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12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水冷却装置,属煤矿井下运输设备零部件的技术领域,主要结构由底板、进水球阀、过滤器、减压阀、水压表、安全泄压阀、水流量开关、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组成,它是利用煤矿井下的高压水流,进水采用进水球阀控制,经过滤器过滤、减压阀减压、水压表显示水压数值,安全泄压阀按照设定的水压压力自动调节水流水压,并溢水泄压、经减压阀、安全泄压阀控制的水流进入电机冷却器、减速器冷却器,进行水流动动态冷却,此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水压水流稳定、安全可靠、冷却效果好、操作容易、可在多种刮板输送机、转载运输机上使用,是十分理想的稳压式水冷却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水冷却装置,属煤矿井下运输设 备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

技术介绍
目前,同内煤矿井下普采、综采工作面上使用着多种刮板输送机和 转载运输机,其传动部位均使用防爆电机和齿轮传动减速器,由于电机 的高速、长时间运转,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齿轮传 动减速器由于在电机带动下,轮系间的摩擦系数高,也会产生摩擦热, 这就需要对防爆电机和齿轮减速器进行冷却,以保证传动机构正常运行。在现行的煤矿井下运输作业中,常选用水流对刮板输送机和转载运 输机的传动部位进行冷却,冷却方式是直接用水冷却,是将井下水泵站 的压力水直接用软管导入电机的冷却器,然后再把电机冷却器的出水用 软管再导入减速器的冷却器,冷却后用软管把减速冷却器的出水导出, 这种冷却方式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冷却水量难以把握,水流量忽大忽小, 冷却效果可靠性差,二是冷却水压力不稳定,水压力忽高忽低,水压太 低影响水流量,水压太高则对电机、减速器的冷却器不利,有崩裂管路 的危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刮 板输送机和转载运输机传动机构的冷却装置,将煤矿井下的高压水先进 行过滤,然后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安全泄压阀设定最高工作水压,水压 表显示水压数值,在安全泄压阀的保护下对防爆电机、齿轮减速器依次 进行动态冷却,以大幅度的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安全系数。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结构由底板、护罩、进水球阀、过滤器、减压阀、 水压表、安全泄压阀、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管接头组件、水流量 开关组成;在底板1的侧部和顶部设有护罩2,在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座 3、 4、 5、 6、 7,并由螺栓27、 28、 29、 30固定,在支座4、 5上装有接 头组件ll、 13,接头组件ll、 13之间装有减压阀12并互相联接,接头 组件11右部依次联接进水管32、过滤器IO、进水球阀9、进水口8,接 头组件13左部联接进水管14,进水管14左部联接三通组件15,三通组 件15—路联接支座7上的压力表开关34、水压表16、安全泄压阈17, 安全泄压阀17联接接头组件18,接头组件18联接溢水管19、溢水口 20, 溢水管19同时联接接头组件21,三通组件15另一路联接电机冷却器22、 减速器冷却器23,减速器冷却器23通过输水管31联接接头组件21、水 流量开关24、流量信号器33、输出信号器35、出水管25、出水口 26; 进水口 8联接煤矿巷道高压供水机构,出水口 26联接废水收集箱。所述的减压阀12,水压设定压力为10bar,安全泄压阀17水压设定 压力为15bar,水流设定流量为35L/min。有益效果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明皇的先进性,它是根据刮板输送 机和转载运输机的电机和减速器易发热的实际情况,利用煤矿井下巷道 内的高压水流,设计一种水冷却装置,进水采用进水球阀控制,经过滤 器过滤,减压阀减压,水压表显示水压数值,安全泄压阀按照水压设定 压力数值,实现水流溢水泄压,经减压阀、安全泄压阀控制的水流进入 电机冷却器、减速器冷却器进行水流动冷却,此装置设计结构合理紧凑, 体积小,水流水压稳定,安全可靠,冷却效果好,操作容易,可在多种 刮板输送机、转载运输机及其他机型使用,是十分理想的稳压式水冷却 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1、底板,2、护罩,3、支座,4、支座,5、支座,6、支座,7、支 座,8、进水口, 9、进水球阀,10、过滤器,11、接头组件,12、减压 阀,13、接头组件,14、进水管,15、弯头组件,16、水压表,17、安 全泄压阀,18、接头组件,19、溢水管,20、溢水口, 21、接头组件, 22、电机冷却器,23、减速器冷却器,24、水流量开关,25、出水管, 26、出水口, 27、螺栓,28、螺栓,29、螺栓,30、螺栓,31、输水管, 32、进水管、33、流量信号器,34、压力表开关,35、输出信号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 2、 3所示,为整体结构图,^fc装置整体置于半封闭的护罩2 内,并在底板l上安装进水、溢水、出水机构,进水口8、进水球阀9、 进水管32、过滤器IO、接头组件ll、 13、减压阀12、进水管14、弯头 组件15为进水机构,联接关系要正确、牢固。