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17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升压阶段,所述泄压阀受重力落下关闭所述排汽管,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P1加热内胆至浮子浮起,以形成封闭的烹饪腔;保压集油阶段,所述泄压阀受压顶起,开启所述排汽管并持续进行排汽,所述加热装置持续或间歇加热所述内胆,以保持烹饪腔内的压力和持续沸腾状态,烹饪腔内的油脂受汤汁的沸腾翻滚作用进入所述滤脂釜内被收集,形成第一集油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滤出汤中的油脂,改善烹饪质量、提升烹饪口感。提升烹饪口感。提升烹饪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高油脂食物进行烹饪,例如煲肉汤时,往往会有较多的油脂析出,这些油脂漂浮在 汤中,既破坏汤的口感,又影响食欲,同时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食用时通常需要将这 些油脂从汤中的分离出来。
[0003]现有的一种滤脂方法中,通过控制电磁阀间歇式开启,使汤汁在电磁阀开启时处于沸腾 状态,通过滤脂装置收集汤中的油脂,并在电磁阀关闭时停止沸腾,使汤汁回流至烹饪装置 内,从而达到滤脂的效果。但该方法需要电磁阀装置的配合,电磁阀在高压高湿的环境中容 易生锈、老化,具有工作不稳定及寿命短的缺陷,成本较高。另外,在电磁阀间歇式开启、 汤汁间断沸腾的过程中,汤汁会在烹饪器具中反复上下浮动,液面浮动不可控且汤中的油脂 会反复与滤脂装置的外壁接触,容易使油脂大范围的附着在滤脂容器上,不利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能够滤出汤中的油脂,改善烹饪质量、提升烹饪口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 述锅盖设有浮子、排汽管以及启闭排汽管的泄压阀,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和对内胆加热的加 热装置,所述内胆中放置有用于收集油脂的滤脂釜,其中,所述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至少包括:升压阶段,所述泄压阀受重力落下关闭所述排汽管,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P1 加热内胆至浮子浮起,以形成封闭的烹饪腔;保压集油阶段,所述泄压阀受压顶起,开启所 述排汽管并持续进行排汽,所述加热装置持续或间歇加热所述内胆,以保持烹饪腔内的压力 和持续沸腾状态,烹饪腔内的油脂受汤汁的沸腾翻滚作用进入所述滤脂釜内被收集,形成第 一集油阶段。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P2 持续加热所述内胆,0.3≤P2/P1≤0.5。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P1 间歇加热所述内胆,加热的时段为T1,不加热的时段为T2,0.4≤T1/T2≤1。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压集油阶段的持续时间T为2

15分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范围为 60kPa

80kPa。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锅盖还设有泄压按钮,所述保压集油阶段之后 还包括泄压阶段:按压泄压按钮以抬起泄压阀,开启所述排汽管进行排汽,烹饪腔
内的汤汁 再次沸腾,油脂受沸腾翻滚作用进入所述滤脂釜内被收集,形成第二集油阶段,直至所述烹 饪腔内压力降至安全开盖压力,浮子降落;或者,所述泄压阀受重力落下关闭所述排汽管, 所述烹饪腔冷却降压至安全开盖压力,浮子降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烹饪腔包括集油腔和受热腔,所述集油腔与受 热腔之间设有滤油通道和气压平衡通道。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脂釜顶部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缺口, 所述缺口与内胆形成所述气压平衡通道。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油通道包括连通受热腔的第一连通口,连通 集油腔的第二连通口,以及连接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的过液通道,所述第一连通口高于 第二连通口。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脂釜包括主体和沥帽,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 连通口,所述沥帽上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沥帽可拆卸的安装到所述主体上,以形成所述过 液通道。
[0016]采用上述技术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7]泄压阀受压顶起,开启排汽管并持续进行排汽,使得压力锅可以更充分的排出烹饪食物 时产生的腥味等异味,锅内的食物味道更好,改善了烹饪的质量。并且,通过加热装置持续 或间歇加热内胆,保持烹饪腔内的压力和持续沸腾状态,可以使食物充分受热,食物中的油 脂能够快速、充分地溢出,溢出的油脂受汤汁的沸腾翻滚作用进入滤脂釜内被收集,进而提 高了滤脂的效果,更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汤汁持续沸腾,沸腾的汤汁会不断 和食物进行摩擦,使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得到充分释放,与汤汁混合入味,使汤汁风味 更浓厚。另外,由于内胆中处于持续沸腾状态,汤汁的液面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高度, 不会反复大范围的浮动,使得油脂不会大范围的附着到内胆或滤脂釜上,进而减少了清洗的 任务量,降低了后续清洗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泄压阀在升压阶段受重力自动落下关闭排 汽管,并在保压集油阶段中受压自动打开,压力锅不需要增设电磁阀、压力检测装置等其他 元件,也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零件和耗材,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内胆和滤脂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内胆和滤脂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沥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内胆和滤脂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内胆和滤脂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锅盖100;浮子110;排汽管120;泄压阀130;锅体200;内胆210;凸起 211;加热装置220;集油腔230;第一连通口231;第二连通口232;过液通道233;受热腔 240;
滤脂釜300;沥帽310;主体320;翻边330;缺口331;烹饪腔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 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 施例的限制。
[0030]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 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 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 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设有浮子、排汽管以及启闭排汽管的泄压阀,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和对内胆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内胆中放置有用于收集油脂的滤脂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升压阶段,所述泄压阀受重力落下关闭所述排汽管,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P1加热内胆至浮子浮起,以形成封闭的烹饪腔;保压集油阶段,所述泄压阀受压顶起,开启所述排汽管并持续进行排汽,所述加热装置持续或间歇加热所述内胆,以保持烹饪腔内的压力和持续沸腾状态,烹饪腔内的油脂受汤汁的沸腾翻滚作用进入所述滤脂釜内被收集,形成第一集油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P2持续加热所述内胆,0.3≤P2/P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P1间歇加热所述内胆,加热的时段为T1,不加热的时段为T2,0.4≤T1/T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集油阶段的持续时间T为2

15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压集油阶段,所述烹饪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小康周丽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