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86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包括铝基板、蓝光源、红光源和绿光源,所述蓝光源设置于铝基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蓝光源的外围,横向和纵向设置的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蓝光源设置在铝基板发光面的中心位置,在蓝光源的四周横向和纵向布置多个对称设置的红光源和绿光源,通过对绿光源、红光源和蓝光源的光通量比按照6:3:1设置,可以消除混合光源中的色斑,解决了小面积RGB光源,各颜色光线混合不均匀,出现色斑的问题。出现色斑的问题。出现色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投影照明中需要一个矩形的照明光斑,其中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源混合后形成白平衡的RGB组合光源,由于每一个光源点处在不同的位置,照射出去后往往会出现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斑,因此,大多数在使用多个不同颜色的光源制作不同颜色的彩色光线时,通过光学器件对混合光源进行消除色斑。
[0003]但是,由于现阶段追求更小体积,更短光程,更大功率的单色光源组合,因此通过光学器件混合后,还是会出现由于几何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包括铝基板、蓝光源、红光源和绿光源,所述蓝光源设置于铝基板发光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蓝光源的外围,横向和纵向设置的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间隔均匀设置。
[0007]本技术优选的,多个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和一个蓝光源矩阵式排列,横向和纵向数量相同,且该数量为奇数,即列数与行数相等,均为2N+1个,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
[0008]本技术优选的,横向或纵向设置的所述红光源数量总和与绿光源的数量总和相等。
[0009]本技术优选的,横向或纵向设置的多个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几何对称。
[0010]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绿光源、红光源和蓝光源能实现白平衡,即光通量总和比为:6:3:1。
[0011]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照明系统,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固定组件和透镜,多个所述混合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固定组件上,所述透镜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一侧,用于透射混合光源发射出的光。
[0012]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与底座连接,多个所述混合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透镜设置于壳体的另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蓝光源设置在铝基板发光面的中心位置,在蓝光源的四周横向和纵向布置多个对称设置的红光源和绿光源,通过对绿光源、红光源和蓝光源的光通量比按照6:3:1设置,可以消除混合光源中的色斑,解决了小面积RGB光源,各颜色光线混合不均匀,出现色斑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如图1所示,包括铝基板1、蓝光源2、红光源3和绿光源4,蓝光源2设置于铝基板1发光面的中心位置,红光源2和绿光源4正列排布设置于蓝光源2的外围,横向和纵向设置的红光源2和绿光源4间隔均匀设置。
[0022]如图1

3所示,多个红光源3和绿光源4和一个蓝光源2矩阵式排列,横向和纵向数量相同,且该数量为奇数,即列数与行数相等,均为2N+1个,其中 N为不小于1的整数。
[0023]如图1

3所示,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红光源3数量总和与绿光源4的数量总和相等。
[0024]如图1

3所示,横向或纵向设置的多个红光源3和绿光源4,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几何对称。
[0025]如图1

3所示,绿光源4、红光源3和蓝光源2能实现白平衡,即光通量总和比为:6:3:1。
[0026]如图1所示,位于蓝光源2外围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红光源3和绿光源4的总数量为3,红光源3和绿光源4间隔设置,其中红光源位于绿光源的两侧,蓝光源2、红光源3和绿光源4的数量比为:1:4:4;
[0027]优选地,为在进行二次光学设计时具有更好的消除色斑的效果,在靠近蓝光源2的边缘上优选设置绿光源4。
[0028]如图2所示,位于蓝光源2外围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红光源3和绿光源4的总数量为3,红光源3和绿光源4间隔设置,其中绿光源位于红光源的两侧,蓝光源2、红光源3和绿光源4的数量比为:1:4:4。
[0029]如图3所示,位于蓝光源2外围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红光源3和绿光源4的总数量为5,红光源3和绿光源4间隔设置,蓝光源2、红光源3和绿光源4 的数量比为:1:12:12。
[0030]如图6所示,绿光源4、红光源3和蓝光源2光通量总和比为:6:3:1,其中,多个红光
源3和绿光源4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连接,随着横向和纵向的红光源3和绿光源4数量的增加,多个红光源3可采用至少两个红光源3串联为一组,多组并联的连接方式连接,多个绿光源4可采用至少两个绿光源4串联为一组,多组并联的连接方式连接。
[0031]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上述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固定组件和透镜5,多个混合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固定组件,透镜5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一侧,透镜5用于透射混合光源发射出的光。
[0032]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底座6和壳体7,壳体7的一侧与底座6连接,多个混合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底座6上,透镜5设置于壳体7的另一侧。
[0033]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蓝光源设置在铝基板发光面的中心位置,在蓝光源的四周横向和纵向布置多个对称设置的红光源和绿光源,通过对绿光源、红光源和蓝光源的光通量比按照6:3:1设置,可以消除混合光源中的色斑,解决了小面积RGB光源,各颜色光线混合不均匀,出现色斑的问题。
[003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板、蓝光源、红光源和绿光源,所述蓝光源设置于铝基板发光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正列排布设置于蓝光源的外围,横向和纵向设置的所述红光源和绿光源间隔均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红光源、绿光源和一个蓝光源矩阵式排列,横向和纵向数量相同,且该数量为奇数,即列数与行数相等,均为2N+1个,其中N为不小于1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横向或纵向设置的所述红光源数量总和与绿光源的数量总和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不均匀色斑的混合光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
申请(专利权)人:屏丽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