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073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属于植株育苗领域,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可以实现对植株幼苗进行灵活补光操作,通过将补光仪固定安装在背板上,建立不同种类植株幼苗生长发育数据库,可以自动对不同阶段的植株幼苗进行补光操作,同时,通过横轴将框架与轴座转动连接,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轴管将多个种植筒转动连接在框架的内部,可以借助框架的翻转,借助重力作用使得多个种植筒呈阶梯状分布,使得前后方向上的多个植株幼苗可以根据实际生长阶段实现不同的高度差,从而有效保障了植株幼苗不同阶段中补光操作的均衡全面性。植株幼苗不同阶段中补光操作的均衡全面性。植株幼苗不同阶段中补光操作的均衡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株育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现有的农业种植中,通常会采用多种科学化方式对农作物植株进行育苗操作,其中,采用主动补光的方式对农作物植株进行培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作物植株的存活率。
[0003]现有的农作物育苗补光操作,通常由育苗室内安装的补光灯来实现,然而现有的补光灯光照光谱频率通常不变,无法根据不同植株不同阶段的需求灵活调节补光强度,导致无法对植株进行数值化补光操作,影响植株补光培育的效果。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可以实现对植株幼苗进行灵活补光操作,通过将补光仪固定安装在背板上,建立不同种类植株幼苗生长发育数据库,可以自动对不同阶段的植株幼苗进行补光操作,同时,通过横轴将框架与轴座转动连接,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轴管将多个种植筒转动连接在框架的内部,可以借助框架的翻转,借助重力作用使得多个种植筒呈阶梯状分布,使得前后方向上的多个植株幼苗可以根据实际生长阶段实现不同的高度差,从而有效保障了植株幼苗不同阶段中补光操作的均衡全面性。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包括外壳,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背板,外壳和背板之间固定覆盖有透明罩,背板贴近于外壳一侧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补光仪,背板贴近于外壳一侧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轴座,且轴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横轴,横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框架,且轴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横向并排设置的轴管,每个轴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种植筒,每个种植筒的内部均插种有植株幼苗,背板贴近于外壳一侧的端壁上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收卷筒,背板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收卷筒的端头固定连接,收卷筒的外端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索,且拉索的另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补光仪内部的光照光谱设置为红光660nm、蓝光450nm和远红光730nm,红光和蓝光的比例设置为3:1。
[0011]进一步的,拉索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拉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左右两侧端壁中间位置处。
[0012]进一步的,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多个轴管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位于同一轴管上的多个种植筒之间通过轴管相连通,多个轴管的右端外侧均转动连通有与框架外端壁固定连接的转接套,相邻两个转接套之间固定连通有连接管,外壳的左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泵,且抽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其中一个连接管固定连通,抽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内部固定连通。
[0013]进一步的,多个种植筒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口,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电磁阀口相对应的开口,多个种植筒均设置为透明结构。
[0014]进一步的,储液箱的顶部边缘位置向上延伸至框架的底部。
[0015]进一步的,多个轴管的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链轮,多个链轮的外侧活动套接有链条,多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16]进一步的,相邻两个链轮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引导轮,两个引导轮上下对称转动连接在框架的左端壁上,两个引导轮设置在链条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个引导轮之间的间距小于链轮的直径。
[0017]进一步的,横轴的左端外侧固定安装有齿轮一,位于最后方的一个轴管的左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一对应设置的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框架左端壁上的换向轮,齿轮二和换向轮的外侧尺寸相同。
