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56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铬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室,反应室的两端设置有电极室,所述电极室包括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反应室和电极室之间设置有穿孔绝缘隔板,所述阴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一,阳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二和电极三,电极一与直流电源一的负极相连,直流电源一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二的负极和电极二,直流电源二的正极连接阳极室的电极三。使用时,将含有六价铬的污染水体置于阴极室、反应室和阳极室中,开启直流电源一和直流电源二,阳极室内六价铬向远离反应式的方向迁移,且阳极室内形成完整的电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大阳极室和三电极体系设计提高修复效率。高修复效率。高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铬污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铬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电镀、油漆和颜料、皮革制革、纺织染色、木材防腐及耐火材料等工业领域。涉铬行业众多,铬污染问题具有普遍性,由于重金属自身不可降解性,含铬废渣与废水的不当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铬元素在水环境中主要以Cr(

)和Cr(Ⅲ)两种稳定的形态存在,Cr(VI)毒性高、迁移性强,是Cr(III)的100~1000倍。Cr(VI)可干扰生物体内氧化、还原与水解过程,使蛋白质变性,破坏酶的生物功能。Cr(VI)也动物、人类有“三致”作用,同细胞内大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突变与癌变(Krishnamurthy S,Wilkens M M.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f chromium[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989,86(1):15

23.;杜良,王金生.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2):4.;孟凡生,王业耀,汪春香,等.铬污染地下水的PRB修复试验[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2):4.),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亟需找到高效、经济的修复技术将铬从污染水体中移除。
[0003]电动修复又被称为电化学污染治理技术,其原理是将电极放置在受污染水体或土壤的两侧,通入直流电后,在反应区域形成一个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重金属离子在电迁移、电泳、电渗析等作用下向阴极或阳极附近移动并富集,使受污染区域的污染物含量降低从而达到去除效果(Acar Y B,Alshawabkeh A N.Principles of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J].EnViron.sci.technol,1993,27(13):2638

2647.;Reddy,Parupudi.RemoVal of chromium,nickel and Cadmium from clays by in

situ electrokinetic remediaiton[J].J.Soil Contam,1997,6(4):391

407.)。
[0004]传统的单电路电动修复装置(TD)如图1所示,长
×

×
高为26cm
×
10cm
×
12cm,包括反应室,反应室的两端为电极室,其中一个电极室为阳极室、另一个为阴极室,反应室和电极室之间设置有打孔的有机玻璃板和滤纸,两个电极室中均设置有石墨毡电极,阳极室中的石墨毡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室中的石墨毡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其中阴、阳极室为2cm
×
10cm
×
12cm,反应室为22cm
×
10cm
×
12cm;该电动修复装置有以下缺点:1、阳极室体积较小,导致Cr(VI)迁移到阳极室后,浓度较高,浓差扩散较大,不利于六价Cr的去除;2、Cr(VI)仅仅是迁移到阳极室,不能将其还原为Cr2O3沉淀后完全去除。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 206316141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装置,包括电动修复池、修复电极以及作用在修复电极上的修复电场,所述电动修复池包括土壤填充池、位于填充池一端的阳极电解池和位于填充池另一端的阴极电解池,在所述阳极电解池内设置有主阳极,在所述土壤填充池设置有次阳极,在所述阴极电解池内设置有阴极,所述主阳极与阴极形成第一修复电场,所述次阳极与阴极形成第二修复电场。该技术提供的电动修复装置,通过在靠近阴极位置安装次阳极,可以消除电动
过程中的聚焦现象,促进重金属向阴极迁移。不过,该处理装置的三电极体系的设置是为了消除因为电聚焦产生的屏障,提高电迁移效率。未考虑利用电还原作用,将重金属形成沉淀后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采取大阳极区域设计,旨在提高阳极区域体积,提高阳极区域Cr总量,降低阳极区域平均浓度;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三电极串联体系是在电动修复电路基础上,在阳极串联一个电路,利用串联电路阴极的还原性将Cr(

)还原为Cr(Ⅲ),以降低水体中Cr(

)的浓度,提高电动修复技术的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包括反应室,反应室的两端设置有电极室,所述电极室包括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反应室和电极室之间设置有穿孔绝缘隔板,所述阳极室的容积大于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一,阳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二和电极三,电极一与直流电源一的负极相连,直流电源一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二的负极和电极二,直流电源二的正极连接阳极室的电极三。
[0008]其中,所述穿孔绝缘隔板为穿孔有机玻璃板。所述穿孔有机玻璃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滤纸。
[0009]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中,所述电极一、电极二和电极三均为石墨毡电极。
[0010]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中,所述直流电源一与直流电源二之间串联有第一电流表,直流电源二与电极三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流表。
[0011]上述的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含有六价铬的污染水体置于所述装置的阴极室、反应室和阳极室中,开启直流电源一和直流电源二,阳极室内六价铬向远离反应式的方向迁移,且阳极室内形成完整的电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沉淀。
[0012]其中,所述直流电源一和直流电源二开启时间为24h,即所述装置的反应时间为24h,电压为0.5V/cm以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阳极室和三电极体系设计提高修复效率。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大阳极室设计可以降低阳极室内的Cr(VI)浓度,进一步降低阳极室、反应室和阴极室之间由于浓度差异引起的扩散,提高修复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在阳极室内增加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这一方面可以使得阳极室内Cr(VI)继续向远离反应室的方向迁移,进一步降低反应室

阳极室结合部Cr(VI)浓度,提高修复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阳极室内形成完整的电路,实现Cr(VI)的同步迁移与还原,将毒性高的Cr2O
72

还原为Cr2O3沉淀,完成脱毒过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传统的单电路电动修复装置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电路强化电动修复装置图。
[0017]图3传统的单电路电动修复装置的取样点。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电路强化电动修复装置的取样点。
[0019]图5为不同电压梯度下(a)0.5V/cm、(b)1V/cm、(c)2V/cm的电流的变化。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反应室的两端设置有电极室,所述电极室包括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反应室和电极室之间设置有穿孔绝缘隔板,所述阳极室的容积大于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一,阳极室中设置有电极二和电极三,电极一与直流电源一的负极相连,直流电源一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二的负极和电极二,直流电源二的正极连接阳极室的电极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绝缘隔板为穿孔有机玻璃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有机玻璃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滤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电动修复六价Cr污染水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辉连新新郭瑞超常卓斌朱德源贺计梅蒙耿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