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拍合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40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拍合式继电器。触头组件包括:一对静触头,相对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一个动触头,用于与一对静触头电接触;衔铁,通过弹性部件与动触头相互连接,使得动触头能够在衔铁的驱动下运动到与静触头接触或断开的位置;和导磁件。导磁件包括:第一导磁件,相对动触头固定设置;和/或第二导磁件,相对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且第二导磁件和静触头的静触点被设置在动触头的同一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拍合式继电器连接的电路出现短路时,导磁件就会被短路电流磁化,使得导磁件能够在动触头上产生朝向静触头的吸力,该吸力能够抵消霍姆力的作用,提高了拍合式继电器抗短路电流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拍合式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包括该触头组件的拍合式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拍合式继电器通常包括一对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在一对静触头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凸起的静触点,在动触头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的动触点。动触头上的两个动触点用于与一对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电接触。
[0003]拍合式继电器连接的电路出现短路时,流经动触头和静触头的电流非常大,这会产生使动触头朝与静触头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斥力,该斥力通常被称为霍姆力。一旦动触头和静触头在霍姆力的作用下分离,就会产生电弧,导致拍合式继电器被烧毁。
[0004]为了抵抗短路电流,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
[0005](1)增加触点压力方案:由于短路电流产生的霍姆力与触点压力方向相反,增加触点压力可以提高触点力斥开时霍姆力,而达到提高抗短路电流能力。但是触点压力提升对于电磁系统有更高的要求,一般这种方案能够提升的抗短路电流能力非常有限。
[0006](2)两触点接触方案:将电流分流,可显著降低产生的霍姆力,同时动静触头间的平行电流会提供吸力以抵消部分霍姆力,使得产品抗短路能力上升,但此种方案对于触点的平面度要求相当高,并且两个触点的触点烧蚀不会完全一致,工作一段时间后,便会只有单触点接触。
[0007](3)平行导体方案:利用两个平行导体间产生斥力的相互补偿,以达到提升抗短路电流能力。一般该结构会用到簧片,承载电流能力比较有限,在大电流额定工况下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包括:一对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相对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一个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用于与所述一对静触头电接触;衔铁,所述衔铁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动触头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在所述衔铁的驱动下运动到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断开的位置;和导磁件。导磁件包括:第一导磁件,相对所述动触头固定设置;和/或第二导磁件,相对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磁件和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被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的同一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触头包括:桥接部,具有面对所述静触点的底面和背对所述静触点的顶面;和两个动触点,形成在所述桥接部的底面上,适于与两个静触点分别电接触。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磁件被固定在所述桥接部
的顶面、底面或侧面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一对静触头中的一个上;或者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外壳上;或者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线圈骨架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磁芯上或者与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磁芯一体成型。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磁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磁件和所述桥接部的底面的正下方。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轭铁上,另一端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衔铁和所述动触头的桥接部上,所述弹性部件适于在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将所述动触头复位到初始位置。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为呈L型的弹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预定角度,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部分的末端部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轭铁上,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部分的末端部被固定到所述动触头的桥接部上,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部分的根部和末端部之间的一个部位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衔铁上。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静触头中的每个具有伸出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外壳的外部的用于电连接的连接端。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磁件的导磁性能优于所述动触头的导磁性能;且所述动触头的导电性能优于所述导磁件的导电性能。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拍合式继电器,包括:外壳;电磁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中;和权利要求

中任一项所述的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动触头适于在与所述一对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一对静触头电分离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磁组件用于向所述衔铁提供电磁力,以通过所述衔铁驱动所述动触头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或者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线圈;轭铁,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外侧;和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中,且其下端固定到所述轭铁上,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磁芯的上端的上方并活动地连接到所述轭铁上。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磁组件还包括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中心通孔中。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拍合式继电器还包括限位部件,该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固定到所述外壳上,用于将所述动触头限制在所述打开位置处。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板,固定到所述外壳上;和弹性垫,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用于与所述动触头弹性接触。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盒体,具有开口;和基板,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开口上,所述一对静触头和所述限位部件被固定到所述基板上。
[0025]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当拍合式继电器连接的电路出现短路时,导磁件就会被短路电流磁化,使得导磁件能够在动触头上产生朝向静触头的吸
力,该吸力能够抵消霍姆力的作用,提高了拍合式继电器抗短路电流能力。
[0026]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7]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拍合式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显示图1所示的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电磁组件的从一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显示图1所示的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电磁组件的从另一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4显示图1所示的拍合式继电器的限位部件的示意图;
[0031]图5显示图1所示的拍合式继电器的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的静触头、第二导磁件和限位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相对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一个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用于与所述一对静触头电接触;衔铁,所述衔铁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动触头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在所述衔铁的驱动下运动到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断开的位置;和导磁件,包括:第一导磁件,相对所述动触头固定设置;和/或第二导磁件,相对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壳体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磁件和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被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桥接部,具有面对所述静触点的底面和背对所述静触点的顶面;和两个动触点,形成在所述桥接部的底面上,适于与两个静触点分别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被固定在所述桥接部的顶面、底面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一对静触头中的一个上;或者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外壳上;或者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线圈骨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件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磁芯上或者与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磁芯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磁件和所述桥接部的底面的正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轭铁上,另一端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衔铁和所述动触头的桥接部上,所述弹性部件适于在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将所述动触头复位到初始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呈L型的弹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弯折预定角度,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部分的末端部被固定到所述拍合式继电器的轭铁上,所述弹性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乔旭贾勇董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