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05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机壳(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机壳(1)的内部形成空腔(4),端盖(2)的中间处往内拉伸出翻边(3),翻边(3)伸入到空腔(4)里面并围成轴承室(5),轴承室(5)两端开口,在空腔(4)里面、轴承室(5)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10)。它轴承间距小并能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及噪音,与此同时,它的径向尺寸小、体积小,能满足应用设备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尤其涉及电机外壳的端盖。2、 背景^支术现有的空调器、空气清新机、风扇的电机的端盖轴承室均采用内拉伸或 者外拉伸的结构,其中内拉伸轴承室的端盖结构使电机结构紧凑、轴承间距小、能有效减少电 机的振动及噪音,但电机的径向尺寸大、体积偏大,不能满足窗式空调器、 盘管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空气清新机、风扇等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 求。外拉伸轴承室的端盖结构使电机径向尺寸小、体积小,能解决窗式空调 器、盘管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空气清新机、风扇等内部装配结构紧凑 的要求。但轴向尺寸偏大、电机结构不紧凑,轴承间距大使电机的振动及噪 音大,安装负载困难。传统的内拉伸轴承室的端盖结构如图1所示,在轴承室A的外面设置有 往内凹的凸台B,凸台B的设置占据了内腔C的一定空间,使定子两侧上的 线圈不能容纳在轴承室A的外面,导致电机外壳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都偏 大,不符合其它设备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求。并且端盖的结构复杂,耗材 更多,成本更高。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的外壳 构,它的轴承间距小并能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及噪音,与此同时,它的径向 尺寸小、体积小,能满足应用设备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求。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机壳的两端设置有端盖,机壳的内部形成空腔,端 盖的中间处往内拉伸出翻边,翻边伸入到空腔里面并围成轴承室,轴承室两 端开口,在空腔里面、轴承室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由于轴承室是内拉伸的,因此轴承间距小并能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及噪音,与此同时,它充分利用轴 承室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纳定子上的线圈绕组或者转子风叶,使电机 外壳的径向尺寸小、体积小,能满足应用设备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求,并且 端盖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耗材少,制造成本低。上述所述的轴承室外侧开口用外盖挡板挡住,外盖挡板安装在端盖上, 外盖挡板可以有效阻挡灰尘进入轴承室。上述所述的外盖挡板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铆钉铆合的方式或者焊接的 方式安装在端盖上。上述所述的其中一块外盖挡板中间开有轴伸孔,电机转轴可以从轴伸孔 伸出夕卜壳。上述所述在端盖中与翻边相连的部分板件是平板状,保证轴承室外面的 空间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所述翻边与部分板件的夹角为直角。上述所述的机壳是由两个筒体组成,筒体尾端是设置端盖,筒体与端盖 是一体成形的,在筒体的开口端设置装配面,两筒体通过装配面安装在一起。 上述所述的机壳是由两个端盖和一个筒体组成,在筒体两端安装端盖。4、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图l是传统的电机外壳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示意图 图4是采用图2技术方案的电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采用图3技术方案的电机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的外壳 结构,机壳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机壳1的内部形成空腔4,端盖2的中间 处往内拉伸出翻边3,翻边3伸入到空腔4里面并围成轴承室5,轴承室5 两端开口, 在空腔4里面、轴承室5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 可以容纳定子、转子的端部。轴承室5外侧开口用外盖挡板7挡住,外盖挡 板7安装在端盖2上。外盖挡板7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铆钉铆合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端盖2上。如图2图3所示,外盖挡板7的边缘处设置 有钩扣12,钩扣12扣合在端盖2上,在其中一块外盖挡板7中间开有轴伸 孔ll。所述在端盖2中与翻边3相连的部分板件6是平板状,翻边3与部分 板件6的夹角为直角。如图3、图5所示,机壳1是由两个筒体8组成,筒体8尾端是设置端 盖2,筒体8与端盖2是一体成形的,在筒体8的开口端设置装配面9,两筒 体8通过装配面9安装在一起。如图2、图4所示,机壳1是由两个端盖2 和一个筒体8组成,在筒体8两端安装端盖2。在端盖2安装有螺栓13,可 以用来安装固定整个电机。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机壳(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机壳(1)的内部形成空腔(4),其特征在于端盖(2)的中间处往内拉伸出翻边(3),翻边(3)伸入到空腔(4)里面并围成轴承室(5),轴承室(5)两端开口,在空腔(4)里面、轴承室(5)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室(5)外 侧开口用外盖挡板(7)挡住,外盖挡板(7)安装在端盖(2)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盖挡板(7) 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铆钉铆合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端盖(2)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块外 盖挡板(7 )中间开有轴伸孔(11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在端盖(2)中与翻边(3)相连的部分板件(6)是平板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翻边(3)与部 分板件(6)的夹角为直角。7、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机 壳(1)是由两个筒体(8)组成,筒体(8)尾端是设置端盖(2),筒体(8) 与端盖(2)是一体成形的,在筒体(8)的开口端设置装配面(9),两筒 体(8 )通过装配面(9 )安装在一起。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机 壳(1)是由两个端盖(2)和一个筒体(8)组成,在筒体(8)两端安装端盖 (2)。专利摘要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机壳(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机壳(1)的内部形成空腔(4),端盖(2)的中间处往内拉伸出翻边(3),翻边(3)伸入到空腔(4)里面并围成轴承室(5),轴承室(5)两端开口,在空腔(4)里面、轴承室(5)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10)。它轴承间距小并能有效减少电机的振动及噪音,与此同时,它的径向尺寸小、体积小,能满足应用设备内部装配结构紧凑的要求。文档编号H02K5/04GK201113612SQ200720055139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鲁楚平 申请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机壳(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机壳(1)的内部形成空腔(4),其特征在于:端盖(2)的中间处往内拉伸出翻边(3),翻边(3)伸入到空腔(4)里面并围成轴承室(5),轴承室(5)两端开口,在空腔(4)里面、轴承室(5)的外面形成容置空间(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