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70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包括一门型钢结构框架,在所述门型钢结构框架的内框空间分别间隔设置有一卡位槽钢,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固定栓接在一连地钢底架座上的栓接孔组处,所述连地钢底架座与地面固定连接,在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一立式的混凝土板块,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底部均与所述连地钢底架座的顶部相抵接,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端部施压组件,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中部施压件。本测试机械采用卡位槽钢对待检测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竖向卡接定位,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板块在施压测试前的稳定性。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板块在施压测试前的稳定性。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板块在施压测试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性能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现有的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检测综合效果的改进型机械结构,尤其是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构建房屋结构后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取决于混凝土自身的防变形能力,保证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对于保持建筑主体强度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0003]在行业内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通常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2010中的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中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属于混凝土性能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其主要决定了混凝土产品的整体结构强度与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目前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检测项目也是混凝土性能检测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
[0004]然而,目前在进行混凝土抗变形能力的检测实验时一般检测场景相对单一,仅是通过检测混凝土受压状态下的变形情况来得出其整体的抗变形能力,但是混凝土建筑在实际情况下不仅会因受压变形,而且会因振动、扭矩等外力而出现变形,因此简单的通过施压来检测混凝土的综合抗变形能力较为单一,同时也不准确。
[0005]因此,本技术在此设计出了一款能够提高现有的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检测综合效果的改进型机械结构,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包括一门型钢结构框架,在所述门型钢结构框架的内框空间内沿其前后方向分别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一水平断面为C字型的卡位槽钢,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固定栓接在一连地钢底架座上的栓接孔组处,所述连地钢底架座与地面固定连接,在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一立式的混凝土板块,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内外两侧分别插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卡位槽钢的C字型槽内,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底部均与所述连地钢底架座的顶部相抵接,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端部施压组件,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中部施压件,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与所述端部施压组件配合使用。
[0007]安装的门型钢结构框架主要起到支撑与防护的作用,在门型钢结构框架内部安装连地的连地钢底架座可以保证连地钢底架座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同时将混凝土板块置于其上进行利用两个配套的卡位槽钢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地保证对混凝土板块左右方向的限位,便于后期进行左右方向上对混凝土板块进行顶压测变形。
[0008]进行顶压测变形时依靠端部施压组件、中部施压件可以实现三点分两面进行接触混凝土板块,在此设置的端部施压组件、中部施压件可其中一个作为支撑件、一个作为施压件,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部施压组件由两个自前至后相对间隔且固定设置的端部施压件组成,各所述端部施压件的左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框空间左侧壁上,各所述端部施压件的右端分别用于与对应位置处的混凝土板块的端部左侧相抵紧;端部顶压头的工作端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部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实现信号连接。
[0010]端部施压组件的两个端部施压件采用的同步且同向运动的方式进行运动,主要作用是实现对于混凝土板块的上端、下端部的抵紧或者支撑,在检测时配合中部施压件使用。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部施压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端部顶压缸,所述端部顶压缸的缸体的左端固定栓接在所述内框空间左侧壁上,在所述端部顶压缸的活塞杆的右端部固连有端部顶压头,所述端部顶压头用于与所述混凝土板块的端部左侧相抵紧。
[0012]两个端部顶压缸采用同步油路连接的方式,两个端部顶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端部顶压头属于同步同向伸出或者同步同向缩回,因此在抵接接触混凝土板块的上下两端部时两个端部顶压头是处于同时施力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对触混凝土板块两端部的同步施力,保证触混凝土板块受力的稳定性。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所述卡位槽钢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所述C字型槽,所述C字型槽用于卡紧在当前的混凝土板块的端部的外侧实现对混凝土板块的左右方向的限位。
[0014]卡位槽钢可以根据混凝土板块的厚度的不同来选择不同开口宽度的C字型槽,即不同规格的卡位槽钢,通用性较强。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栓接孔组包括若干列沿所述连地钢底架座的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螺栓孔。
[0016]同样地,由于卡位槽钢的底部需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板块进行调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位置来将卡位槽钢底部焊接的底座按照需要栓接固定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螺栓孔处,保证卡位槽钢栓接后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对应的连地钢底架座上保持固定不动,便于在后续施力状态下保证卡位槽钢的稳定,最终保证混凝土板块前后两端部的稳定。
[00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部施压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部顶压缸,所述中部顶压缸的缸体的右端固定栓接在所述内框空间右侧壁上,在所述中部顶压缸的活塞杆的左端部固连有中部顶压头,所述中部顶压头用于与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右侧壁中部相抵紧;中部顶压头的工作端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部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实现信号连接。
[0018]各顶压缸均采用双作用油缸,各顶压缸均通过导线、油管与外部配置的液压站实现配套连接,液压站与油缸的具体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与常规选择,不存在创新之处,故在此不再赘述。
[0019]中部顶压缸设置于两个端部顶压缸的相对一侧,同时设置在两个端部顶压缸之间的中部的水平面处,从而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板块的右侧中部进行支撑或者施压来配合对面的两个端部顶压缸对混凝土板块的作用实现三点施力检测,在此检测分为两种结构形式的检测,第一种情况:利用两个端部顶压缸作为支撑件保持油缸充油且活塞杆处于平衡不动的状态,此状态下的混凝土板块相当于是连端受承托支撑力的状态,然后控制中部顶压缸
的活塞杆不断的对混凝土板块的右侧中部进行抵压,依次来通过观察混凝土板块的变形程度和当前施压压力来检测混凝土在此种状态下的抗变形能力;第二种情况:控制中部顶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中部顶压头与混凝土板块抵紧后保持充油不动,以此来作为对混凝土板块的中部的支撑,此时控制混凝土板块的两端的端部顶压缸的活塞杆不断的抵压混凝土板块的上部和下部,相当于两端施压中间支撑的结构。
[0020]在上述两种结构工况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混凝土板块进行不同程度的施压检测抗变形能力,检测方式更加全面。
[002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右两侧的连地钢底架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振动件。
[00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件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所述连地钢底架座的顶部的立座,在所述立座朝向混凝土板块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抵紧弹簧,在所述抵紧弹簧靠近混凝土板块的端部固连有一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断面与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门型钢结构框架,在所述门型钢结构框架的内框空间内沿其前后方向分别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一水平断面为C字型的卡位槽钢,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的底部均可拆卸地固定栓接在一连地钢底架座上的栓接孔组处,所述连地钢底架座与地面固定连接,在两相对设置的卡位槽钢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一立式的混凝土板块,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内外两侧分别插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卡位槽钢的C字型槽内,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底部均与所述连地钢底架座的顶部相抵接,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端部施压组件,在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一中部施压件,所述混凝土板块左侧的内框空间内安装有与所述端部施压组件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施压组件由两个自前至后相对间隔且固定设置的端部施压件组成,各所述端部施压件的左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框空间左侧壁上,各所述端部施压件的右端分别用于与对应位置处的混凝土板块的端部左侧相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测试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施压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端部顶压缸,所述端部顶压缸的缸体的左端固定栓接在所述内框空间左侧壁上,在所述端部顶压缸的活塞杆的右端部固连有端部顶压头,所述端部顶压头用于与所述混凝土板块的端部左侧相抵紧;端部顶压头的工作端面上安装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奔牛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兖州区乾通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