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的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10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鉴别方法及其应用,包括:a)对照品溶液制备;b)供试品溶液制备;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取不同基源吴茱萸药材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次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记录指纹图谱,将指纹图谱全部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选择不同基源吴茱萸的指纹图谱中均存在的色谱峰作为共有色谱峰,生成标准对照指纹图谱,计算各共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峰面积;e)采用液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的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的指纹图谱
,具体涉及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目前药典中收录了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作为吴茱萸的三种基源药材。这三种药材在中国南部各地均有广泛分布,是吴茱萸商品药材中的主流品种,但不同产地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基源吴茱萸药材的质量差异。
[0003]目前对于吴茱萸药材的质量控制多集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5版中将这三者的含量作为质量评价的指标,但3种吴茱萸药材的化学成分极为相似,很难实现吴茱萸药材基源的鉴别,也很难对其内在品质进行客观评价,因此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基源鉴别方法尤为重要。
[0004]近年来,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化学计量学在药材质量分析与鉴别中应用广泛,其中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br/>‑
DA)是一种基于PLS回归方法,主要反映预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一种监督分类方法。由于能是现特征性地区分不同基源的药材质量而在该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它基于X变量构建Y变量的预测模型,并根据X变量预测集数预测Y变量,其公式如下:
[0005][0006][0007]U=T+H
ꢀꢀꢀꢀꢀꢀꢀꢀꢀꢀꢀꢀꢀꢀꢀꢀꢀꢀꢀꢀꢀꢀꢀꢀꢀꢀꢀꢀꢀꢀꢀꢀꢀꢀꢀꢀꢀꢀꢀꢀꢀꢀꢀꢀꢀꢀ
(1)
[0008]在公式(1)中,为X的变量均值,T为X变量的得分矩阵,是对X变量的概括;P

为X变量的载荷矩阵,是对变量重要性的描述;E为X变量剩余残差矩阵,度量预测值和原始值之间的偏差;为Y变量的均值;U为Y变量的得分矩阵,是对Y变量的概括;C

为Y变量的载荷矩阵,是对变量重要性的描述;F为X变量剩余残差矩阵,度量预测值和原始值之间的偏差;H为总甚于残差矩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期望提供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鉴别方法及其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吴茱萸指纹图谱,方法可靠、准确,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可明确吴茱萸药材的物质基础,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特征性地区别不同基源的吴茱萸药材。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鉴别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12]a)对照品溶液制备:取适吴茱萸碱,精密称定,加50%~100%甲醇或乙腈制成吴茱萸碱的对照品溶液;
[0013]b)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吴茱萸药材粉末,精密称定,过三号筛,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或乙醇,浓度为50%~100%,料液比为1:5~1:50,称定重量,回流或超声处理10

5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100%甲醇或50%~10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0014]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指纹图谱;所述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A为纯甲醇或纯乙腈,流动相B为含添加剂为0.05%

0.5%甲酸、0.05%

0.5%乙酸的水相,流速为0.8mL/min

1.8mL/min,所述进样量为5

30μL,所述检测波长为200

500nm;
[0015]d)指纹图谱的建立:取20批吴茱萸药材分别按步骤b)制备供试品溶液,按步骤c)依次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记录指纹图谱,将所述指纹图谱全部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选择不同批次吴茱萸的指纹图谱中均存在的色谱峰作为共有色谱峰,生成标准对照指纹图谱;
[0016]e)共有色谱峰结构的鉴定:采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仪鉴定共有色谱峰,液相色谱方法与步骤c)一致,质谱所用的电离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电离,所述气帘气:25

45psi;温度:500

650℃;干燥气流速:8

12L/min;离子化压力:3500

4500V;毛细管电压:60

80V;裂解电压:15

30eV;
[0017]f)鉴别分析:以步骤d)指纹图谱中共有色谱峰峰面积为数据,用SIMICA 14.1(维护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软件界面14.1版本)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

DA),根据OPLS

DA得分图中样本聚集的组别,以此鉴别吴茱萸药材的基源。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取适量吴茱萸碱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吴茱萸碱80~200μg的对照品溶液。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取吴茱萸药材粉末,精密称定,过三号筛,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浓度为50

100%甲醇,料液比为1:10~1:50,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

45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

10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色谱柱长度为100

250mm,直径为2.1

4.6mm,粒径为1.7

5μm,流动相A为纯乙腈,流动相B为含添加剂浓度0.1~0.5%甲酸的水相,采用梯度洗脱,0~21min,5~27%A;21~24min,27~48%A;24~35min,48~55%A;35~50min,55~95%A;50~65min,95%A。
[0021]进一步地,确定13个共有色谱峰,生成标准对照指纹图谱。
[002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方法专属性强、峰识别数目多,得到的吴茱萸指纹图谱能够全面、特征性地反应吴茱萸药材的组成成分,指纹图谱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用于不同基源吴茱萸的鉴别,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共有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明确吴茱萸药材的物质基础。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20批吴茱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吴茱萸标准对照指纹图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吴茱萸药材基源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吴茱萸药材粉末,过三号筛,取通过筛子的粉末,置具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50%~100%甲醇和/或乙醇,料液比为1:5~1:50(固液比g/ml),回流和/或超声处理10

50min,放冷至室温,用体积浓度50%~100%甲醇或50%~10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至回流和/或超声处理原溶液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过滤,即得;b)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指纹图谱;所述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流动相A为纯甲醇或纯乙腈,流动相B为体积浓度0.05%

0.5%甲酸和/或0.05%

0.5%乙酸的水相,流速为0.8mL/min

1.8mL/min,所述进样量为5

30μL,所述检测波长为200

500nm;c)指纹图谱的建立:取3个以上不同产地的、10个以上(优选20个或以上)不同批次的吴茱萸药材分别按步骤a)制备供试品溶液,按步骤b)依次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记录指纹图谱,将所述指纹图谱全部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选择不同产地吴茱萸的指纹图谱中相同相对保留时间均存在的色谱峰作为共有色谱峰,生成标准对照指纹图谱;d)鉴别分析:以步骤c)指纹图谱中共有色谱峰峰面积为数据,用SIMICA14.1(维护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软件界面14.1版本)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

DA),根据OPLS

DA的分图中样本聚集的组别,获得3个以上不同产地样本聚集的组别,以此作为鉴别吴茱萸药材的基源的依据;e)鉴别分析:取待确定基源的吴茱萸药材,按照步骤a)和b)进行操作,获得相应的指纹图谱,于指纹图谱上获得其与上述共有色谱峰对应色谱峰的峰面积,按照步骤d)过程进行用SIMICA 14.1(维护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软件界面14.1版本)进行正交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淼金红利刘艳芳艾散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