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10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所述蓄水池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蓄水池右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板,所述蓄水池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拦截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蓄水池、第一溢流坎和第二拦截网等结构配合以实现多级消能的优点,整体结构安装在阶梯水坝的上流第一阶梯的水平区域,通过上流区域的水沿着引流板的斜面流入蓄水池内部,可引导快速流动的水流沿着缓冲板的斜面向上冲击,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和防撞板的阻挡,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使其在蓄水池内部蓄水,这样便可以达到多级消能的目的。级消能的目的。级消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坝
,具体是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等,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水坝的样式也分为多种多样,其中就有阶梯式水坝。
[0003]现有的阶梯式水坝大多都是以引流为主要目的,虽然可以快速将水流引入下流河道,但是当水流从高阶梯流下至下节阶梯时,由于高度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快速流动的水流会对下流河床造成一定的损坏。
[0004]另外,由于河水中通常会漂浮大量的水草等漂浮物和夹杂着淤泥、石块等,这些漂浮物会随着水流流至下流河床,长时间的堆积会改变下流河床的结构变化,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具有多级消能和拉截浮物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所述蓄水池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蓄水池右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板,所述蓄水池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拦截区,所述第一拦截区右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溢流坎,所述第一溢流坎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拦截网,所述第一拦截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拦截区,所述第二拦截区右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溢流坎,所述第二溢流坎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拦截网,所述第一拦截区和第二拦截区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挂钩,通过多级蓄水对水实现消能,蓄水的过程就是在降低水流流速带来的冲击力,实现了防汛目的,可避免水的冲击力带来损害;层层拦截可使得该装置对水体实现截污功能,可把垃圾控制在上流区域,可定期清理拦截在上流的垃圾和水草、砂砾等。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板的右端和缓冲板的左端均采用斜坡结构,上流区域的水沿着引流板的斜面流入蓄水池内部,可引导快速流动的水流沿着缓冲板的斜面向上冲击,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和防撞板的阻挡,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坎的高度值在同一水平线上比第二溢流坎的高度值大,这样设计可使得蓄水池、第一拦截区和第二拦截区内蓄水的量逐渐减少,可保证水流缓慢流入下流区域,也是减小冲击力。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池右端的上端开设有溢流口,所述防撞板位于溢流口内,有了防撞板的阻挡,可防止喘急的水流以高流速的形式流入下阶段,使水流在蓄水池内蓄水,漫过防撞板的水,会通过溢流口流入第一拦截区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钩的外侧沿环形等距安装有倒钩,挂钩的存在,可将在第一拦截区和第二拦截区中随水流漂浮的水草勾挂住,防止其水水流流入下流区域。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拦截区内挂钩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比第二拦截区内挂钩的高度高,这样设计可使得蓄水池、第一拦截区和第二拦截区内蓄水的量逐渐减少,可保证水流缓慢流入下流区域,也是减小冲击力。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蓄水池、第一溢流坎和第二拦截网等结构配合以实现多级消能的优点,整体结构安装在阶梯水坝的上流第一阶梯的水平区域,通过上流区域的水沿着引流板的斜面流入蓄水池内部,可引导快速流动的水流沿着缓冲板的斜面向上冲击,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和防撞板的阻挡,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使其在蓄水池内部蓄水,当水漫过防撞板顶部时,会流入第一拦截区内部,并在第一拦截区内蓄水,当水漫过第一溢流坎时,会流入第二拦截区内部,并在第二拦截区内蓄水,蓄水的过程就是在降低水流流速带来的冲击力,水漫过第二溢流坎便会缓缓流入下阶梯,通过多级蓄水对水实现消能,实现了防汛目的,可避免水的冲击力带来损害,这样便可以达到多级消能的目的。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蓄水池、第一拦截区和挂钩等结构配合以实现拦截浮物的优点,当上流的水流入蓄水池内时,会夹杂着水草和砂砾等,体积较大的砂砾会慢慢堆积在蓄水池的底部,水草和小颗粒砂砾会随着漫过的水流入第一拦截区内部,蓄水过程中,水位慢慢上升,挂钩会将一部分水草勾挂住,砂砾便会堆积在第一拦截区底部,通过第一拦截网的拦截可防止水草和浮物垃圾随着漫过的水流入第二拦截区内部,第二拦截区内蓄水的过程中,挂钩会勾挂住随水流在流动的小根茎水草,并通过第二拦截网的拦截,可把垃圾控制在上流区域,层层拦截可使得该装置对水体实现截污功能,可定期清理拦截在上流的垃圾和水草、砂砾等,这样便可以达到拦截浮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蓄水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蓄水池;2、引流板;3、第一拦截区;4、第一溢流坎;5、第一拦截网;6、第二拦截区;7、第二溢流坎;8、第二拦截网;9、挂钩;10、缓冲板;11、防撞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包括蓄水池1,蓄水池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2,蓄水池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蓄水池1右端的
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板11,蓄水池1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拦截区3,第一拦截区3右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溢流坎4,第一溢流坎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拦截网5,第一拦截区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拦截区6,第二拦截区6右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溢流坎7,第二溢流坎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拦截网8,第一拦截区3和第二拦截区6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挂钩9,通过多级蓄水对水实现消能,蓄水的过程就是在降低水流流速带来的冲击力,实现了防汛目的,可避免水的冲击力带来损害;层层拦截可使得该装置对水体实现截污功能,可把垃圾控制在上流区域,可定期清理拦截在上流的垃圾和水草、砂砾等。
[0022]其中,引流板2的右端和缓冲板10的左端均采用斜坡结构,上流区域的水沿着引流板2的斜面流入蓄水池1内部,可引导快速流动的水流沿着缓冲板10的斜面向上冲击,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和防撞板11的阻挡,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
[0023]其中,第一溢流坎4的高度值在同一水平线上比第二溢流坎7的高度值大,这样设计可使得蓄水池1、第一拦截区3和第二拦截区6内蓄水的量逐渐减少,可保证水流缓慢流入下流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溢流坎多级消能结构,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板(2),所述蓄水池(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所述蓄水池(1)右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板(11),所述蓄水池(1)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拦截区(3),所述第一拦截区(3)右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溢流坎(4),所述第一溢流坎(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拦截网(5),所述第一拦截区(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拦截区(6),所述第二拦截区(6)右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溢流坎(7),所述第二溢流坎(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拦截网(8),所述第一拦截区(3)和第二拦截区(6)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挂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林陈从江杨刚李梦莹许秀丽彭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七冶贵龙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