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40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6
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包括墙底保温层、女儿墙墙体、女儿墙保温层、外墙保温层、铝扣板、龙骨骨架和石材面板;墙底保温层通长设在屋面楼板上;女儿墙墙体浇筑在墙底保温层顶部;女儿墙墙体顶部预埋有第一连接组件,女儿墙墙体外侧面上预埋有第二连接组件;女儿墙保温层覆盖在女儿墙墙体内侧和顶部;外墙保温层覆盖在女儿墙墙体和墙底保温层外侧面;龙骨骨架设在外墙保温层外侧,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石材面板挂接在龙骨骨架外侧;铝扣板罩在女儿墙墙体顶部上方、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女儿墙结构墙体自身存在渗漏隐患,墙体保温过厚影响排水口和顶部排水板的安装难度以及屋顶的保温过厚技术问题。水板的安装难度以及屋顶的保温过厚技术问题。水板的安装难度以及屋顶的保温过厚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与普通节能建筑相比,超低能耗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温厚度要尽量均匀连续,即建筑物的底板、外墙、屋面都要进行高效的保温措施且相互连续;二是传热系数有大幅下降。传统的屋顶女儿墙结构为二次结构砌筑墙体,墙体自身存在渗漏隐患,同时墙体保温过厚,影响排水口及顶部排水板安装,增大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要解决传统的女儿墙结构墙体自身存在渗漏隐患,墙体保温过厚影响排水口和顶部排水板的安装难度以及屋顶的保温过厚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设置在屋面楼板的顶部边缘;在屋面楼板的顶部铺设有屋顶保温层;所述屋顶保温层的四周边缘与屋面楼板的四周边缘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的宽度与女儿墙结构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女儿墙结构包括有墙底保温层、女儿墙墙体、女儿墙保温层、外墙保温层、铝扣板、龙骨骨架和石材面板;所述墙底保温层沿着屋面楼板的外边缘、通长设置在屋顶保温层外侧的屋面楼板上,并且墙底保温层的高度与屋顶保温层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女儿墙墙体浇筑在墙底保温层的顶部,且女儿墙墙体的厚度与墙底保温层的厚度相适应;在女儿墙墙体的顶部预埋有第一连接组件,在女儿墙墙体的外侧面上预埋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屋顶保温层与屋面楼板之间铺设有第一防水层,并且第一防水层的外边缘沿着墙底保温层的内侧面、女儿墙墙体的内侧面和女儿墙墙体的顶面延伸至墙底保温层的外侧面底部以下位置处;所述屋顶保温层的顶面铺设有第二防水层,并且第二防水层的边缘部位向上延伸、覆盖在第一防水层上;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边缘与第一防水层的顶部外侧边平齐;所述女儿墙保温层覆盖在女儿墙墙体内侧和顶部的第二防水层上;所述外墙保温层覆盖在女儿墙墙体和墙底保温层外侧面的第一防水层上,并且外墙保温层的顶部与女儿墙保温层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的顶部铺设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的边缘部位沿着女儿墙保温层的内侧面延伸至外墙保温层的外侧面上;所述龙骨骨架设置在外墙保温层的外侧,且与外墙保温层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龙骨骨架的顶部不超出女儿墙墙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外端超出外墙保温层的外侧面,与龙骨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石材面板挂接在龙骨骨架的外侧;所述铝扣板罩设在女儿墙墙体的顶部上方,且铝扣板的内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折边,铝扣板的外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顶部超出女儿墙保温层的顶部,与铝扣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边的下端与女儿墙墙体内侧的第三防水层相连,且在连接缝处涂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折边的下端位于石材面板的顶部上方,且在第二折边与石材面板的间隙处填充有第二密封条;所述
石材面板在对应龙骨骨架的位置处、与龙骨骨架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外边缘延伸至女儿墙结构外侧面底边下方位置处,且覆盖在被动房主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三防水层的边缘与女儿墙墙体顶面之间的间距为不小于300mm。
[0007]优选的,所述女儿墙墙体的高度为400mm~500mm;所述墙底保温层的高度为340mm~360mm。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2mm,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为2mm~4mm,所述第三防水层的厚度为2mm~4mm。
[0009]优选的,所述女儿墙保温层的厚度为120mm~140mm;所述屋顶保温层的高度为340mm~360mm;所述外墙保温层的厚度为340mm~360mm。
