成电路软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与光源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第二分光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明暗差异,应用在显示屏后得到画面效果均匀的效果,若集成电路软板上的任意一颗LED灯珠损坏,可以进行更换,维修成本低,与传统背光模组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透镜、扩散板、导光板,并且可以提高亮度,在小电流电压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维修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是指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LED灯珠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LED背光源的使用寿命超过5000小时,且使用直流电压,LED背光源与CCFL背光源在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其中主要的区别在于CCFL是线光源,而LED在使用时先要做成LED灯珠条,再放入背光中,随着LED的技术不断发展,LED背光源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原来以荧光灯管作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正逐步被LED液晶显示器所取代。
[0003]现有的LED灯珠的背光模组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安装方式包括三种:第一种安装方式是侧边入光,第二种是底部发光,第三种是mini LED技术,其中,底部发光需要透镜,在厚度上没有优势;mini LED在灯珠损坏的情况下,只能替换整个面板,维修成本高;背光模组在安装灯源时,通常是直接将灯珠焊接在灯条的表面,一旦灯珠损坏,将其拆卸更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麻烦,均度不好并且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维修、能降低维修成本的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包括集成电路软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与光源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第二分光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膜片组还包括扩散膜、上增光片、下增光片,所述扩散膜在第二分光膜与下增光片之间,所述上增光片与下增光片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增光片还连接有聚光膜,所述聚光膜为PET薄膜。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厚度为0.1~0.6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光膜对光源进行横向分光,所述第二分光膜对光源进行纵向分光,第一分光膜分的光源与第二分光膜分的光源相互垂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的厚度为0.1~0.3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为1.5~3mm,LED灯珠大小为0.25~0.6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0.2~0.6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四个一组,连接
孔之间的间距为1.5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后设置有IC芯片,所述IC芯片与若干LED灯珠连接,所述IC芯片驱动多串多并的LED灯珠。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善明暗差异,应用在显示屏后得到画面效果均匀的效果,若集成电路软板上的任意一颗LED灯珠损坏,可以进行更换,维修成本低,与传统背光模组不同,本专利技术无需透镜、扩散板、导光板,并且可以提高亮度,在小电流电压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在户外显示屏中也可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手表、人脸识别屏、红绿灯处的广告屏等等,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集成电路软板局部放大图;
[0020]其中,1

光源组件,2

集成电路软板,3

反射膜,4

第一分光膜,5

第二分光膜,6

扩散膜,7

下增光片,8

上增光片,9

聚光膜,10

LED灯珠,11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包括集成电路软板2、光源组件1、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1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1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10,集成电路软板2与光源组件1之间设置有反射膜3,反射膜3能够增加反射率,耐高温,而且可以解决LED灯珠10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2上凹凸不平的问题,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4、第二分光膜5,第一分光膜4和第二分光膜5不局限于两层,根据实际需求可为多层分光膜,提高光的利用率,增强亮度,此外,第一分光膜4和第二分光膜5本身为匀光膜,可以通过均匀混光和缩短光学混光距离,实现优异的遮蔽性,并减少背光的亮度损失。
[0025]光学膜片组还包括扩散膜6、上增光片8、下增光片7,扩散膜6在第二分光膜5与下增光片7之间,上增光片8与下增光片7连接,扩散膜6是在PET基材上,通过精密涂布的方法,把光学胶水固化成预先设计的光学结构扩散涂层,使光线透过扩散涂层产生漫射,让光的
分布均匀化,将点光源或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具备高光穿透能力,可改善视角、增加光源柔和性,提高光学效率,兼具扩散及保护增亮膜的作用。
[0026]上增光片8还连接有聚光膜9,聚光膜9为PET薄膜,聚光膜9具有宽视角的作用,在原有30度视角的基础上增大80度的视角。
[0027]集成电路软板2厚度为0.1~0.6mm,扩散膜6的厚度为0.1~0.3mm,反射膜3的厚度为0.2~0.6mm,优选的,集成电路软板2厚度为0.1mm、扩散膜6的厚度为0.6mm、反射膜3的厚度为0.35时,显示出的画面效果最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软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与光源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第二分光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还包括扩散膜、上增光片、下增光片,所述扩散膜在第二分光膜与下增光片之间,所述上增光片与下增光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增光片还连接有聚光膜,所述聚光膜为PET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软板厚度为0.1~0.6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膜对光源进行横向分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光宝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