水压表16是显示水压经减压阀12减压后的水压压力的,并与安全 泄压阀17联接,主要是保障冷却水压的稳定,冷却水压要保持在10bar, 当水压升高至15bar时,安全泄压阀17即可自动打开泄压,水流从溢水 机构的溢水管19、溢水口20排出,以减轻水压压力,保证水冷却安全进 行。冷却装置的冷却顺序是先行进行电机冷却,水流先进入电机冷却器 内,然后进入减速器冷却器,冷却后,冷却废水进入收集箱储存再利用,水流量开关24是控制冷却过程中的水流量的,水流量一般应保持在》 35L/min,当水流量〈35L/min时,流量信号器33将发出流量不足的信号, 提示调控水流量。对冷却装置使用的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采用钢丝编织高压胶管, 以保证使用安全。减压阀12、安全泄压阀17、过滤器10、进水球阀9、水流量开关24、 水压表16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安装位置要正确,运转正常。 实施例1: 使用方法进水球阀9、过滤器10、减压阀12、压力表16、安全泄压阀17、水 流量开关24、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均处于准工作状态;开启进水球阀9,高压水流由进水口 8进入过滤器10,水过滤后进 入减压阀12减压,减压后水压压力为10bar;减压后的水流由进水管进入水压表16并显示水压,当水压压力^ 15bar时,安全泄压阀17开启,溢水泄压;当水压压力为10 15bar时,水流进入电机冷却器22,并进行冷却;电机冷却器22冷却后的水流由进水管进入减速器冷却器23,并进行 冷却;电机冷却器22、减速器冷却器23冷却后的水流由水流量开关24放 出,由出水口 26流入废水收集箱;通过以上程序,从而完成了进水、溢水、冷却、出水的全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技术主要结构由底板、护罩、进水球阀、过滤器、减压阀、水压表、安全泄压阀、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管接头组件、水流量开关组成;在底板(1)的侧部和顶部设有护罩(2),在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座(3、4、5、6、7),并由螺栓(27、28、29、30)固定,在支座(4、5)上装有接头组件(11、13),接头组件(11、13)之间装有减压阀(12)并互相联接,接头组件(11)右部依次联接进水管(32)、过滤器(10)、进水球阀(9)、进水口(8),接头组件(13)左部联接进水管(14),进水管(14)左部联接三通组件(15),三通组件(15)一路联接支座(7)上的压力表开关(34)、水压表(16)、安全泄压阀(17),安全泄压阀(17)联接接头组件(18),接头组件(18)联接溢水管(19)、溢水口(20),溢水管(19)同时联接接头组件(21),三通组件(15)另一路联接电机冷却器(22)、减速器冷却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底板、护罩、进水球阀、过滤器、减压阀、水压表、安全泄压阀、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管接头组件、水流量开关组成;在底板(1)的侧部和顶部设有护罩(2),在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座(3、4、5、6、7),并由螺栓(27、28、29、30)固定,在支座(4、5)上装有接头组件(11、13),接头组件(11、13)之间装有减压阀(12)并互相联接,接头组件(11)右部依次联接进水管(32)、过滤器(10)、进水球阀(9)、进水口(8),接头组件(13)左部联接进水管(14),进水管(14)左部联接三通组件(15),三通组件(15)一路联接支座(7)上的压力表开关(34)、水压表(16)、安全泄压阀(17),安全泄压阀(17)联接接头组件(18),接头组件(18)联接溢水管(19)、溢水口(20),溢水管(19)同时联接接头组件(21),三通组件(15)另一路联接电机冷却器(22)、减速器冷却器(23),减速器冷却器(23)通过输水管(31)联接接头组件(21)、水流量开关(24)、流量信号器(33)、输出信号器(35)、出水管(25)、出水口(26);进水口(8)联接煤矿巷道高压供水机构,出水口(26)联接废水收集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耀文李怀南李建华樊建军靳宇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