[0010]优选的,所述铝扣板的底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横撑;所述横撑的外端与龙骨骨架通过竖撑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一锚固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锚栓;所述第一锚固板设置在女儿墙墙体的顶部上方,且通过第一锚栓与女儿墙墙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有两块,沿纵向间隔布置,且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超出女儿墙保温层的顶面;两块第一连接板超出女儿墙保温层顶面的部位对应夹持在横撑的前后两侧,且与横撑焊接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二锚固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锚栓;所述第二锚固板设置在女儿墙墙体的外侧,且通过第二锚栓与女儿墙墙体固定;在第二锚固板与女儿墙墙体之间垫设有木块;所述第二连接板有两块,沿纵向间隔布置,且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超出外墙保温层的外侧面;两块第二连接板超出外墙保温层外侧面的部位对应夹持在龙骨骨架上,且龙骨骨架通过螺栓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的女儿墙结构在女儿墙墙体的底部设置墙底保温层,有效减少了女儿墙墙体两侧的保温厚度及不保温的宽度,节省保温材料;同时也解决了排水口和顶部排水板的安装难度,减小屋顶保温层太厚的技术问题。
[0015]2、本技术的墙底保温层直接设置在屋面楼板的顶部,并且在墙底保温层的外侧及屋面楼板的顶部铺设第一防水层,保证墙底保温层与墙底保温层结合的密实性,增强了气密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女儿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女儿墙墙体设置在屋面楼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铝中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屋面楼板、2-屋顶保温层、3-墙底保温层、4-女儿墙墙体、5-女儿墙保温层、6-外墙保温层、7-铝扣板、7.1-第一折边、7.2-第二折边、8-龙骨骨架、9-石材面板、10-第一连接组件、10.1-第一锚固板、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一锚
栓、11-第二连接组件、11.1-第二锚固板、11.2-第二连接板、11.3-第二锚栓、12-第一防水层、13-第二防水层、14-第三防水层、15-第一密封条、16-第二密封条、17-横撑、18-竖撑、19-螺栓、20-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5所示,这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设置在屋面楼板1的顶部边缘;在屋面楼板1的顶部铺设有屋顶保温层2;所述屋顶保温层2的四周边缘与屋面楼板1的四周边缘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的宽度与女儿墙结构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女儿墙结构包括有墙底保温层3、女儿墙墙体4、女儿墙保温层5、外墙保温层6、铝扣板7、龙骨骨架8和石材面板9;所述墙底保温层3沿着屋面楼板1的外边缘、通长设置在屋顶保温层2外侧的屋面楼板1上,并且墙底保温层3的高度与屋顶保温层2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女儿墙墙体4浇筑在墙底保温层3的顶部,且女儿墙墙体4的厚度与墙底保温层3的厚度相适应;在女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房屋顶的女儿墙结构,设置在屋面楼板(1)的顶部边缘;在屋面楼板(1)的顶部铺设有屋顶保温层(2);所述屋顶保温层(2)的四周边缘与屋面楼板(1)的四周边缘之间留有间距,且间距的宽度与女儿墙结构的厚度相适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结构包括有墙底保温层(3)、女儿墙墙体(4)、女儿墙保温层(5)、外墙保温层(6)、铝扣板(7)、龙骨骨架(8)和石材面板(9);所述墙底保温层(3)沿着屋面楼板(1)的外边缘、通长设置在屋顶保温层(2)外侧的屋面楼板(1)上,并且墙底保温层(3)的高度与屋顶保温层(2)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女儿墙墙体(4)浇筑在墙底保温层(3)的顶部,且女儿墙墙体(4)的厚度与墙底保温层(3)的厚度相适应;在女儿墙墙体(4)的顶部预埋有第一连接组件(10),在女儿墙墙体(4)的外侧面上预埋有第二连接组件(11);所述屋顶保温层(2)与屋面楼板(1)之间铺设有第一防水层(12),并且第一防水层(12)的外边缘沿着墙底保温层(3)的内侧面、女儿墙墙体(4)的内侧面和女儿墙墙体(4)的顶面延伸至墙底保温层(3)的外侧面底部以下位置处;所述屋顶保温层(2)的顶面铺设有第二防水层(13),并且第二防水层(13)的边缘部位向上延伸、覆盖在第一防水层(12)上;所述第二防水层(13)的外边缘与第一防水层(12)的顶部外侧边平齐;所述女儿墙保温层(5)覆盖在女儿墙墙体(4)内侧和顶部的第二防水层(13)上;所述外墙保温层(6)覆盖在女儿墙墙体(4)和墙底保温层(3)外侧面的第一防水层(12)上,并且外墙保温层(6)的顶部与女儿墙保温层(5)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层(13)的顶部铺设有第三防水层(14);所述第三防水层(14)的边缘部位沿着女儿墙保温层(5)的内侧面延伸至外墙保温层(6)的外侧面上;所述龙骨骨架(8)设置在外墙保温层(6)的外侧,且与外墙保温层(6)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龙骨骨架(8)的顶部不超出女儿墙墙体(4)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1)的外端超出外墙保温层(6)的外侧面,与龙骨骨架(8)固定连接;所述石材面板(9)挂接在龙骨骨架(8)的外侧;所述铝扣板(7)罩设在女儿墙墙体(4)的顶部上方,且铝扣板(7)的内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折边(7.1),铝扣板(7)的外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折边(7.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的顶部超出女儿墙保温层(5)的顶部,与铝扣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边(7.1)的下端与女儿墙墙体(4)内侧的第三防水层(14)相连,且在连接缝处涂有第一密封条(15);所述第二折边(7.2)的下端位于石材面板(9)的顶部上方,且在第二折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丹张博昊杨振兴孙鸿志张思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