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14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后盖及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副、与丝杠副相啮合的且可相对其转动的设在电机壳体内的丝杠螺母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绕在丝杠螺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紧凑,减少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便于控制,控制精度比较高,响应比较快,易于使用,减少传动环节,便于安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 该电动机可用于塑料注塑成型设备、金属压铸成型设备、橡胶模压成型设备、 压力机或其它有合模机构顶出装置的设备、以及数控移动工作台的驱动等领 域中。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以电动机为驱动动力的传动装置,均是通过带轮传动或齿轮传动 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丝杠副,由丝杠副将此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 运动后再带动运动部件前进或后退,完成运动部件的正向或者反向运行。此 类型的传动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1) 、动力的传递经过几次转换,能量损失大,传递效率低。(2) 、带轮传动或齿轮传动机构的主动和从动轮之间须有一定的间距, 机构尺寸大、空间紧张。(1)、传动环节多引致活动铰接多,运动精度和刚性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少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 便于控制,控制精度比较高,'响应比较快,易于使用,减少传动环节,便于 安装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丝杠型转子的 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设在电机壳体内的电机转子、电机后盖及转子 绕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副,电机转子为与丝杠副相啮合的且可相对 其转动的丝杠螺母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绕在丝杠螺母 上。所述的助滑装置包括套设在电机转子一端的推力轴承及套设在电机转 子另一端的向心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丝杠副为普通丝杠副或滚珠丝杠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其是一种将丝杠螺母与丝杠副中 的功能合二为一的特种电动机,通过与丝杠螺母啮合的丝杠副将旋转运动转 换为直线运动,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信号可以准确地对丝杠螺母及丝红副的转矩、转速、转动位移、转动方向进行控制,此类装置具有下述显著特点 一 1)结构紧凑,尤其转子部分的丝杠螺母及丝杠副结构可减少传动链,提 高传动效率。2) 便于控制,由外部信号对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控制可直接反应在运动 部件上,故控制精度比较高,响应比较快。3) 易于使用,由于减少了传动环节,所以使用比较方便,便于安装, 控制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使用在直驱式注塑机顶出装置的前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在直驱式注塑机顶出装置的后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所示,其是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8、电 机后盖5、转子绕组7、丝杠副9、与丝杠副相啮合的且可相对其转动的设在 电机壳体内的丝杠螺母6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7绕在 丝杠螺母上。本实施例中的助滑装置包括套设在丝杠螺母一端的推力轴承11 及套设在丝杠螺母另一端的向心轴承12及圆锥滚子轴承10。丝杠副9为普 通丝杠副或滚珠丝杠副。使用时,如图2、 3所示,将电机壳体8固接在模板3上,丝杠螺母6 内孔加工成丝母与丝杠副9的螺槽段啮合,丝杠副的另一端与顶针导板1固 接;导杆2—端固接在模板3上,另一端穿过顶针板上的孔并为顶针板滑移 提供导向;顶针导板与导杆相对滑动面间装用耐磨零件,可使顶针导板沿导 杆轴向顺畅滑移;顶针杆4 一端固接在顶针导板上可随其一起运动。工作时,当丝杠螺母6按逆时针方向(如图l)旋转时,丝杠螺母上的内 螺旋槽与丝杠副外螺旋棱相互啮合,使丝杠副相对模板向右端直线运动,带 动顶针导板沿导'杆向右滑移,完成顶针顶出动作。当丝杠螺母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使丝杠副相对模板向左端直线运动, 带动顶针导板沿导杆向左滑移,完成顶针退回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8)、设在电机壳体内的电机转子、电机后盖(5)及转子绕组(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副(9);电机转子为与丝杠副(9)相啮合的且可相对其转动的丝杠螺母(6)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7)绕在丝杠螺母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助滑装置包括套设在电机转子一端的推力轴承(11)及套设在电机转子 另一端的向心轴承(12)及圆锥滚子轴承(1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副(9)为普通丝杠副或滚珠丝杠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后盖及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副、与丝杠副相啮合的且可相对其转动的设在电机壳体内的丝杠螺母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绕在丝杠螺母上。本技术的结构紧凑,减少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便于控制,控制精度比较高,响应比较快,易于使用,减少传动环节,便于安装。文档编号H02K7/06GK201008113SQ200620065508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小侠, 王鸿博, 赵护林 申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杠型转子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机壳体(8)、设在电机壳体内的电机转子、电机后盖(5)及转子绕组(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副(9);电机转子为与丝杠副(9)相啮合的且可相对其转动的丝杠螺母(6)及套设在丝杠螺母上的助滑装置;转子绕组(7)绕在丝杠螺母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博赵护林李小侠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