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灌胶治具及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灌胶治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凸台,两两相邻的凸台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点间距,每一凸台的宽度小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缝的宽度,每一凸台的长度大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长度或宽度;离型膜,离型膜覆于底座凸设有若干凸台的一侧表面,且离型膜包裹若干凸台。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采用传统灌胶方式形成的显示模组存在的可维修性差、散热不良等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胶治具及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灌胶治具及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需要,LED显示屏正向着点间距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显示更细腻的画面。与此同时,点间距的所缩小导致所用的LED灯珠也变小,这就使得LED显示屏在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变得脆弱。另一方面,环境的湿气一直是导致LED灯珠失效的重要原因。为提高LED显示屏特别是小间距LED显示屏的防撞,防潮能力。近年来,出现了所谓的GOB工艺,即用胶水材料将整个LED显示模组封装起来。这种工艺在市场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也存在先天不足。LED灯珠被胶水封住后,一旦有灯珠失效,则很难进行维修更换,或者维修后有明显的痕迹,大大影响了LED显示屏的美观度。另一方面,被胶水封住后,影响了LED显示屏的散热效果,可能会导致LED显示屏局部过热而导致显示偏色,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灌胶治具及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其旨在解决采用传统灌胶方式形成的显示模组存在的可维修性差、散热不良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灌胶治具,所述灌胶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凸台,两两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点间距,每一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缝的宽度,每一所述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长度或宽度;离型膜,所述离型膜覆于所述底座凸设有所述若干凸台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离型膜包裹所述若干凸台。
[0005]可选地,所述灌胶治具还包括栅格片,所述栅格片上凹设有若干狭缝,所述离型膜粘在所述栅格片上,所述栅格片置于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若干狭缝一一对应嵌入所述若干凸台中,并使得所述离型膜包裹所述若干凸台。
[0006]可选地,所述栅格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覆有压敏胶,所述离型膜粘在所述栅格片覆有所述压敏胶的一侧表面上。
[0007]可选地,所述栅格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且两者之差位于二分之一个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珠高度到一个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珠高度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栅格片通过金属蚀刻或激光切割或片材冲切而成。
[0009]可选地,所述离型膜的表面为雾面或磨砂面或光面。
[001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所述灌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上述的灌胶治具,并将适量的胶水倒在所述灌胶治具的离型膜上;提供一待灌胶显示模组,将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倒扣在所述胶水上,使得所述若干凸台进入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中,得到灌胶组件,并对所述灌胶组件进行抽真空处理;将抽真空处理后的所述灌胶组件置于预设环境中,待所述胶水固化。
[0011]可选地,所述胶水为环氧树脂胶水或者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材料)树脂胶水,所述离型膜为硅油离型膜或氟塑离型膜。
[0012]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倒扣在所述胶水上,使得所述若干凸台进入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中,得到灌胶组件,并对所述灌胶组件进行抽真空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面朝向所述若干凸台,以倒扣在所述胶水上,使得所述若干凸台进入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中,得到所述灌胶组件;将所述灌胶组件送入真空箱进行所述抽真空处理,所述抽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为0.5-10分钟。
[0013]可选地,所述将抽真空处理后的所述灌胶组件置于预设环境中,待所述胶水固化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平移的方式使得所述若干凸台完全陷入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中;在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四角上方放置重物后,根据所述胶水的特性,将其整体置于加温环境或常温环境,以使所述胶水逐渐固化。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灌胶治具及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其灌胶治具的底座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凸台,两两相邻的凸台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点间距,每一凸台的宽度小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缝的宽度,每一凸台的长度大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长度或宽度。其灌胶治具的离型膜覆于底座凸设有若干凸台的一侧表面,且离型膜包裹若干凸台。这样一来,当应用本灌胶治具对待灌胶显示模组进行灌胶时,先将适量的胶水倒在该灌胶治具的离型膜上。接着,将该待灌胶显示模组倒扣在胶水上,使得若干凸台进入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中,得到灌胶组件,并对该灌胶组件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将抽真空处理后的灌胶组件置于预设环境中,待胶水固化,便可完成整个灌胶过程。这样一来,由于底座的一侧表面覆有离型膜,使得胶水倒在该离型膜上,可有效防止胶水固化后将显示模组和底座粘接在一起而无法脱模。又由于灌胶过程中,灌胶治具的底座上的若干凸台进入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相应灯缝(该相应灯缝可以是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纵向灯缝或横向灯缝)中,使得灌胶完成形成的灌胶显示模组,其灌胶层会在对应灯缝处形成相应的缝隙,即得到有缝的灌胶显示模组。这种有缝的灌胶显示模组不仅具有较高的防撞、防潮性能,同时由于有缝的存在,可以更方便的进行维修,维修痕迹小,也更有利于散热;另外,缝的存在也有利于降低灌胶显示模组拼接时形成的模块化效应,且缝有吸光效果,有利于提高显示屏的对比度。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采用传统灌胶方式形成的显示模组存在的可维修性差、散热不良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灌胶治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灌胶治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灌胶治具的局部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灌胶方法的步骤S120的具体流程框图。
[0021]图6为图4所示灌胶方法的步骤S130的具体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灌胶治具100,该灌胶治具100包括底座110与离型膜120,其中,底座110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凸台111,两两相邻的凸台111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待灌胶显示模组(未图示)的点间距,每一凸台111的宽度小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缝的宽度,每一凸台111的长度大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长度或宽度。离型膜120覆于底座110凸设有若干凸台111的一侧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凸台,两两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的中心距等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点间距,每一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缝的宽度,每一所述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长度或宽度;离型膜,所述离型膜覆于所述底座凸设有所述若干凸台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离型膜包裹所述若干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治具还包括栅格片,所述栅格片上凹设有若干狭缝,所述离型膜粘在所述栅格片上,所述栅格片置于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若干狭缝一一对应嵌入所述若干凸台中,并使得所述离型膜包裹所述若干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覆有压敏胶,所述离型膜粘在所述栅格片覆有所述压敏胶的一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且两者之差位于二分之一个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珠高度到一个所述待灌胶显示模组的灯珠高度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片通过金属蚀刻或激光切割或片材冲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的表面为雾面或磨砂面或光面。7.一种显示模组的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如权利要求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贤阳,张金刚,张世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