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SS-COONa与非铬金属盐的无铬鞣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30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OSS

COONa与非铬金属盐的无铬鞣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皮革鞣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OSS

COONa与非金属盐的无铬鞣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制革工业中铬鞣法历史发展悠久,能够赋予皮革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性能。但传统铬鞣法中铬的利用率仅有60%~70%,造成废液中铬含量高,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会对铬资源浪费,随着环保意识的加深以及对铬资源的战略考虑,使用环保型的无铬鞣剂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分子通式为(RSiO
1.5

n
,n一般为6、8、10、12等,其中以n=8最典型,命名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中空刚性笼型结构,其气体渗透性好,分子密度低,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良好;并且Si原子的外围可引入不同的活性R基团,如氨基、羟基、环氧基、乙烯基、烷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可以将其作为鞣剂与胶原纤维上的活性基团结合,提高胶原纤维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0004]非铬金属盐鞣剂是指除铬盐鞣剂以外的其他金属盐鞣剂,如锆盐、铝盐、钛盐等鞣剂等,这些金属盐在我国蕴藏量丰富,鞣制的皮革各有优势。其中,铝盐和锆盐是最具有无铬鞣潜力的非铬金属盐鞣剂。铝盐廉价易得,不污染环境,无毒;铝鞣革革身洁白,柔软,粒面细致,但与胶原形成的交联结构稳定性小,成革收缩温度不高、不耐水洗、革身扁薄等缺陷。锆盐资源丰富,且对环境无污染;锆鞣革身洁白,耐磨性好,收缩温度较高,性质稳定耐贮藏性能好,但其缺点是吸水性大,革身板硬,耐撕裂强度较低。研究者常将铝鞣剂或锆鞣剂与其他鞣剂配合使用,通过两种鞣剂的协同作用,使得成革性能得到改善,达到使用标准。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POSS

COONa的全称及制备过程,本课题组在前期已授权的专利“基于取代反应合成的羧基功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及其方法”(专利号:ZL 2017 1 1239237.1)中已经给出,为羧酸盐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本专利是基于以上专利的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POSS

COONa与非铬金属盐(硫酸铝或硫酸锆)的无铬鞣制工艺,结合鞣可以提高皮革热稳定性、填充性、柔软度等,又可以避免鞣制过程中铬粉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POSS

COONa与非铬金属盐的无铬鞣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酸皮质量的100%的20~25℃的水和酸皮质量8%的食盐加入到转鼓内,再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7.0,转动60min;步骤二、鞣制:加入POSS

COONa,转动4~12小时;接着用甲酸溶液第二次调节溶液的pH至4.5~5.5,转0.5~1小时;然后用甲酸溶液第三次调节溶液的pH至3.5~4.5,转0.5~1小
时;再用甲酸溶液第四次调节溶液的pH至2.5~3.0,转0.5~2小时;加入非铬金属盐(硫酸铝/硫酸锆),转1~4小时;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五次调节溶液的pH至3.8~4.0,转0.5~2小时;升温至39~40℃,加入50℃热水(50℃热水和皮革的质量比为1:1),转2小时,静置过夜,次日转动0.5~1小时,水洗即可。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将含有羧基的有机小分子POSS

COONa先引入皮胶原纤维中,该材料具有低分子量的特点,有利于渗透进入胶原纤维内部,并以离子键形式与皮胶原分子结合;再引入铝盐或锆盐后,Al
3+
或Zr
4+
既可以与POSS

COONa分子中的羧基发生配位反应,又可以与皮胶原分子侧链上的羧基发生配位反应,从而在皮胶原间形成多点交联,起到稳定胶原结构的作用。采用此结合鞣鞣制有利于对胶原纤维形成多点结合实现无铬鞣制、减少制革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
[0009]2.本专利技术将POSS

COONa与硫酸铝应用于山羊酸皮的鞣制工序中,结合鞣制后坯革的收缩温度可达63.6℃、增厚率可达88.3%,与硫酸铝鞣制的坯革相比,成革洁白、粒面细致、柔软丰满,机械强度具有较大提升。
[0010]3.本专利技术将POSS

COONa与硫酸锆应用于山羊酸皮的鞣制工序中,结合鞣制后坯革的收缩温度可达90.5℃、增厚率可达118.3%,与硫酸锆鞣制的坯革相比,成革色白、粒面清晰,增厚率和柔软度具有明显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2]实施例1:(1)基于POSS

COONa与铝盐的无铬鞣制工艺: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酸皮质量的100%的25℃的水和酸皮质量的8%的食盐加入到转鼓内,再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6.0,转动60min;步骤二、鞣制:加入酸皮质量的4%的POSS

COONa,转动4小时;接着用甲酸溶液第二次调节溶液的pH至4.5,转0.5小时;然后用甲酸溶液第三次调节溶液的pH至3.5,转0.5小时;再用甲酸溶液第四次调节溶液的pH至2.5,转0.5小时;加入硫酸铝,转3小时;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五次调节溶液的pH至3.8,转0.5小时;升温至40℃,加入50℃热水(50℃热水和皮革的质量比为1:1),转2小时,静置过夜,次日转动0.5小时,水洗即可。
[0013](2)基于POSS

COONa与锆盐的无铬鞣制工艺: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酸皮质量的100%的25℃的水和酸皮质量的8%的食盐加入到转鼓内,再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6.0,转动60min;步骤二、鞣制:加入酸皮质量的4%的POSS

COONa,转动4小时;接着用甲酸溶液第二次调节溶液的pH至4.5,转0.5小时;然后用甲酸溶液第三次调节溶液的pH至3.5,转0.5小时;再用甲酸溶液第四次调节溶液的pH至2.5,转0.5小时;加入硫酸锆,转3小时;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五次调节溶液的pH至3.8,转0.5小时;升温至40℃,加入50℃热水(50℃热水和皮革的质量比为1:1),转2小时,静置过夜,次日转动1小时,水洗即可。
[0014]实施例2:
(1)基于POSS

COONa与铝盐的无铬鞣制工艺: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酸皮质量的100%的20℃的水和酸皮质量的8%的食盐加入到转鼓内,再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7.0,转动60min;步骤二、鞣制:加入酸皮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OSS

COONa与非铬金属盐的无铬鞣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酸皮质量100%的20~25℃的水和酸皮质量8%的食盐加入到转鼓内,再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7.0,转动60min;步骤二、鞣制:加入POSS

COONa,转动4~12小时;接着用甲酸溶液第二次调节溶液的pH至4.5~5.5,转0.5~1小时;然后用甲酸溶液第三次调节溶液的pH至3.5~4.5,转0.5~1小时;再用甲酸溶液第四次调节溶液的pH至2.5~3.0,转0.5~2小时;加入非铬金属盐,转1~4小时;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五次调节溶液的pH至3.8~4.0,转0.5~2小时;升温至39~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党鸽李欣静张蔼琳吕斌马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