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71325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应用,属于植物病原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灭过菌的谷粒和抗生素混合,得到谷粒培养物,将谷粒培养物进行浅盘发酵,5天后,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继续浅盘发酵,10天后,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节约空间,大量快速,省时省力。得到的接种体田间接种试验效果显著。田间接种试验效果显著。田间接种试验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原菌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假禾谷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上重要茎基部病害,灌浆期白穗率为20%,可以引起50%的产量损失。同时,假禾谷镰刀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秸秆,导致秸秆失去饲用价值。小麦茎基腐病被河南省农业农村部列入《河南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0003]对假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研究有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抗性材料创制、抗性基因定位等;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这些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其中,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环节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接种体的大量制备。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鉴定的材料数量较多时,接种体制备工作量较大,且往往存在细菌污染率高、制备速度慢且少、操作复杂等问题。
[0004]传统的利用三角瓶或聚乙烯袋制备接种体,表现操作不方便、透气性差、湿度大等导致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繁殖周期长。因此,一次性培养到的谷粒接种体量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及其田间接种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发一种简便易行、快速大量的培养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及其田间接种的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简便快速地培养出大量的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可解决大量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培养与田间使用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灭过菌的谷粒和抗生素混合,得到谷粒培养物,将谷粒培养物进行浅盘发酵,5天后,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继续浅盘发酵,10天后,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所述谷粒培养物平铺的厚度为2~2.5cm。
[0008]优选的是,所述活化的方法包括:将假禾谷镰刀菌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2~28℃恒温培养至假禾谷镰刀菌长满整个固体培养基。
[0009]优选的是,所述谷粒包括小麦粒或粟粒。
[0010]优选的是,所述抗生素包括氨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
[0011]优选的是,所述浅盘发酵时,使用锡箔纸将浅盘包裹。
[0012]优选的是,所述浅盘发酵的温度为22~28℃。
[0013]优选的是,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后,还包括将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
掰开揉碎,干燥,冷藏。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所述接种体与谷粒混合,进行播种或在接种沟中播撒接种体;当所述谷粒为小麦粒时,接种体使用量为8~12kg/亩;当所述谷粒为粟粒时,接种体施用量为4~6kg/亩。
[0016]优选的是,播种或在接种沟中播撒后,进行水肥管理。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在抗小麦茎基腐病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采用浅盘发酵,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节约空间,大量快速,省时省力。得到的接种体田间接种试验效果显著,两年灌浆期平均病指均>33,平均病茎率为69%,具体的,2019年河南省安阳市内黄拔节期对照病株率为65%,灌浆期对照病茎率为69%,病情指数为33,白穗率10%。2020年河南省安阳市内黄拔节期对照病株率为70%,灌浆期对照病茎率为69%,病情指数为36,白穗率11%。两年田间试验均达到了进行小麦成株期抗性鉴定的发病程度,感病品种平均病情指数>20,能够满足小麦品种抗茎基腐病鉴定的发病程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盘发酵假禾谷镰刀菌粟粒接种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种体使用后的小麦(矮抗58)茎基腐病发病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灭过菌的谷粒和抗生素混合,得到谷粒培养物,将谷粒培养物进行浅盘发酵,5天后,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继续浅盘发酵,10天后,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所述谷粒培养物平铺的厚度为2~2.5cm。
[0023]本专利技术将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灭过菌的谷粒和抗生素混合,得到谷粒培养物。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假禾谷镰刀菌的活化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菌活化方法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化的方法优选包括:将假禾谷镰刀菌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2~28℃,更优选25℃恒温培养至假禾谷镰刀菌长满整个固体培养基。恒温培养结束后,本专利技术优选用灭菌牙签将得到的培养物分割成0.5cm2的假禾谷镰刀菌菌块,用于和抗生素以及谷粒混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为假禾谷镰刀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谷粒优选包括小麦粒或粟粒。在所述混合前,所述谷粒优选进行灭菌,灭菌1小时后,优选放置2天后再次灭菌0.5~1小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生素优选包括氨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后,优选使用灭过菌的药勺拌匀。
[0024]得到谷粒培养物后,本专利技术将谷粒培养物进行浅盘发酵,所述谷粒培养物平铺的厚度为2~2.5cm,5天后,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浅盘发酵时,优选使用锡箔纸将浅盘包裹。本专利技术使用浅盘发酵法,区别常规使用的三角瓶和聚乙烯袋发酵。本专利技术所述浅盘发酵优选在不锈钢盘子(长
×

×
高为47~52cm
×
32~36cm
×
6.5~8.5cm)上
培养谷粒,简单方便、大量快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不锈钢盘子的规格更优选为长
×

×
高为47cm
×
32cm
×
6.5cm。当本专利技术使用长
×

×
高为47cm
×
32cm
×
6.5cm规格的不锈钢盘子进行浅盘发酵时,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的接种量优选为每个不锈钢盘子接种一培养皿(9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浅盘发酵的温度优选为22~28℃,更优选为25℃,浅盘发酵谷粒平铺厚度为2~2.5cm,能够保证谷粒充分发酵,每粒都包裹菌丝。
[0025]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后,本专利技术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继续浅盘发酵,10天后(此处的10天后指的是自一开始浅盘发酵起开始计算),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本专利技术掰开揉碎的操作能够使得假禾谷镰刀菌在谷粒培养物上生长均匀。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优选继续包好锡箔纸,进行浅盘发酵。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茎基腐病谷粒接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化后的假禾谷镰刀菌、灭过菌的谷粒和抗生素混合,得到谷粒培养物,将谷粒培养物进行浅盘发酵,5天后,得到板结的谷粒培养物,将板结的谷粒培养物掰开揉碎后继续浅盘发酵,10天后,得到假禾谷镰刀菌谷粒接种体;所述谷粒培养物平铺的厚度为2~2.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方法包括:将假禾谷镰刀菌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22~28℃恒温培养至假禾谷镰刀菌长满整个固体培养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粒包括小麦粒或粟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包括氨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盘发酵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李丽娟宋玉立冯超红王俊美韩自行张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