[0018]进一步的,多个种植筒的顶部均覆盖有盖板,且盖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植株幼苗竖直插设在通孔的内部,盖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为圆弧型结构设置的簧片,簧片贴近于植株幼苗一侧的端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贴合有橡胶垫,多个盖板均设置为透明结构。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通过将补光仪固定安装在背板上,建立不同种类植株幼苗生长发育数据库,可以自动对不同阶段的植株幼苗进行补光操作,同时,通过横轴将框架与轴座转动连接,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轴管将多个种植筒转动连接在框架的内部,可以借助框架的翻转,借助重力作用使得多个种植筒呈阶梯状分布,使得前后方向上的多个植株幼苗可以根据实际生长阶段实现不同的高度差,从而有效保障了植株幼苗不同阶段中补光操作的均衡全面性。
[0022](2)通过将补光仪内部的光照光谱设置为红光660nm、蓝光450nm和远红光730nm,并将红光和蓝光的比例设置为3:1,控制远红光少量,可以根据植株幼苗不同阶段状态的补光需求灵活调节补光仪的补光强度,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对于不同种类不同阶段植株幼苗补光操作的灵活性。
[0023](3)通过将两个拉索对称连接在框架的左右两侧端壁中间位置处,并将两个拉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收卷筒的左右两侧外端壁上,可以在收卷筒收卷时通过两个拉索对框架的左右两侧同时施加提拉力,有效的保障了框架翻转过程的稳定性。
[0024](4)通过将轴管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将转接套转动连接在轴管的右端外侧,通过转接套的固定连通,使得多个种植筒之间可以通过轴管、转接套和连接管进行营养液的同步传输,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对种植筒内部营养液添加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将转接套转动连接在轴管的右端外侧,可以避免种植筒带动轴管的旋转对营养液的输送造成影响,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0025](5)通过将电磁阀口安装在种植筒的底部,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口的开启,使得种植筒内部的营养液向下排除,配合将多个种植筒设置为透明结构,使得植株幼苗的根部可以根据阶段需要接受补光操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植株幼苗生长时根部的活性,通过将储液箱的顶部开设与与电磁阀口相对应的开口,使得下排的营养液可以直接回收至储液箱内部,有利于避免营养液的浪费,且有利于排除的营养液回收再利用。
[0026](6)通过将储液箱的顶部边缘位置向上延伸至框架的底部,可以有效的对框架的底部进行支撑,从而保障了框架在外壳内部的结构稳定性。
[0027](7)通过将链轮固定安装在轴管的左端外侧,并将链条传动连接在多个链轮的外侧,使得多个轴管可以保持旋转一致性,有利于保障多个种植筒受框架倾斜偏转的同步性。
[0028](8)通过将两个转动连接在框架左端壁上的引导轮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链轮之间,并将上下两个引导轮之间的间距设置小于链轮的直径,使得上下两个引导轮可以对链条进行挤压收紧,从而提升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紧密性,有利于保障多个链轮与链条之间的传动稳定性,通过将齿轮一固定安装在横轴的左端,并将齿轮二固定安装在轴管的左端外侧,借助换向轮的啮合换向,使得框架偏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背板(101),所述外壳(1)和背板(101)之间固定覆盖有透明罩(102),所述背板(101)贴近于外壳(1)一侧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补光仪(103),所述背板(101)贴近于外壳(1)一侧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轴座(2),且轴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横轴(201),所述横轴(2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框架(202),且轴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横向并排设置的轴管(203),每个所述轴管(20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种植筒(204),每个所述种植筒(204)的内部均插种有植株幼苗(205),所述背板(101)贴近于外壳(1)一侧的端壁上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收卷筒(3),所述背板(101)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01),且伺服电机(301)的驱动轴与收卷筒(3)的端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3)的外端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索(302),且拉索(302)的另一端与框架(2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仪(103)内部的光照光谱设置为红光660nm、蓝光450nm和远红光730nm,所述红光和蓝光的比例设置为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30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索(302)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框架(202)的左右两侧端壁中间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育苗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4),多个所述轴管(203)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位于同一所述轴管(203)上的多个种植筒(204)之间通过轴管(203)相连通,多个所述轴管(203)的右端外侧均转动连通有与框架(202)外端壁固定连接的转接套(401),相邻两个所述转接套(401)之间固定连通有连接管(402),所述外壳(1)的左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泵(403),且抽泵(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