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存储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及耦合电压控制模块;阈值补偿模块电连接于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之间;阈值补偿模块包括双栅晶体管,用于对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耦合电压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以及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均电连接,耦合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在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的电压和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被耦合变化时,控制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与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趋于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稳定了像素电路中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位,确保显示面板的良好显示效果,同时改善低频闪烁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凭借其低功耗、高色饱和度和宽视角等优异性能在显示领域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0003]目前,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电位稳定性不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导致显示面板较难适应较低的刷新频率,即显示面板在低频刷新时会出现闪烁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以稳定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保证显示面板的良好显示效果,同时改善低频闪烁现象。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存储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及耦合电压控制模块;
[0006]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响应其控制端的电压而产生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0007]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将数据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0008]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
[0009]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之间;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包括双栅晶体管,用于对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0010]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均电连接,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的电压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被耦合变化时,控制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与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趋于相同。
[0011]可选地,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耦合单元和第二耦合单元;
[0012]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一电压变化量;
[0013]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和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二电压变化量,所述第二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趋于相等。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第二电容;
[0015]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0016]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成正比例;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相等。
[0019]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接入第一电源;
[0020]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耦合单元和第四耦合单元;
[0021]所述第三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三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三电压变化量;
[0022]所述第四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双栅节点之间;所述第四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四电压变化量,所述第四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三电压变化量趋于相等。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三耦合单元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四耦合单元包括第四电容;
[0024]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0025]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
[0026]可选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成正比例;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相等。
[0028]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发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0029]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
[0030]所述第五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五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五电压变化量;
[0031]所述第六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双栅节点之间;所述第六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六电压变化量,所述第六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五电压变化量趋于相等。
[0032]可选地,所述第五耦合单元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六耦合单元包括第六电容;
[0033]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0034]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
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
[0035]优选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六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成正比例;
[0036]优选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六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相等。
[003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像素电路。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存储模块及阈值补偿模块,其中,阈值补偿模块包括双栅晶体管,阈值补偿模块用于对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像素电路还包括耦合电压控制模块,并设置耦合电压控制模块与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以及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均电连接,从而在像素电路中其它节点的电压发生变化,致使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的电压和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被耦合变化时,能够通过耦合电压控制模块控制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和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趋于相同。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和驱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存储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及耦合电压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响应其控制端的电压而产生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将数据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之间;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包括双栅晶体管,用于对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均电连接,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的电压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被耦合变化时,控制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与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趋于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耦合单元和第二耦合单元;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一电压变化量;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和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双栅节点的电压变化幅度为第二电压变化量,所述第二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趋于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双栅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栅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成正比例;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的比值,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总容值和所述双栅节点的总容值的比值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接入第一电源;所述耦合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耦合单元和第四耦合单元;所述第三耦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三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其耦合作用,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调整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朱正勇,贾溪洋,段培,马志丽,赵中满,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