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17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将变电站位置地址传输至大数据平台和无人机控制器中;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控制器传输巡检指令,无人机接收到巡检指令后,按照事先传输的地址和巡航范围对变电站进行巡检;无人机通过声音信号采集、图像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监控和巡检,并对巡检异常现象进行智能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理;无人机声音信号采集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音源的声音信号,根据麦克风阵列中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音源的方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人机交互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大量投入使用,变电站的安全巡检工作正越来越智能化。尽管巡检机器人避免了人工巡检的诸多问题(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漏检、误检、巡检不彻底等情况),但是巡检机器人的视角相对较低,且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因此很难全方位的巡视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安全隐患。
[0003]然而无人机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力巡检工作中,这种技术正逐渐走向成熟。当前的无人机大多用在杆塔较高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作业中,随后将逐步发展用于变电站巡检的无人机。然而当前的小型无人机续航时间并不长,很难进行长期高强度巡检作业。另外,目前的无人机巡检较多采用人工遥控的方式,几乎没有采用机器人进行遥控的方式。人工遥控分为近距离遥控和远程遥控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仍然存在有人为主观操控因素,容易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0004]而且伴随着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以语音为主要交互方式的数字智能助手不断涌现。语音作为人机交互的方式在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终端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变电站位置地址传输至大数据平台和无人机控制器中;
[0008](2)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控制器传输巡检指令,无人机接收到巡检指令后,按照事先传输的地址和巡航范围对变电站进行巡检;
[0009](3)无人机通过声音信号采集、图像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监控和巡检,并对巡检异常现象进行智能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理;
[0010](4)无人机声音信号采集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音源的声音信号,根据麦克风阵列中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音源的方位;
[0011](5)图像信息采集采用摄像头采集音源所在方位的图像信号;
[0012](6)根据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对音源作出响应;
[0013](7)无人机巡检结束后将信息回传至数据终端。
[0014]其中,所述步骤(3)中声音信号采集包括音源身份识别和说话对象识别。
[0015]所述音源身份识别为根据采集的图像信号,识别音源的身份并进行记录。
[0016]所述说话对象识别用于采集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并进行记录,基于热词监听和视线分析算法,识别说话对象。
[0017]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排查电力异常、迅速的检修故障。能够根据具体的控制指令,合理安排恰当的巡检任务或者检修任务,能够有效的排查电力异常、迅速的检修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将变电站位置地址传输至大数据平台和无人机控制器中;
[0022](2)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控制器传输巡检指令,无人机接收到巡检指令后,按照事先传输的地址和巡航范围对变电站进行巡检;
[0023](3)无人机通过声音信号采集、图像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监控和巡检,并对巡检异常现象进行智能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理;
[0024](4)无人机声音信号采集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音源的声音信号,根据麦克风阵列中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音源的方位;
[0025](5)图像信息采集采用摄像头采集音源所在方位的图像信号;
[0026](6)根据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对音源作出响应;
[0027](7)无人机巡检结束后将信息回传至数据终端。
[0028]步骤(3)中声音信号采集包括音源身份识别和说话对象识别。
[0029]音源身份识别为根据采集的图像信号,识别音源的身份并进行记录。
[0030]说话对象识别用于采集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并进行记录,基于热词监听和视线分析算法,识别说话对象
[0031]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变电站多方式融合的人机自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变电站位置地址传输至大数据平台和无人机控制器中;(2)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控制器传输巡检指令,无人机接收到巡检指令后,按照事先传输的地址和巡航范围对变电站进行巡检;(3)无人机通过声音信号采集、图像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监控和巡检,并对巡检异常现象进行智能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理;(4)无人机声音信号采集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音源的声音信号,根据麦克风阵列中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判断音源的方位;(5)图像信息采集采用摄像头采集音源所在方位的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张蕾李策赵金雄张驯马宏忠赵红狄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