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92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包括密闭的水冷柜、功率柜及控制柜,所述水冷柜内设有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动力推进的船舶系统振动大、噪音高,尾气排放不符合日益提升的环保理念并且影响乘坐人群感受。基于此,纯电船舶推进系统应运而生,其优点在于运行噪音低,无污染性尾气排放,对环境比较友好。目前比较成熟的直流推进方案关注的重点在于电力推进系统的原理,对于系统的结构布局和散热形式等方面关注较少,多适用于较大功率的船舶,要求布置的舱室空间较大。当船舶舱室空间受限、散热条件较差时,现有成熟的直流推进方案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靠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包括密闭的水冷柜、功率柜及控制柜,所述水冷柜内设有液

液换热器和内循环泵,所述水冷柜与所述功率柜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水冷柜、功率柜和所述控制柜内设有内循环风道,所述第一隔板上安装有第一循环风机和气

液换热器,所述液

液换热器设有液冷内循环管道和延伸至水冷柜外的液冷外循环管道,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延伸至所述功率柜和所述控制柜内,所述内循环泵和所述气

液换热器均与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循环风道包括设于功率柜内的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对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柜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一端与所述控制柜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

液换热器的进气口对接,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液

液换热器上设有内冷却液出液接口和内冷却液回液接口,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设于所述内冷却液出液接口和所述内冷却液回液接口之间,所述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均与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靠近所述内冷却液出液接口的一端设有两根并联的支管,所述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与其中一根所述支管连接,所述气

液换热器与另一根所述支管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循环泵的入口侧连接有稳压罐,所述稳压罐内预充压力气体并设有囊体。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囊体内填充有内冷却液。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

液换热器采用的外冷却液为海水,内冷却液为乙二醇、纯水、或乙二醇与纯水的混合物。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通道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
上设有第二循环风机。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回风通道之间设有第三隔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回风通道上方,所述出风通道顶部设有中间直流母排和快速熔断器,所述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位于所述出风通道中部,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下侧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具有间隙,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上侧与所述中间直流母排和快速熔断器之间具有间隙。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通道内设有交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电容器和电抗器,所述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设于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气

液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电容器和电抗器设于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气

液换热器的一侧,所述整流模块位于所述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的上方,所述逆变模块位于所述电容器和电抗器的上方。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柜上设有一组以上对外冷却接口,所述对外冷却接口包括与所述内冷却液出液接口连接的对外出液接口、以及与所述内冷却液回液接口连接的对外回液接口。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外出液接口和所述对外回液接口外周设有卡箍且内周设有螺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采用密闭式的散热方式,功率柜内主要发热器件整流模块、逆变模块直接进行液冷散热,柜内其余发热较少的部分器件通过柜内的第一循环风机和气

液换热器辅助散热,确保所有的热量均通过外部冷却液带走。密闭式的散热形式使得柜体结构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护等级,使得装置环境适应性更强,且装置的水冷部分独立成柜,既可以独立使用,又方便单元柜的拼柜连接,也适应较小空间的船舶舱室布局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船舶直流配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内部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内部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内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的功率柜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中的水冷柜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中的对外冷却接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的电路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7]图中各标号表示:1、水冷柜;11、第一隔板;12、第一循环风机;2、功率柜;20、交流断路器;21、出风通道;22、回风通道;221、第二隔板;23、第二循环风机;24、第三隔板;25、中间直流母排;26、快速熔断器;27、直流断路器;28、电容器;29、电抗器;3、整流模块;4、逆变模块;5、液

液换热器;51、外冷却液进液接口;52、外冷却液出液接口;53、内冷却液出液接口;54、内冷却液回液接口;55、液冷内循环管道;56、外循环泵;57、过滤器;6、内循环泵;61、
稳压罐;7、气

液换热器;8、对外冷却接口;81、对外出液接口;82、对外回液接口;83、卡箍;9、控制柜;91、接触器;92、继电器;93、出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图1至图9示出了本技术船舶直流配电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包括密闭的水冷柜1、功率柜2及控制柜9,水冷柜1内设有液

液换热器5和内循环泵6,水冷柜1与功率柜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1,功率柜2内设有出风通道21和回风通道22,出风通道21内设有整流模块3和逆变模块4,第一隔板11与出风通道21对应处设有第一循环风机12,第一隔板11与回风通道22对应处设有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包括密闭的水冷柜(1)、功率柜(2)及控制柜(9),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柜(1)内设有液

液换热器(5)和内循环泵(6),所述水冷柜(1)与所述功率柜(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1),所述水冷柜(1)、功率柜(2)和所述控制柜(9)内设有内循环风道,所述第一隔板(11)上安装有第一循环风机(12)和气

液换热器(7),所述液

液换热器(5)设有液冷内循环管道(55)和延伸至水冷柜(1)外的液冷外循环管道,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55)延伸至所述功率柜(2)和所述控制柜(9)内,所述内循环泵(6)和所述气

液换热器(7)均与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5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道包括设于功率柜(2)内的出风通道(21)和回风通道(22),所述出风通道(21)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风机(12)的出风口对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柜(9)连通,所述回风通道(22)一端与所述控制柜(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

液换热器(7)的进气口对接,所述出风通道(21)内设有整流模块(3)和逆变模块(4),所述液

液换热器(5)上设有内冷却液出液接口(53)和内冷却液回液接口(54),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55)设于所述内冷却液出液接口(53)和所述内冷却液回液接口(54)之间,所述整流模块(3)和逆变模块(4)均与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5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内循环管道(55)靠近所述内冷却液出液接口(53)的一端设有两根并联的支管,所述整流模块(3)和逆变模块(4)与其中一根所述支管连接,所述气

液换热器(7)与另一根所述支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泵(6)的入口侧连接有稳压罐(61),所述稳压罐(61)内预充压力气体并设有囊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直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内填充有内冷却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坤王婷黄启钊钱正彦刘曦程侯海波何正科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