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避震结构以及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2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轮子避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轮子避震结构以及移动设备。其中,轮子避震结构包括支撑架、活动架、避震件、阻尼器以及轮子,活动架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支撑架,活动架另一端和轮子转动连接,避震件安装于支撑架与活动架之间,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件以及第二摩擦件,第一摩擦件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二摩擦件安装在活动架上,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件相互接触,阻尼器用于减弱避震件的振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轮子增加阻尼器,该阻尼器可在减缓避震件的伸缩方向形成阻尼,可减缓避震件在震动过程中,收缩或拉伸过快所产生的震动问题,使得轮子以及移动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轮子以及移动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轮子以及移动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子避震结构以及移动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轮子避震
,尤其涉及一种轮子避震结构以及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机器人底盘设计多用到万向轮。
[0003]万向轮包括脚轮以及脚轮支架,脚轮安装在脚轮支架下方,脚轮与脚轮支架上下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可上下摆动的摆杆组件连接,为了减轻机器人的震动,目前机器人底盘的万向轮大加入了弹簧避震,弹簧的顶端与脚轮支架抵接,底端与摆杆组件抵接。虽然弹簧避震可以减轻震动效果,但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震动,万向轮中的避震弹簧容易收缩或拉伸过快,产生震动,从而影响了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子避震结构以及移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子避震结构的避震件容易收缩或拉伸过快,产生震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轮子避震结构,包括:
[0006]支撑架、活动架以及轮子,所述活动架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活动架另一端和所述轮子转动连接;
[0007]避震件,所述避震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与活动架之间,用于减缓所述活动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运动;
[0008]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件以及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摩擦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摩擦件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相互抵接,所述阻尼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摩擦件相对所述第一摩擦件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阻尼以减弱所述避震件的振幅。r/>[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件内部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二摩擦件伸入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抵接,或,
[0010]所述第二摩擦件内部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一摩擦件伸入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抵接。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件具有间距设置的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件具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分别与所述内摩擦片和所述外摩擦片抵接,或,
[0012]所述第二摩擦件具有间距设置的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件具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分别与所述内摩擦片和所述外摩擦片抵接。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器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均为弹性片,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以用于调节所述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之间的间距。
[00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子避震结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活动架一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转轴的外周缘上套设有用于增加活动架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的阻尼件。
[00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摩擦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相互抵接。
[00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活动架的一端设置转轴安装孔,所述阻尼件设置于所述转轴安装孔内并套接于所述转轴的外周缘,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安装孔。
[00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限位口,所述活动架具有横梁,所述横梁位于所述限位口内,所述限位口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横梁抵接以限制所述活动架的运动。
[00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底面对应所述避震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活动架的顶面对应所述避震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避震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
[0019]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的底部安装有上述的轮子避震结构。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技术为轮子增加阻尼器,该阻尼器可在减缓避震件的伸缩方向形成阻尼,可减缓避震件在震动过程中,收缩或拉伸过快所产生的震动问题,使得轮子以及移动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轮子避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轮子避震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所示轮子避震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所示轮子避震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5是沿图4所示A

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6是图1所示轮子避震结构部分零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图1所示轮子避震结构中的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轮子避震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轮子避震结构的阻尼器的主视示意图;
[0032]图11是图10沿B

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轮子避震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请参看图1及图2,示出了一种轮子避震结构,包括支撑架1、活动架2、底座3、转轴4、避震件5、阻尼器6以及轮子7。
[0037]请参看图3,底座3的顶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底座3可以与支撑架1是各自独立的部件,两者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底座3也可以是支撑架1延伸出的一个部位。
[0038]底座3靠近活动架2的一端设置转轴安装孔(图未标记),活动架2一端具有安装孔,转轴4穿入该转轴安装孔和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活动架2可相对于底座3以及支撑架1绕转轴4转动,可选的,转轴4的外周缘套设有用于增加活动架2与转轴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子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活动架以及轮子,所述活动架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活动架另一端和所述轮子转动连接;避震件,所述避震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与活动架之间,用于减缓所述活动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运动;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件以及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摩擦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摩擦件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相互抵接,所述阻尼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摩擦件相对所述第一摩擦件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阻尼以减弱所述避震件的振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内部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二摩擦件设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内侧壁抵接,或,所述第二摩擦件内部具有活动空间,所述第一摩擦件设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第一摩擦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的内侧壁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子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具有间距设置的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件具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分别与所述内摩擦片和所述外摩擦片抵接,或,所述第二摩擦件具有间距设置的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件具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分别与所述内摩擦片和所述外摩擦片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子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内摩擦片以及外摩擦片均为弹性片,所述调节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