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5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包括机架;低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高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低位轮的斜上方;转动架,可调角度的固定在机架上;中心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尾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电机,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转轴与尾轮同轴固接;传送带,外套在尾轮和低位轮上,所述高位轮、中心轮位于传送带内,与传送带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低位轮至位轮之间的传送带、高位轮至中心轮之间的传送带、中心轮至尾轮之间的传送带均处于绷紧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改变零部件出料的高度,减少零部件出料时的冲击,降低产品表面的损伤,同时避免产品因为出料撞击导致损坏。品因为出料撞击导致损坏。品因为出料撞击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生产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或加工完成后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热处理,以使得零部件满足使用要求。常规的热处理包括加热、淬火、退火等,目前对于机械零部件的处理通常使用热处理生产线,生产线可以同时完成加热、淬火、退火等各种工艺,提高热处理效率。
[0003]生产线中经过淬火的零部件需要从低处提升出料,常规的生产线如专利号为ZL201921062612.8,名为一种节能高温热处理生产线公开技术方案中,其热处理完成后,通过固定提升装置将热处理后的零部件提升从而方便装载。由于其提升结构为固定,同时为了方便装载,使得提升装置的尾部高度较高,在初始装载的时候,从提升装置掉落的零部件掉落高度较高,因此零部件之间将会产生较为猛烈的撞击,造成零部件表面损伤,甚至导致零部件完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可以改变零部件出料的高度,减少零部件出料时的冲击,降低产品表面的损伤,同时避免产品因为出料撞击导致损坏。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包括:
[0007]机架;
[0008]低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
[0009]高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其轴线平行于低位轮,且与低位轮正对,位于低位轮的斜上方;<br/>[0010]转动架,可调角度的固定在机架上;
[0011]中心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轴线平行于高位轮,且与高位轮正对;
[0012]尾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轴线平行于中心位轮,且与中心轮正对;
[0013]电机,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转轴与尾轮同轴固接;
[0014]传送带,外套在尾轮和低位轮上,所述高位轮、中心轮位于传送带内,与传送带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低位轮至位轮之间的传送带、高位轮至中心轮之间的传送带、中心轮至尾轮之间的传送带均处于绷紧状态。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6]两个升料围挡,相对的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低位轮和高位轮之间的传送带的上方;
[0017]两个卸料围挡,相对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中心轮和尾轮之间的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卸料围挡与升料围挡的交错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板链式传动带;所述尾轮和低位轮的圆柱面上设有卡嵌齿;
[0019]还包括:
[0020]尾卡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尾轮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尾轮的轴线;所述尾卡轮上也设有卡嵌齿;所述板链式传动带穿过尾卡轮和尾轮之间的缝隙,分别与尾卡轮、尾轮啮合;
[0021]低卡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尾轮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低位轮的轴线;所述低卡轮上也设有卡嵌齿;所述板链式传动带穿过低卡轮和低位轮之间的缝隙,分别与低卡轮、低位轮啮合。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轮,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转动架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中心轮的轴线,所述限位轮位于尾轮和中心轮之间;所述限位轮轮上也设有卡嵌齿,所述板链式传动带的外侧面与限位轮啮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高位轮圆柱面上也设有与链式传动带啮合的卡嵌齿。
[0024]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
[0025]架体,低位轮,可转动设置在架体上;
[0026]两个固定盘,垂直相对的设置在架体的上;所述高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盘上;所述转动架与两个固定盘可控角度固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架包括:
[0028]两块相对设置在连接板,所述中心轮和尾轮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上,所述中心轮的轴杆可转动的设在两块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上设有若干围绕中心轮轴线成圆周阵列分布的穿孔;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设有正对固定盘的卡嵌槽件;所述卡嵌槽件位于固定盘和连接板之间,可正对穿孔;
[0029]两根插杆,每根所述插杆分别穿过一个固定盘上的穿孔卡嵌在卡嵌槽件内,将转动架与固定盘相对限位;
[0030]支板,设置在其中一块连接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板上。
[0031]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根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连接板铰接,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控制转动架的转动角度。
[0032]进一步地,每块连接板上均设有支板,所述电机为两个,两个电机的转轴分别与围轮的两端同轴固接。
[0033]进一步地,所述卡嵌槽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插杆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插杆可螺纹连接在卡嵌槽件内。
[003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5]通过低位轮和高位轮可以将低位的零部件(处于淬火液中的零部件)向上输送,实现零部件的提升,方便装载。通过中心轮和尾轮组成另外一组输送部,并通过转动架与机架调角度的固定,从而可以改变尾轮所处高度,进而实现控制零部件在传动带上的运动轨迹,同时控制零部件从传动带上离开的高度,从而降低零部件坠落高度,实现降低产品表面的损伤,同时避免产品因为出料撞击导致损坏的目的。
[0036]而且通过控制尾轮高度可以实现对不同高度的装载容器适应,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0037]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38]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39]图1为实施例中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11.架体;12.固定盘;121.穿孔;2.低位轮;3.高位轮;41.连接板;42. 卡嵌槽件;43.插杆;44.支板;5.中心轮;6.尾轮;7.电机;8.传动带;9.升料围挡; 10.卸料围挡;100.卡嵌齿;200.尾卡轮;300.低卡轮;400.限位轮;500.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4]实施例:
[004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包括:
[0046]机架;
[0047]低位轮2,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
[0048]高位轮3,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其轴线平行于低位轮2,且与低位轮2正对,位于低位轮2的斜上方;
[0049]转动架,可调角度的固定在机架上;
[0050]中心轮5,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轴线平行于高位轮3,且与高位轮3 正对;
[0051]尾轮6,可转动的设置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低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高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其轴线平行于低位轮,且与低位轮正对,位于低位轮的斜上方;转动架,可调角度的固定在机架上;中心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轴线平行于高位轮,且与高位轮正对;尾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轴线平行于中心位轮,且与中心轮正对;电机,设置在转动架上,其转轴与尾轮同轴固接;传送带,外套在尾轮和低位轮上,所述高位轮、中心轮位于传送带内,与传送带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低位轮至位轮之间的传送带、高位轮至中心轮之间的传送带、中心轮至尾轮之间的传送带均处于绷紧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升料围挡,相对的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低位轮和高位轮之间的传送带的上方;两个卸料围挡,相对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中心轮和尾轮之间的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卸料围挡与升料围挡的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为板链式传动带;所述尾轮和低位轮的圆柱面上设有卡嵌齿;还包括:尾卡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尾轮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尾轮的轴线;所述尾卡轮上也设有卡嵌齿;所述板链式传动带穿过尾卡轮和尾轮之间的缝隙,分别与尾卡轮、尾轮啮合;低卡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尾轮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低位轮的轴线;所述低卡轮上也设有卡嵌齿;所述板链式传动带穿过低卡轮和低位轮之间的缝隙,分别与低卡轮、低位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对出料高度控制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轮,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架上,位于转动架的正下方;其轴线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见杨柱香徐显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骏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