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02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包括温控装置和至少两个电池,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单元、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和传热管道,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与温控单元相连,所述传热管道设置在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柱连接面之间,所述传热管道内包括传热介质,以与极柱进行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结构简单,导热效果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大容量锂电池是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可以被应用于储能领域、动力电池领域。但是大容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假若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释放,则将热量累积于单体电池中,造成大容量电池温度不均匀,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引起大容量电池安全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温控装置大都对电池组本体进行散热,而电池组的温度主要集中于极柱上,导致温控装置热传递效果不高,电池组中产生的多余热量无法及时疏散出去,在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升高温度时,也不便对电池组进行快速加热,电池组的散热或加热的效率非常低下,造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0004]CN 105552472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组温控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该温控装置为由绝缘导热材料指称的导热套,导热套上开设有与电池组中的若干电池单体一一对应的若干电池穿套孔,导热套上设有个电池穿套孔之间填料孔,并在填料孔内填充吸热相变材料和灭火剂材料,以此来改善大容量电池的导热性能,该温控装置利用固体复合材料进行传热,传热效率低,在导热套上设置于电池单体一一对应的电池穿套孔,产品适用性较差。
[0005]CN 208014824 U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控装置的锂电池,其是通过在锂电池外部设置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温度传感器、金属导管、导热液以及微型循环泵,保护外壳包裹在所述锂电池本体外,温度传感器贴在所述锂电池本体外,金属导管螺旋设在保护外壳和锂电池本体之间且金属导管的一侧紧贴锂电池本体的表面,导热液填充在金属导管内,金属导管的首尾连通,金属导管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微型循环泵,温度传感器通过继电器连接到微型循环泵。该温控装置结构复杂,且导管和电池之间的有效接触面较少,加热或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控温装置设置于电池正负极柱上连接面上,对极柱进行温控,结构简单,散热或加热效率高,控温效果好。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包括温控装置和至少两个电池,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单元、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和传热管道,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与温控单元相连,所述传热管道设置在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柱连接面之间,所述传热管道内包括传热介质,以与极柱进行热交换。
[0009]优选的,所述传热管道与极柱连接面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极柱连接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容纳传热管道。
[0011]优选的,所述传热管道截面为椭圆形。
[0012]优选的,所述凹槽宽度不小于传热管道直径,凹槽高度小于传热管道半径,所述凹槽截面积不小于传热管道截面积的一半。
[0013]优选的,所述传热管道为金属管道,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设有绝缘部,所述传热介质为绝缘介质。
[0014]所述传热管道为铝管,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为绝缘管道。
[0015]优选的,所述传热管道为绝缘材质。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在电池组的极柱连接面上设置了温控装置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内有循环的传热介质,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极柱连接面传递给传热管道,通过传热管道中的传热介质将热量散发出去,或将传热介质中的热量通过极柱连接面传递给电池,这种设计提高了导热效率,起到了快速导热的效果,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中的具有导电组件的大容量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温控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大容量电池组正负极柱和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极柱连接面的凹槽和传热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4]其中:1

传热管道2

进液管道3

出液管道4

温控单元5

绝缘部6

大容量电池7

极柱连接面8

凹槽9

凹槽截面10

传热管道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包括温控单元4、传热管道1、输入管道2、输出管道3、大容量电池组6。
[0028]温控单元4内有循环泵和加热冷却系统,输入管道2第一端口连接循环泵输出端,输出管道3第一端口连接循环泵输入端,传热管道1的两端分别和输入管道2第二端口和输出管道3第二端口连接,传热管道1置于相邻两个大容量电池组的正负极柱连接面7之间,传热管道1内有可循环流动的传热介质,这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导热。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包括温控单元4、传热管道1、输入管道2、输出管道3、大容量电池组6。
[0031]温控单元4内有循环泵和加热冷却系统,输入管道2第一端口连接循环泵输出端,输出管道3第一端口连接循环泵输入端,传热管道1的两端分别和输入管道2第二端口和输出管道3第二端口连接,传热管道1置于相邻两个大容量电池组的正负极柱连接面7之间,传热管道1内有可循环流动的传热介质水,传热管道为绝缘塑料管,这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导热。大容量电池组6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聚集了大量的热量,传热管道1中流动的传热介质将电池组中多余的热量吸收运输出去,当需要给电池提供热量时,传热管道中加热的传热介质将热量通过极板传递给电池,从而使得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该电池组通过温控装置能够更快速有效的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或加热,传热效率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工作效果。
[0032]在工作中,大容量电池6上有感温元件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相连,BMS监测到电池使用温度在最佳范围之外时,启动温控单元4,进行加热或冷却,泵体将热/冷的水循环,从而对电池6进行加热或冷却。
[0033]如图2所示,传热管道1为铝管,传热管道1内有可循环流动的传热介质乙二醇,在实际使用中,当传热管道1为金属管道时,为防止电池短路,在传热管道1和进液管道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装置和至少两个电池,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控单元、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和传热管道,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与温控单元相连,所述传热管道设置在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柱连接面之间,所述传热管道内有传热介质,以与极柱进行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与极柱连接面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容纳传热管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截面为圆形。5.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温控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学雷政军强健韩晓宇翟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